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可再生能源 > 储能 > 正文

麦肯锡:储能市场竞争的新规则

  2018-12-06 10:16:53    来源: 
A- A+
电力18讯:

编者注:这篇文章是麦肯锡公司今年有关全球储能的重磅文章之一,几位资深研究员通过追踪分析储能产业各个环节的成本变化,提出了不少全新的前瞻判断。其中非常鲜明的一个观点是:公司规模的大小不是储能商竞争成败的关键,效率才是。

 

本文由“储能100人”独家编译。

By:David Frankel,Sean Kane,Christer Tryggestad

编译:武魏楠

 

储能公司们,做好准备吧!即便是储能系统的成本正在持续不断地下降,未来十年的市场竞争恐怕也会比我们想象的更加残酷。

 

在某些方面,储能的前景应该是鼓舞人心的,一些商业化项目已经实现了经济效益。越来越多的公共事业项目、工业用户和家庭开始选择安装储能系统。这些储能设施大多被用来作为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设施的补充,让其无需直接接入电网。

 

然而,储能系统平均成本下降的越多,储能开发商就越需要减少利润空间来与竞争对手竞争。最终的结果就是在工程、系统集成、安装等环节,成本都被尽可能的压缩了。

 

这几乎就是光伏发电行业在过去十几年时间里已经发生过的事情。当光伏组件成本下降了7成的时候,光伏开发商都不得不将注意力集中在运营效率上。与此同时,一些组件制造商,甚至是巨头公司,开始陷入困境,不少已经破产重组。

 

随着市场的发展,公司规模的大小将不会是储能公司生存发展的关键,只有那些能够从低效益竞争对手中夺走市场份额的企业,才能够笑到最后。

 

那么,当前全球储能系统的成本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纵横其中的企业可以做些什么来提高他们的成功机会呢?

 

Ⅰ

飞速下降的成本

 

在过去五年中,有几个因素导致储能系统的成本全面下降。

 

首先是消费电子产品和电动汽车的需求大幅增加,刺激了对资本对于电池制造业的投资,降低了电池组的单位成本。与此同时,由于设计的进步,制造及供应链管理效率的提升,其它硬件——如逆变器等设备也变得更加便宜。另外,随着储能企业经验的积累并且实现了流程上的简化,无论是销售之类的软成本还是工程设计、采购、施工之类的硬成本,都有明显的下降。

 

从2012年到2017年,电池成本每年下降超过15%,五年内下降超过50%。系统平衡(BOS)成本(包含其它硬件,软成本和EPC)则下降得更快,每年超过25%。

 

过去5年,储能系统各个环节成本大幅下降。

 

尽管储能系统成本在不断地下降,但是依然存在诸多因素在减缓这一趋势。

 

例如说,在公共事业或者电网系统中,由于监管机构或者政府会制定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规则和政策,储能系统的安装成本、许可证获取成本无形中被抬高了。又或者储能系统所需要的硬件设备在加征进口关税之后,价格变得高昂。光伏发电也曾经遭遇类似的情况,大面积的本土制造业解决了这一问题。但是对于储能行业来说,这一方法不仅需要更大规模的投资,花费的时间也更长。

 

由于制造规模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储能系统工程和设计的改进,到2025年,每千瓦时储能系统安装成本将减少约55%。除此之外,效率的提升、硬件设备的更新还能够将成本降低70%。到2025年时,每千瓦时的储能成本大约是170美元(不到2012年的十分之一)。

 

编者注:这是麦肯锡研究员基于欧美市场成本的预测判断。在中国,这个成本线已大大下探。但由于买单机制的缘故,虽然成本更低,但投资回报率反而不如国外市场。

 

在全球竞争加剧的情况下,电池组成本到2025年能够下降超过50%,从而实现了更大规模的制造。制造商们会采用多元化的产品结构、生产线自动化和扩大规模的方式减低边际成本。与此同时,资本市场上对于储能的融资成本也会降低,这会减少储能制造商的财务成本。

 

