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新闻 > 深度 > 正文

国网能源研究院财审所所长李成仁:输配电价改革迈出实质步伐

  2016-03-30 00:00:0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输配电价改革迈出实质步伐  未来仍任重道远

  国网能源研究院财审所所长 李成仁

  中央9号文件出台后,输配电价改革作为本轮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改革举措,备受各界关注。近两年来,国家层面不断加快推进输配电价改革,继深圳之后,2015年上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了蒙西试点方案,并选取安徽、湖北、宁夏、云南、贵州五个地区启动第二批试点。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了第二批试点五省的输配电价水平,标志着输配电价改革试点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当前正处于输配电价改革试点的探索期,取得的成果来之不易。除旧布新、与时俱进,是各界心之所向,然而具体到操作层面,涉及到关系国计民生的电力行业如何科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却也具有相当难度。可以说,输配电价改革过程中每一步、每一个改革成果都凝聚着有关各方极大的改革智慧和心血。

  改革取得的重大进展

  一是建立规则明晰、水平合理、监管有力、科学透明的独立输配电价体系的改革目标基本达成共识。形成保障电网安全运行、满足电力市场需要的输配电价形成机制。还原电力商品属性,按照“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原则,核定电网业务准许总收入和分电压等级输配电价,明确政府性基金和交叉补贴,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健全对电网企业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促进电网企业改进管理,提高效率。

  二是形成了试点先行、健全机制、因地制宜的改革原则。输配电资产庞大,结构复杂,历史遗留的问题多,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坚持试点先行、积极稳妥的原则,在条件相对较好、矛盾相对较小、地方政府希望先行的地区开展试点,逐步扩大试点范围,确保改革平稳推进。考虑到各地区实际情况,允许在输配电价核定的相关参数、总收入监管方式等方面适当体现地区特点。并达成了电价改革要制度先行,制订和完善输配电成本监审、价格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对电网企业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制度和办法要明确、具体、可操作。

  三是初步建立了输配电价机制。具体包括以三年为监管周期的事前监管机制;以有效资产为基础,实施准许总收入与价格结构监管相结合的监管机制;区分存量和增量的成本核定机制;输配电价平衡账户盈亏超过当年输配电准许收入(目前为6%)时的调整机制。此外,对平衡账户机制、电网企业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电网企业服务绩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以及企业诚信评估机制,也作了制度上的安排。

  四是建立了输配电成本监管机制。结合电网实际,研究出台了《输配电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填补了网络型自然垄断行业成本监审的制度空白,为输配电价核定提供了重要制度依据、奠定了坚实基础。

  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是“建机制”和“控水平”均衡问题。 中央政府更强调输配电价改革在于建立合理的输配电价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贯彻中发[2015]9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输配电价改革的通知》(发改价格[2015]742号)文件中即已明确在输配电价核定过程中,既要满足电网正常合理的投资需要,保证电网企业稳定的收入来源和收益水平,又要加强成本约束,对输配电成本进行严格监审,促进企业加强管理,提高效率。而地方政府在当前经济不太景气的情况下,更倾向于降低电价,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第二批试点地区多数为资源省份,电网历年来承受了降低电价的压力,成本空间并不宽裕,甚至部分电网连年亏损,也毫无例外要求进一步降低电价。此外,在电力市场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部分地方政策以降价为目的,干预大用户直接交易,变相进行电价优惠等做法,甚至个别地区,在输配电价改革还没有实施,配电价格如何制定还没有明确的情况下,单独划出一块价区实施优惠电价的情况,导致各项改革政策本身难以协调。

  二是完善的输配电价体系建设问题。目前,社会各界对建立完善的输配电价体系的认识还不尽到位,普遍认为输配电价改革就是要单独核定输配电价水平,并能够用于电力市场运作即可,抛弃现行两部制、分时等合理的价格制度,将导致电力资源使用的极大浪费,并影响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从国际经验来看,电力市场化国家均建立了独立的共用网络服务价格、专项服务价格以及终端辅助服务价格等合理完整的输配电价体系,同时输配电价以两部制或者三部制为核心,进行较为细致的用户细分,同时允许用户自愿选择分时、可中断等价格制度。在高电压等级,还会采取节点法等反映位置信号的输配电价定价方式。当前我国输配电价体系尚不完善,没有独立的专项接入价、共用网络服务价格和终端辅助服务价格,难以满足市场化的要求。而建立科学合理的输配电价体系,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是一项非常复杂艰难的工作,如果对建设完整的输配电价体系认识不到位,将会极大影响我国输配电价改革和电力市场化改革成效。

