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 释放活力――华电集团公司“十二五”回顾系列报道之二
党的十八大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各方面活力不断增强。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大幕已经拉开,中国华电集团公司顺应改革大势,超前谋划,系统安排,配套推进,公司管控体制、经营发展、营销管理、党的建设等重要领域改革蹄急步稳,呈现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
加强顶层设计 统筹推进改革
2014年被称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元年。这一年,中国华电按照上级部署,对公司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精心谋划。在调研多家央企、召开多个专题座谈会、充分吸收各方面意见建议基础上,完成了改革的顶层设计,形成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意见》,确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6大目标、11个重点领域和25项改革措施。
2015年以来,公司研究制定了《2015年度改革工作要点》和《2015年下半年重点改革任务安排意见》,明确了改革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下发后,公司制定了学习贯彻的安排意见,进一步细化改革任务措施,通过集中学习、专题研讨、专家辅导等多种方式,利用内刊、网站、微信等多种渠道学习宣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增强了干部员工参与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中国华电高度重视加强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李庆奎担任组长,公司董事、总经理程念高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负责公司改革工作总体设计和整体推进。公司改革办公室由相关部门组成,负责具体组织和统筹协调。同时,公司还成立了7个重点领域深化改革专项小组,负责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深化改革任务复杂艰巨,公司按照轻重缓急推出改革举措,整体谋划,试点先行。战略管控与投资决策、发电区域化管理、煤炭专业化管理、燃料采购、物资管理等专项改革方案已进入到实施阶段。科研体系、国际业务、金融产业等领域改革方案正在制定完善和全面推进。充分发挥试点带动作用,江苏、山东、湖北以及邹县、句容、不连沟等区域“做实”和基层“强基”改革试点成效显著;内蒙区域新能源管控体制改革和营销体系改革试点取得阶段成果;“ERP试点推广实施,实现业务财务支付一体化单轨上线运行;“7S”管理、水电站“远程集控、少人维护”等基层企业改革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管控体制:规范治理结构 建立三级管控体系
推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是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华电在国资委领导下,积极探索建设规范高效务实董事会,初步构建起了权责分明、各司其职、有效制衡、运转高效的现代企业法人治理体系。组建了公司董事会和四个专门委员会,建立和完善了董事会会议、党组会议、董事长办公会议、总经理办公会议、投资审核会议、季度工作例会、党组纪检组会议等运行机制,厘清董事会与党组、经理层、监事会关系;明确党组织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在充分发挥董事会作用基础上,通过合理授权,实现规范高效运作。
与此同时,中国华电优化内部管控体系,建立了集团总部“抓总”、区域公司“做实”、专业公司“做优”、基层企业“强基”的特色管控体系。突出了总部在战略规划、资源配置、监督考核上“抓总”职能;加大对二级单位授权力度,在很大程度上将发展决策权、生产经营指挥权、厂处级干部任免权等下放,增强二级单位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能力;推动基层企业“强基”工作,通过开展对标、推广“7S”管理、创建星级企业等手段,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和精益化管理水平。
资产管理:推进专业化管理 实行“大成本”集约化运作
中国华电顺应国家简政放权的新趋势,充分发挥区域公司在综合协调、电量争取、项目发展等方面的优势,推出了发电区域化管理改革。在煤炭产业管理方面,整合专业化管理力量,最大限度降低安全风险,促进煤矿控亏增盈。
公司大力推行燃料、物资、资金这三项“大成本”的集约化管理和集团化运作,由集团定规则、定制度、定标准,搭建统一平台,适度将全公司的燃料、物资大宗物品放到集团统一平台上公开集中采购,提高了公司资源配置能力,实现了集团利益最大化。
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目前,中国华电拥有七家上市公司,在明晰上市公司目标定位基础上,厘清各上市公司业务拓展范围,加大资产注入力度。推进公司所属企业股权多元化,发展混合所有制,多渠道多领域引入民营资本,实现国有、非国有资本优势互补。
重点领域:多点出击 增强竞争力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进入到全面实施阶段,这将对发电企业经营理念、发展空间等产生重大影响,是机会和挑战并存的“双刃剑”。中国华电系统单位根据各自实际,改革创新营销体制,建立市场营销数学模型,开展营销体系改革和组建售电公司试点,主动参与市场竞争。公司选定蒙西、贵州、云南等11个地区作为第一批改革重点。截至2015年10月底,公司竞争市场电量480亿千瓦时,占销售电量比重达到13%。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央企“走出去”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中国华电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完善境外投融资体制,围绕搭建集团统一的国际投融资平台,以“两片一链”为重点,采取“四轮驱动”、“联合出海”的方式,加快“走出去”步伐。
创新驱动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中国华电把创新驱动摆在首要位置,着眼于构建“面向集团、服务主业、产研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改革,优化整合科技资源。同时紧跟“中国制造2025”战略,谋划工程技术产业向科技和工程装备产业转型升级。
保障机制:创新党建制度 推进激励约束机制改革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全面深化国企改革的关键。中国华电推进党建改革创新,构建党的建设制度体系,制定了《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工作方案》,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等7个方面新建或修订了多项制度,印发包含93个制度文件的《集团公司党的建设有效制度文件清单》,构建起了较为科学完备的“大党建”制度体系,全面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强化“两个责任”,全面落实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制定《集团公司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方案》,整合纪检、监察、审计、巡视等监督资源,形成监督合力,打造“大监督”格局。
改革无止境。“新常态”下,中国华电将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推进深化改革力度,破除制约公司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打造具有华电特色的管控体系,实现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推动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持久的内生动力。










- 宋海良任中国能建董事长 汪建
2020-08-27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领导班子
2020-07-22
- 国务院国资委宣布聘任杨亚为国
2020-07-06
- 43岁!原大唐副总任维任西藏自治
2020-04-11
- 南方电网公司与华为公司开展战
2019-09-22
- · 国家电网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宗旨开展“做好先行官、架起连心桥”主题党日活动
- · 华能党组围绕“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开展专题学习研讨
- · 国家电网公司召开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暨2019年安委会第一次会议 深刻认识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
- · 国家电网公司党组决定开展向“时代楷模”张黎明同志学习活动
- · 南方电网首个具备绝缘子全项检测能力实验室通过验收
- · 中铝刘祥民任国家电投副总,国家电投迎密集人事调整
- · 王斌任电建集团党委副书记,李燕明进入领导层
- · 大唐集团主要领导变动:董事长陈进行到龄退休
- · 三峡集团召开湖北能源干部大会 宣布湖北能源领导班子调整决定
- · 华能集团胡建民会见加拿大萨省电力公司CCS产业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