BOS硬件成本也能够下降50%以上。设计改进消除了逆变器、布线、集装箱等其它组件的不必要成本。现有企业和新的低成本制造商的进一步竞争也将压制存储硬件的定价。在同类最佳方案中,使用新材料和技术(例如用于逆变器的碳化硅)、低成本制造商的加速增长以及设计创新(例如预制模块化组件的开发)能够实现额外的成本节省。

 

软成本下降60%。随着公用事业优化储能的使用,以及招标数字化和行业标准化的进步,采购流程得以简化,开发人员所付出的时间成本也降低了。

 

经验丰富的EPC公司通过追求设计和施工的标准化来实现规模经济并减少现场劳动力。开发商之间的联盟也使EPC有信心投资于提高效率的能力和资源。一流的方案考虑了大型EPC企业,具有即插即用兼容性的硬件和软件的开发,以及减少现场手动安装步骤的预制组件。

 

Ⅱ

储能企业的机会

 

储能市场的低成本未来会营造一个艰难的竞争环境,但其中也蕴含着无数的商机。储能产业链上的各类型企业该如何应对呢?

 

硬件制造商可能需要追求生产规模的大幅增加。每当新兴的能源产业出现并表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无数制造商和资本就开始涌入这一领域。为了应对低成本竞争的威胁,现有制造商除了追求规模经济之外可能并没有太多的选择。现在很少有公司能够同时生产储能设备和光伏组件及逆变器,但因为两者在底层技术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多元化生产是非常有可能的。

 

EPC公司可以采用更有效的手段,例如精益建设、优化机组规模、消除停机时间等方法来预制主要系统,进而简化投标和互连流程。随着公司获得更多更丰富的经验,其中一些实践将自然而然地成为现实。EPC企业通过联盟可以购买到更多更低成本的设备。通过更好的设计,企业可以节约时间和资金成本。标准化的储能系统可以减少昂贵的定制工程带来的资金压力。EPC公司应该学会根据客户的要求严格匹配他们的设计,从而避免更昂贵的组件。模块化硬件以及兼容的硬件和软件也将减少企业不必要的成本。

 

项目开发企业需要向储能新客户讲授并传播储能技术、系统和政策激励措施。通过这些努力获得的客户是企业的宝贵资源。如果客户能够更好地了解储能的信息,销售成本就会大大减少。技术手段的进步不仅能够提升储能项目的经济效益,也能够帮助项目开发商识别潜在用户、分析用户、吸引用户。

 

开发商和系统集成商还需要更灵活的采购供应链,以便他们可以充分利用快速下降的电池和BOS硬件成本。与光伏发电市场的同行们一样,储能开发商与电池和组件制造商通过达成定价协议来锁定成本。但

编者注:这篇文章是麦肯锡公司今年有关全球储能的重磅文章之一,几位资深研究员通过追踪分析储能产业各个环节的成本变化,提出了不少全新的前瞻判断。其中非常鲜明的一个观点是:公司规模的大小不是储能商竞争成败的关键,效率才是。

 

本文由“储能100人”独家编译。

By:David Frankel,Sean Kane,Christer Tryggestad

编译:武魏楠

 

储能公司们,做好准备吧!即便是储能系统的成本正在持续不断地下降,未来十年的市场竞争恐怕也会比我们想象的更加残酷。

 

在某些方面,储能的前景应该是鼓舞人心的,一些商业化项目已经实现了经济效益。越来越多的公共事业项目、工业用户和家庭开始选择安装储能系统。这些储能设施大多被用来作为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设施的补充,让其无需直接接入电网。

 

然而,储能系统平均成本下降的越多,储能开发商就越需要减少利润空间来与竞争对手竞争。最终的结果就是在工程、系统集成、安装等环节,成本都被尽可能的压缩了。

 

这几乎就是光伏发电行业在过去十几年时间里已经发生过的事情。当光伏组件成本下降了7成的时候,光伏开发商都不得不将注意力集中在运营效率上。与此同时,一些组件制造商,甚至是巨头公司,开始陷入困境,不少已经破产重组。

 

随着市场的发展,公司规模的大小将不会是储能公司生存发展的关键,只有那些能够从低效益竞争对手中夺走市场份额的企业,才能够笑到最后。

 

那么,当前全球储能系统的成本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纵横其中的企业可以做些什么来提高他们的成功机会呢?

