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资讯 > 资料报告 > 竞争情报 > 正文

日本公布制造白皮书 抗击“工业4.0”背后的危机意识

  2015-06-16 10:29:33    来源:日经技术在线 
A- A+
电力18讯:

    
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2015上,工业4.0相关的展示引人注目。

 



面对德国的“工业4.0”(Industry 4.0)和美国的“工业互联网+”(Industrial Internet),日本的制造业会怎样迎击?

2015年6月9日,日本经济产业省公布了《2015年版制造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白皮书对全球不断加速的制造业巨变,对“日本可能落后”显示出了强烈危机感。

随着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性能的进步,借助大量设备的网络化提高运用效率和价值的“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制造领域也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白皮书对此敲响了警钟:倘若错过德国和美国引领的“制造业务模式”的变革,“日本的制造业难保不会丧失竞争力”。



白皮书用大幅篇幅,介绍了以德国和美国为中心兴起的、以IoT为轴心的制造业变化,以及日本的应对措施。

德国在进入2011年之后提出了工业4.0的口号,举国动员,通过使工厂生产设备实现网络化等措施,推进使生产系统向高层次发展的“智能工厂”。美国通用电气也使飞机发动机和工业设备网络化,通过活用软件分析技术,提高设备的运用效率并改善产品。白皮书还提到《日经商务周刊》2014年12月22日刊的特辑《改变制造的未来 GE的破坏力》,详细分析了相关动态。

与德美的动态相比,日本虽然在工厂的省人力化、节能化等改善生产效率方面有些长处,但很多企业都对进一步发展数字化持消极态度。尤其重要的课题,当属IoT的关键――软件技术和IT人才的培养。白皮书称,“相对于(在德国和美国加快的)制造业变革,现在还没有(日本)企业表现出重视软件的姿态”。

白皮书提到,到工业4.0式生产系统确立之时,“如果思路还停留在目前日式生产系统的延长线上,日本制造业可能会远远落在后面”。比如说,当汽车等行业的众多厂商在工厂内实现压倒性的高效率,连同供应链实现整体优化后,德国厂商的价格竞争力将相对上升。与此同时,为工厂制造生产机械的日本厂商的竞争力则可能会下降。而且,随着向工业设备采集多样化数据,活用数据提供的服务越来越多,这些服务还可能成为国际性的事实标准。

面对这些变化,日本应该如何应对呢?现在的一个问题,是企业之间的合作不充分。比如说,工厂使用的制造设备的通信标准繁多,许多标准并存,没有得到统一。虽然有对每种装置各不相同的通信标准分别进行转换、使彼此实现通信的技术,但发展标准化面临着诸多障碍。

参与起草白皮书的日本经济产业省制造产业局制造政策审议室长西垣淳子指出:“跨越企业和行业的壁垒,强化‘横向合作’,在IoT时代,这对于日本制造业提高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要想提高日本制造业的竞争力,还必须使制造现场进一步加快利用软件的速度。这需要在制造现场,扩大对统一管理产品生命周期数据串的软件工具(PLM工具)等的活用,并且强化软件技术人员的培养。

普遍观点认为,强力推进工业4.0的德国的长处,在于产官学的密切合作。日本政府也在2015年1月29日确立的“旨在促进成长战略进化的今后的讨论方针” 中,提出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IoT等改革产业结构”。在IoT引领制造业务模式发生巨变、跨越企业和产业框架的标准化动态加速发展的情况下,日本或许也需要具备德国那样的产官学合作能力。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tags标签: 工业4.0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杨建国:三问中国工业4.0
  • 工业4.0下的中国智能制造
  • 中国能否抓住工业4.0的历史机遇
  • 如何透过德国工业4.0理解中国制造2025?
  • 国电靖远发电公司蓄力工业4.0让燃料管理“智能化”
  • 工业4.0时代 中国绝不做过客――访西门子(中国)有限公
  • 工业4.0的冷思考
  • 德国工业4.0最大障碍:信息数据安全
  • 工业4.0下的中国企业新机遇
  • 聂永忠:工业4.0时代危机共存 物联网+应迎头赶上
编辑推荐
新基建来了!国网产业链投资方向

2020-03-24

美国发电装机结构悄然反转

2019-09-14

EnergyTrend:政策刺激澳大利亚

2019-01-30

麦肯锡:储能市场竞争的新规则

2018-12-06

美国储能市场最新研究:预计2019

2018-10-09

热点排行
  • · 预计2019年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5%左右
  • · 东兴证券:结构性变化驱动产业变革,未来电力投资仍将加速
  • · 全球降息下水电资产的优势
  • · IHS Markit:储能逆变器领域的竞争“非常不稳定”
  • · 全球能源发展趋势最新展望
  • · 2019年增量配电发展走向预测
  • · EnergyTrend:政策刺激澳大利亚市场,太阳能发电年需求4GW以上能维持多久?
  • · 据Wood Mackenzie最新研究显示,预计2019-2027年间,全球风机供应链潜在市场价值高达5400亿美元
  • ·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发展策略
  •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日前内部下发了公司《2020 年互联网专业工作要点》——国家电网互联〔2020〕 79 号
推荐阅读
  • · 【预测】2050年绿能发电占比将过半,太阳能发电成本将下降71%
  • · 2018全球清洁能源投资有望突破3300亿美元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