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1电企工作会议 碳中和 国网剥离装备制造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资讯 > 访谈观点 > 观点 >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刘汉元:优化储能发展模式 保障可再生能源有效消纳

  2021-03-08 00:00:00    来源:能源发展网 
A- A+
电力18讯:

本次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先生恪尽代表职守、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建言资政,参与国是,反映社情民意,并主要针对加快碳中和进程,筑牢我国能源和外汇安全体系、落实可再生能源保障性收购和优先上网政策、关于优化储能发展模式保障可再生能源有效消纳、关于推进饲料企业继续享受鼓励类产业税收优惠等方面问题进行了认真思考和仔细调研,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近年来,随着光伏、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持续规模化发展,全面替代化石能源的趋势已日益明显,其在电源侧的渗透率逐步提升,需要电力系统同步提升实时平衡与调峰能力,以保障可再生能源的有效消纳。刘汉元代表表示,我国相比部分欧美国家,电力系统以燃煤火电、径流式水电为主,调峰能力与响应速率均存在劣势。储能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增强电力系统供应安全性、灵活性和综合效率的重要环节,是支撑能源转型的关键技术之一。其中,电化学储能是除抽水蓄能以外,应用最为广泛的储能形式。伴随着锂电池成本不断下降,电化学储能被普遍视为提升系统调节能力,保障可再生能源消纳,推动可再生能源进一步发展的解决方案。

但事实上,自2019年以来,各省市及电网公司陆续强制要求发电企业在投资建设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项目时,按一定的容量配套建设储能系统,推高了项目建设成本。2020年3月26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印发的《2020年光伏发电项目竞争配置工作方案》中提到,“如普通光伏电站配置储能系统,则应保证储能系统时长为1小时及以上,配置容量达到项目建设规模的5%及以上,并提出储能配置对提高电网消纳能力的实施方案,承诺接受电网调度”。2020年6月2日,国网山西印发的《关于2020年拟新建光伏发电项目的消纳意见》中提到,“建议新增光伏发电项目应统筹考虑具有一定用电负荷的全产业链项目,配备15%-20%的储能,落实消纳协议,鼓励集约化开发建设,最大限度发挥电网资源”。2020年6月5日,国网山东下发的《关于2020年拟申报竞价光伏项目意见的函》中提到,“配置规模按项目装机规模20%考虑,储能时间2小时”。2021年1月,山西省大同市政府印发的《关于支持和推动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十四五’期间,大同市增量新能源项目全部配置储能设施,配置比例不低于5%”。强制要求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配置储能设备,正在全国多地发生。

根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统计,2020年,我国新增投运储能装机容量总计2586.1MW,其中抽水蓄能新增装机容量1800MW,占比为69.5%;电化学储能新增装机容量为785.1MW,占比30.4%,其中电网侧296.4MW,可再生能源发电侧259.4MW,电源侧辅助服务201.5MW,用户侧15.9MW,分布式及微网储能12MW。刘汉元代表指出,在可再生能源发电侧配备储能系统,虽然从理论上有助于平抑波动,但此种发展模式存在较多问题:

一是站端小容量的储能系统相比大容量集中储能,其投资建设的成本较高、充放电效率较低,客观上不合理地推高了可再生能源的建设成本与电力价格。根据对储能系统的财务测算,即便采用成本相对便宜的锂电池方案,其平准化成本依然达到了约0.44元/千瓦时,在部分地区超过了光伏发电的平准化度电成本,强制配套储能设施不利于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发展。二是因电网系统的运行方式与局部消纳能力是实时变化的,在电站建设时,统一按一定比例配置分散式储能设施,相比在电网侧集中配置储能,先天存在无法灵活调整、整体利用率偏低的缺陷。三是电站与电站之间不平衡出力是此消彼长的常态,在电网系统内可自然形成类似“蓄水池”的缓冲调节能力,在站端强制配置储能系统,存在着巨大的资源浪费。

基于上述背景,刘汉元代表认为,结合储能技术的发展趋势,我国在未来政策制定方面,应当充分考虑储能在推动可再生能源消纳以及提升电网稳定性等方面的正外部性,设计合理的储能价格补偿机制和市场准入机制,持续优化储能发展模式,助力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

对此,刘汉元代表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建议不强制要求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配置储能系统,以提高储能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对于自愿配置储能系统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在保障全额收购的基础上,在储能电价上设置适当的补贴价格。储能的出现和广泛应用,实现了电能在时间上的转移,能够帮助可再生能源进行调峰和平稳输出,在不增加电网容量的情况下,提升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储能的成本由谁来承担,储能转移电力的成本与光伏的上网电价相当,电源企业没有投资的动力。如能在上网电价的基础上设置一个储能补贴价格,使得对储能的投入具备回报价值,才有可能形成电网与电源企业双赢的结果。

二是建议支持发展系统侧集中式储能系统,将抽水蓄能电站、储能基地纳入电力发展规划与统一调度范围,通过招投标等市场化方式确定项目业主。由电网公司在网侧集中配置储能系统,因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的正外部性为全社会共同受益,其成本由所有用户均摊。

三是建议加快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引导鼓励储能以独立辅助服务提供商的角色参与市场交易,发展储能市场化商业模式。应降低储能系统的入网障碍,允许储能作为电源参与到供电服务中,并对储能提供的调峰调频服务等进行补偿。同时可以制定更加灵活的电价政策,鼓励通过市场化方式,充分发挥储能调峰的功能。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辛保安:深化区块链技术应用 推

2021-01-29

国家电网:抢抓数字新基建机遇

2021-01-25

南方电网:以数字化转型催生高质

2021-01-25

中广核:把握数字化转型机遇 建

2021-01-25

中国电建:推动中国电建数字化转

2021-01-25

热点排行
  •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赵亮:担当作为 贯彻落实公司新时代发展战略
  •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肖黎春:奋力谱写新时代湖北电力发展新篇章
  • · 毛伟明首谈综合能源;新投资方向:“能源转型”和“产业升级”
  •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王金行:牢记使命责任 服务发展大局
  • · 【高质量发展大家谈】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强化担当 聚焦提质 以加强能耗管理推进高质量发展
  • · 【新基建 快进键】南方电网贺晓柏:以高质量的政策研究助力新基建高质量发展
  • · 关于电力发展“十四五”规划的若干建议
  • · 【高质量发展大家谈】大唐浙江分公司 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以只争朝夕的精气神 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一流区域公司建设
  • · 【高质量发展大家谈】大唐青海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以高质量发展新成效,奋力谱写大唐在青清洁能源发展新篇章
  • · 【高质量发展大家谈】大唐内蒙古分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勇担央企使命责任 争做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推荐阅读
  • · 周孝信院士:用互联网思维构建新一代电力系统
  • · 分布式能源发展加速电力系统去中心化
  • · 分布式能源发展加速电力系统去中心化
  • · 王志轩:中国能源电力转型的十大趋势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