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可再生能源 > 储能 > 正文

预测称2020我国储能装机有望达24吉瓦

  2016-05-19 00:00:00    来源: 《中国电力报》5月19日  
A- A+
电力18讯:  储能不再只是看上去很美。5月11日,在“储能国际峰会2016”上,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发布的 《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16》(简称《白皮书》)显示,截至2015年底,中国累计运行储能项目(不含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和储热)118个,累计装机规模105.5兆瓦,年复合增长率(2010~2015)为110%。这组数据足以证明,储能市场渐露春意。

  更为抢眼的数据是,《白皮书》预测,到2020年,理想情景下储能的总装机规模将达24.2吉瓦,常规情景下总装机规模将达14.5吉瓦。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秘书长张静表示:“预计2016~2017年将迎来储能市场的小爆发时期。虽然中国的能源互联网+正处于起步阶段,但储能在能源互联网的框架下已不再局限于电力存储技术,储氢、储热和天然气存储等技术都将纳入进来,未来储能领域将涌现出更多的商业模式。”

  三驾马车带动储能市场启动

  储能市场的启动是循序渐进的,并不是一蹴而就。过去一年,用户侧分布式光伏+储能,电网侧储能调峰调频电站,得到能源服务机制支持的发电侧规模储能成为储能发展的三驾马车,带动了中国储能市场的启动。

  《白皮书》显示,可再生能源并网领域的累计装机规模占比最大,为43%。调频辅助服务是近两年增速最快的应用领域,年复合增长率(2013~2015)为31%。分布式发电及微网领域则在项目数量上占据第一的位置,占比接近总装机的60%。

  在张静看来,从应用领域角度,分布式光储模式将更有商业前景,随着中国售电侧改革进一步推进的刺激下,随着储能成本的不断下降,会催生出更多的商业模式和服务模式,而分布式光储解决方案供应商的数量也会逐渐增多。

  中国电科院新能源研究所主任杨波也有相同的观点,他认为,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将为新能源分布式电源和储能应用打开市场,并创造出盈利空间;从经济性上看,储能成本会随着规模化应用而快速下降,回收期逐渐缩短,并开始逼近盈利点。这样市场情况下,会有更多企业进入分布式+储能的模式中来。 而事实上,分布式+储能的模式不仅应用于光伏领域,在风电场等分布式微网方面同样适用。中关村储能产业联盟顾问专家岳建华认为,如果能充分发挥政策导向、市场调节、模式创新,风电场配合电网实现调峰、调频功能,并实现弃风供热与弃风电制氢,就可以实现风电的大规模消纳。

  技术和政策成各方关注焦点

  目前,业界普遍关注的储能成本问题,虽然仍占据较大比重,但可喜的是,已经有了大幅下降。以锂电储能为例,在过去的三年里,锂电储能系统成本迅速下降了50%。

  相比成本带来的挑战,更为各方关注的是技术、应用、市场机制和政策方面带来的挑战。中关村储能产业联盟理事长俞振华认为,在技术方面,国内储能技术仍存在短板。国内储能电池主要以铅电池、锂电池为主,技术水平普遍不高,而全球主流储能电池主要以钠硫电池为主,其技术水平较之国内要高出很多。在储能应用方面,储能应用是最核心、最能影响产业格局变化的因素。如果没有应用,储能产业就无法进行技术对比和产业政策的制定,而目前国内相关方面的应用还比较缺乏。

  他表示,目前应一方面是把某些创新示范项目投入到实际应用中,真正为带动储能产业发展做出示范;另一方面应围绕示范项目将产业机制和市场环境建立起来。

  国网能源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博士王彩霞也表示,要加紧储能示范项目立项和建设,为未来大规模应用积累技术数据和运行及电网管理经验;出台储能配套支持政策,并在新一轮电力市场架构和规则设计中,考虑提高储能盈利水平的可能性,探索适合储能发展的规则设计。(记者 秦虹)


www.cpnn.com.cn/zdyw/201605/t20160519_891179.html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虚拟电厂”已正式上线!打造数

2020-09-28

汪毅:电力储能标准化现状分析

2020-06-21

市场升温!储能招标多样化趋势明

2020-03-24

电力储能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2019-09-13

风继续吹,粤电惠来电厂AGC储能

2019-06-30

热点排行
  • · 辽宁省锦州市一电厂在建工地保温板突发大火
  • · 国家电投储能技术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 · 湖南三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湘投云储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华自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共谋储能大业
  • · 调查表明未来十年电池成本减半 全球将再现储能投资热潮
  • · 陈永翀:储能行业发展只靠补贴行不通
  • · 电储能参与电力辅助服务补偿机制试点出台
  • · 裴哲义:有效落实现有政策,创建体现储能综合价值的商业模式
  • · 还原储能
  • · 英国储能峰会Energy Storage Summit 2019
  • · IEA:储能投资仅占电网投资的0.4%
推荐阅读
  • · “虚拟电厂”已正式上线!打造数字化能源世界
  • · 汪毅:电力储能标准化现状分析及体系构建
  • · 国家电网促进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
  • · 储能商业化渐成现实
  • · 锂电储能进入7毛时代!
  • · 美国储能市场最新研究:预计2019年部署1GW,磷酸铁锂电池被看好
  • · 甘肃720MWh储能电站细节浮出,超级工程如何找到盈利靶心?
  • · 还原储能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