  三是政府部门监管目标协同问题。目前我国对电网的监管职能分散于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国资委等各个政府部门和专业监管机构,形成多主体管理的格局。

  由于各部门监管目标和侧重点不同,导致改革中部分监管政策难以统筹衔接,电网企业要同时实现控制价格水平、加大电网投资、提高经营绩效等多重目标,协调难度较大。

  几点建议

  一是将改革目标统一到建立科学合理的电价机制上。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均应统一到建立科学的输配电价机制,在满足电网正常合理的投资需要,保证电网企业稳定的收入来源和收益水平基础上,建立约束与激励并存机制,单方面强调约束机制不仅不利于企业发展,还将影响电力市场的效率和电力用户的利益。

  二是加快推动完善的输配电价体系建设。在省级电网输配电价改革试点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由省级电网共用网络输配电价、专项服务价格、辅助服务价格构成的输配电价体系。近期要尽快研究用户负荷率电价、电价交叉补贴的解决方法和途径以及有利于发电厂公平竞争的接入价机制。中远期则应进一步完善省级电网共用网络价格,在高电压等级上引入反映地理位置、输电阻塞等情况的价格信号,鼓励电源、用户合理选址,优化电网结构,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专项服务价格,则应在用户侧出台接出价政策,促进公平负担;辅助服务价格,要引入市场竞价机制。

  三是进一步加强国家和地方、以及政府各级部门的横向和纵向统筹衔接,分解落实相关部门在电力改革工作中的责任。

  纵向上建立问题的反馈和纠偏机制。考虑到电力体制改革工作的复杂性,为有效防范改革风险、避免改革出现反复和偏离初衷,各省在制定电力体制改革试点方案和改革实施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工作联系、健全工作机制,主动与国家有关部门进行沟通汇报,及时发现和纠正可能存在的问题,做到上下贯通,形成合力,确保9号文及其配套文件的贯彻落实和有效实施。横向上要建立各部门间协同机制。根据改革配套文件中明确的各部门职责分工,加强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国资委等监管政策的统筹衔接,建立和谐的改革环境,保障改革走得更快、更稳、更有成效。

 

廖红兴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电改时间丨输配电价改革明年覆盖全国
  • 解读丨发改委就输配电价改革工作答记者问
  • 动态丨第一批输配电价改革试点成果落地
  • 国家发改委通知扩大输配电价改革的试点范围
  • 输配电价改革全面提速 2016年再增12个试点
  • 输配电价改革扩大至18个省电网和1个区电网
  • 关注丨输配电价改革全面提速 试点范围扩大
  • 发改委:输配电价改革全面提速 试点范围扩大
  • 河南省能源监管办参与对湖北省输配电价改革试点情况调
  • 输配电价改革明年有望全国铺开
编辑推荐
配合政府、混改、主辅分离,从国

2020-02-22

可再生能源消纳关键:进一步明确

2019-09-14

省级调峰辅助服务市场运营规则

2019-09-14

陈宗法:煤电解局:如何度过第二个

2019-09-13

2025年煤电装机—政策的能动空

2019-09-13

热点排行
  • · 电力现货市场为什么要搭配中长期电能量交易?
  • · 深度剖析:转供电何去何从?
  • · eo辣评 | 山西燃气集团初步落地,国新能源从“大哥”变“小弟”,前景堪忧
  • · 关于电力发展“十四五”规划的若干建议
  • · 从中核薪酬改革说起 央企员工的工资可以比领导高吗?
  • · 国际油价下跌对煤化工影响几何
  • · 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吴吟:三点原因致中国能源转型更为困难
  • · 关注|山东省自备电厂价格政策解读
  • · 关于再次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10%的思考
  • · 赵文广:电力期货市场与期货合约特点
推荐阅读
  • · 藏在输配电价里的“隔墙供电”逻辑
  • · 配合政府、混改、主辅分离,从国网改革文件看换帅后的新思路
  • · 2025年煤电装机—政策的能动空间在哪里?
  • · 谜一样的用电量增速?我国过去十年用电量低速增长的启示
  • · 可再生能源消纳的核心是各省的可再生能源电量在电力消费中的占比
  • · “清洁煤电”热下的冷思考:超低排放的代价
  • · 关于再次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10%的思考
  • · 触动谁的利益?涉及哪些市场主体?分析新版配额制对各市场主体的影响!
  • · 民营售电现阶段盈利模式分析、增值服务路线、业务定位
  • · 解读《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