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惠民润中原 水清河畅保粮安
中原腹地,大美桐丘,华夏粮仓;巍巍长堤,千年古河,国之重器。
沃野之上,一条深蓝色的动脉横亘东西,崭新的渠道,整齐的护坡,粼粼的波光……悠悠贾鲁河正在逐步恢复往日的颜值和人气。
芳菲五月,惠风和畅,草木葱茏,往日桀骜的贾鲁河一改坏脾气,穿过气势恢宏的北关闸,在广袤无垠的中原大地上继续奔腾流淌。
泥泞的河堤上党旗飘扬,人头攒动,车辆穿梭,一派繁忙的施工景象,满眼都是水电十五局建设者忙碌的身影……5月12日,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施工二标已基本完成河道疏浚、堤防填筑、岸坡防护等建设任务,主体工程即将收官,标段内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
“我们水电十五局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践行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推动贾鲁河建筑物主体工程及上下游附属结构施工,倾心倾力倾情打造一条‘安全河、生态河、景观河、文脉河、幸福河’,让沿岸群众满意,为中原更加出彩贡献电建智慧和电建力量。”贾鲁河综合治理二标段项目负责人杜国强说。
治理一条河 润泽一座城
在河南郑州市境内,有一条流淌两千所年的内河,它就是贾鲁河,被誉为郑州的“母亲河”。在战国时被称为鸿沟,汉代时名叫浪荡渠,唐、宋时名叫蔡河。后来,到了元代,元代工部郎中、总治河防使贾鲁治河有功,为纪念他,改名贾鲁河。
贾鲁河全长255.8公里,属淮河水系,发源于郑州西南山区,向东北流经郑州市,至市区北郊折向东流,经中牟,入开封,过尉氏县,进入扶沟县后至周口市中心城区入沙颍河,最后流入淮河。因时常有洪水泛滥,古人又将它称为小黄河。
然而,这条奔腾向前、令中原儿女尊崇的“小黄河”,却有着桀骜不驯的性格。河道“宽、浅、散、乱”,“横河、斜河”时有发生,危及两岸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2021年7月,在河南水灾中,贾鲁河发生超历史洪水,郑州、周口等地严重内涝。
暴雨洪水过程,惨痛的经历让大家意识到,安全才是贾鲁河最大的使命。按照“五河”共建的理念,“安全河”被排在第一位。2021年11月25日,贾鲁河综合治理项目作为河南省灾后恢复重建的标志性工程正式开工建设,中国水电十五局建设者冲锋在前,跑步进场,一场关乎民生福祉、补齐水安全短板的“五河共治”攻坚战全面打响。
“度汛决战在即,一拿到设计蓝图,我们就马不停蹄地制定技术方案,调配施工资源入场,组建‘党员突击队’攻坚克难。贾鲁河综合治理项目时间紧、任务重、社会关注度高,作为党员干部,我们主动响应号召,把铺盖搬到工地上和工友们同吃住,24小时不间断组织施工作业。” 贾鲁河综合治理二标段项目党支部书记邹飞表示。
接到施工任务后,水电十五局先后邀请多名专家给贾鲁河“会诊评估”,测算清淤厚度,保留河底原状土,保护河道水生态。短短3个月时间,投入水陆两栖、长臂等各类挖掘机78台套,捞挖了47.3万方淤泥,完成了8.8公里河道疏浚和17.6公里的堤防加固回填。
贾鲁河综合治理二标段仅是贾鲁河全域河湖治理和生态修复的一个缩影,以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四水同治”为统领,曾经是郑州市民“谈河色变”的臭水沟,历经河道整治工程、生态绿化工程、截污治污工程、水源工程“治疗”,贾鲁河一天天正在发生着脱胎换骨的变化。
水清了,河畅了,岸绿了,景美了。作为郑州市名副其实的‘金腰带’‘绿珠链’,现今,在中国电建的助力下,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已经初见成效。“如果再有大水,还可以进行洪水分流,加上先进的排涝措施,郑州这里再也淹不了。”每日来贾鲁河边散步的当地居民徐先生坦言。
以水为证,牢记“国之大者”,深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打造治水新标准的示范性、标志性工程,让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成为传世工程、精品工程、生态工程,实现这一愿景,项目建设离不开党的建设筑基,也离不开党员干部的实干担当、奋勇争先。
“项目是生存之本、发展之基。公司党委牢牢始终把握主题教育总要求,坚持思想经营和生产经营一体化推进,聚焦项目主线打造“红色引擎”,持续抓党建、提质效、防风险、稳增长,不断巩固深化‘双引双建’对标年成效,让项目施工一线成为党员干部丰富阅历、砥砺品质、增长才干的检验场。”来调研项目的水电十五局党委书记梁向峰说。
放眼望去,长长的河堤上一面面鲜红的党旗在风中飘扬。在这里,项目所有党员以支部为家、以党员为第一身份,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共同抓好工程建设和党建工作,把理想信念凝聚在一起,形成移动的“战斗堡垒”,为郑州人民筑起“红色堤坝”。
修好一座闸 造福一方人
“每天我就这么守着、看着,眼看着它一点点修建起来,进入最后的建设倒计时,心里真是无比激动。”2023年1月3日,家住扶沟县城滨河南路的耄耋老人高进忠像往常一样来到中国水电十五局正在修建的一座桥闸旁,在得知北关大闸即将完成封顶,他更是难掩激动的心情,不住地感慨,“终于快完工了!”