 

Ⅰ

飞速下降的成本

 

在过去五年中,有几个因素导致储能系统的成本全面下降。

 

首先是消费电子产品和电动汽车的需求大幅增加,刺激了对资本对于电池制造业的投资,降低了电池组的单位成本。与此同时,由于设计的进步,制造及供应链管理效率的提升,其它硬件——如逆变器等设备也变得更加便宜。另外,随着储能企业经验的积累并且实现了流程上的简化,无论是销售之类的软成本还是工程设计、采购、施工之类的硬成本,都有明显的下降。

 

从2012年到2017年,电池成本每年下降超过15%,五年内下降超过50%。系统平衡(BOS)成本(包含其它硬件,软成本和EPC)则下降得更快,每年超过25%。

 

过去5年,储能系统各个环节成本大幅下降。

 

尽管储能系统成本在不断地下降,但是依然存在诸多因素在减缓这一趋势。

 

例如说,在公共事业或者电网系统中,由于监管机构或者政府会制定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规则和政策,储能系统的安装成本、许可证获取成本无形中被抬高了。又或者储能系统所需要的硬件设备在加征进口关税之后,价格变得高昂。光伏发电也曾经遭遇类似的情况,大面积的本土制造业解决了这一问题。但是对于储能行业来说,这一方法不仅需要更大规模的投资,花费的时间也更长。

 

由于制造规模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储能系统工程和设计的改进,到2025年,每千瓦时储能系统安装成本将减少约55%。除此之外,效率的提升、硬件设备的更新还能够将成本降低70%。到2025年时,每千瓦时的储能成本大约是170美元(不到2012年的十分之一)。

 

编者注:这是麦肯锡研究员基于欧美市场成本的预测判断。在中国,这个成本线已大大下探。但由于买单机制的缘故,虽然成本更低,但投资回报率反而不如国外市场。

 

在全球竞争加剧的情况下,电池组成本到2025年能够下降超过50%,从而实现了更大规模的制造。制造商们会采用多元化的产品结构、生产线自动化和扩大规模的方式减低边际成本。与此同时,资本市场上对于储能的融资成本也会降低,这会减少储能制造商的财务成本。

 

BOS硬件成本也能够下降50%以上。设计改进消除了逆变器、布线、集装箱等其它组件的不必要成本。现有企业和新的低成本制造商的进一步竞争也将压制存储硬件的定价。在同类最佳方案中,使用新材料和技术(例如用于逆变器的碳化硅)、低成本制造商的加速增长以及设计创新(例如预制模块化组件的开发)能够实现额外的成本节省。

 

软成本下降60%。随着公用事业优化储能的使用,以及招标数字化和行业标准化的进步,采购流程得以简化,开发人员所付出的时间成本也降低了。

 

经验丰富的EPC公司通过追求设计和施工的标准化来实现规模经济并减少现场劳动力。开发商之间的联盟也使EPC有信心投资于提高效率的能力和资源。一流的方案考虑了大型EPC企业,具有即插即用兼容性的硬件和软件的开发,以及减少现场手动安装步骤的预制组件。

 

Ⅱ

储能企业的机会

 

储能市场的低成本未来会营造一个艰难的竞争环境,但其中也蕴含着无数的商机。储能产业链上的各类型企业该如何应对呢?

 

硬件制造商可能需要追求生产规模的大幅增加。每当新兴的能源产业出现并表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无数制造商和资本就开始涌入这一领域。为了应对低成本竞争的威胁,现有制造商除了追求规模经济之外可能并没有太多的选择。现在很少有公司能够同时生产储能设备和光伏组件及逆变器,但因为两者在底层技术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多元化生产是非常有可能的。

 

EPC公司可以采用更有效的手段,例如精益建设、优化机组规模、消除停机时间等方法来预制主要系统,进而简化投标和互连流程。随着公司获得更多更丰富的经验,其中一些实践将自然而然地成为现实。EPC企业通过联盟可以购买到更多更低成本的设备。通过更好的设计,企业可以节约时间和资金成本。标准化的储能系统可以减少昂贵的定制工程带来的资金压力。EPC公司应该学会根据客户的要求严格匹配他们的设计,从而避免更昂贵的组件。模块化硬件以及兼容的硬件和软件也将减少企业不必要的成本。

 

项目开发企业需要向储能新客户讲授并传播储能技术、系统和政策激励措施。通过这些努力获得的客户是企业的宝贵资源。如果客户能够更好地了解储能的信息,销售成本就会大大减少。技术手段的进步不仅能够提升储能项目的经济效益,也能够帮助项目开发商识别潜在用户、分析用户、吸引用户。

 

开发商和系统集成商还需要更灵活的采购供应链,以便他们可以充分利用快速下降的电池和BOS硬件成本。与光伏发电市场的同行们一样,储能开发商与电池和组件制造商通过达成定价协议来锁定成本。但是随着成本下降,开发商们开始对这些协议感到后悔。这会让开发商和EPC企业更加注意规避价格下跌带来的风险。

 

储能市场有着无限的潜力,但是随着电池和系统成本的降低,产业链各环节的企业都要时刻保持着价格上的竞争力。抓住文中所提到的价值机遇进行创新和投资,将会在未来的储能蓝海中有着先发制人的优势。

是随着成本下降,开发商们开始对这些协议感到后悔。这会让开发商和EPC企业更加注意规避价格下跌带来的风险。

 

储能市场有着无限的潜力,但是随着电池和系统成本的降低,产业链各环节的企业都要时刻保持着价格上的竞争力。抓住文中所提到的价值机遇进行创新和投资,将会在未来的储能蓝海中有着先发制人的优势。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tags标签: 储能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邀请函】2018储能100人岭南论坛:现货X储能
  • 江苏调峰辅助服务市场开启,储能电站重点参与启停调峰交
  • 江苏调峰辅助服务市场开启,储能电站重点参与启停调峰交
  • 电力司新课题预示电网侧储能即将进入2.0时代
  • 电力司新课题预示电网侧储能即将进入2.0时代
  • 中关村储能联盟:到2025年中国电化学储能装机规模将达10
  • 中关村储能联盟:到2025年中国电化学储能装机规模将达10
  • 兆瓦级储能电站并网送电
  • 智能园区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发布 储
  • 智能园区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发布 储
编辑推荐
“虚拟电厂”已正式上线!打造数

2020-09-28

汪毅:电力储能标准化现状分析

2020-06-21

市场升温!储能招标多样化趋势明

2020-03-24

电力储能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2019-09-13

风继续吹,粤电惠来电厂AGC储能

2019-06-30

热点排行
  • · 辽宁省锦州市一电厂在建工地保温板突发大火
  • · 国家电投储能技术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 · 湖南三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湘投云储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华自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共谋储能大业
  • · 调查表明未来十年电池成本减半 全球将再现储能投资热潮
  • · 陈永翀:储能行业发展只靠补贴行不通
  • · 电储能参与电力辅助服务补偿机制试点出台
  • · 还原储能
  • · 英国储能峰会Energy Storage Summit 2019
  • · 裴哲义:有效落实现有政策,创建体现储能综合价值的商业模式
  • · IEA:储能投资仅占电网投资的0.4%
推荐阅读
  • · “虚拟电厂”已正式上线!打造数字化能源世界
  • · 汪毅:电力储能标准化现状分析及体系构建
  • · 国家电网促进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
  • · 储能商业化渐成现实
  • · 锂电储能进入7毛时代!
  • · 美国储能市场最新研究:预计2019年部署1GW,磷酸铁锂电池被看好
  • · 甘肃720MWh储能电站细节浮出,超级工程如何找到盈利靶心?
  • · 还原储能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