上个世纪50年代末,随着经济发展对水利、交通建设的需求越来越大,当时的扶沟县政府决心建设一座扶沟人自己的闸桥——县城北关贾鲁河闸桥。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经历了半个多世纪风雨洗礼的扶沟北关贾鲁河闸桥“累”了,饱经风霜的它已成危桥,亟待拆除重建。拆除后将在原址附近新建一座节水闸和一座通行桥。
据扶沟县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09年9月,省水利厅就出具安全鉴定成果核查意见,综合评定为四类,建议拆除北关贾鲁河闸桥重建。新建的北关大闸将实行桥闸分离,为开敞式平底板闸,共7孔,单孔净宽12米,通水行洪标准达100年一遇,建成后,扶沟北关大闸在调节泄洪、除涝、蓄水灌溉及工农业供水等方面效益显著。
在扶沟人民的见证下,2022年2月16日,64岁的扶沟县城北关贾鲁河闸桥完成历史使命。在围堰附近,中国水电十五局组织了数十辆大型挖掘机投入施工中,老闸拆除、新闸重建工作正在同步紧张进行中。“我们每日目睹了大闸的功勋,还真有点舍不得。感谢党和政府,老百姓都盼望着中国水电十五局尽快把贾鲁河治理好,为群众造福,方便大家出行。”家住桥闸附近的李先生说。
据贾鲁河环境综合治理公司执行董事邹根中介绍,总投资2471亿元的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是河南省“7·20”特大洪涝灾害后,河南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灾后恢复重建标志性重大水利工程,计划通过25个月的建设,系统解决贾鲁河、双洎河防洪标准低、河道排涝能力不足、控制性工程缺乏等问题。
“扶沟北关闸是贾鲁河沿线施工难度最大的控制性工程。整个工地上最忙时582人、215台(套)施工机械轮番‘上阵’。目前,河道疏浚全部完成,闸门已初具起降功能,满足防汛度汛要求。我们水电十五局将不负扶沟人民期望,继续组织精兵强将做好闸房的装饰装修、设备调试、机电设备安装工作,力争在今年上半年实现北关闸完工、北关桥通行。” 贾鲁河综合治理二标段项目工程管理部主任于志玉说。
如今,备受关注的扶沟县北关闸工程从下到上,闸墩全部浇筑完毕,宽宽的闸室,厚厚的闸门已安装到位,工人们正在加紧对闸室上部幕墙结构进行施工。中国水电十五局高效推进工程建设,让周边居民看到了通车的希望。清澈的贾鲁河上,桥、闸并架齐驱,好像两条跃跃腾飞的巨龙,将继承“先辈们”的使命,继续守护一方安澜。
孪生一池数 端稳一碗饭
农业兴则百业兴,农业强则国家强。周口,三川交汇、因水而生。作为农业大市、产粮大市,蔬菜大市,周口享有“中原粮仓”“中原菜都”“中原牧场”的美誉,农业品牌已经叫响全国。辉煌成就常年保持的背后,周口市累计投入资金13.35亿元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快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同时,数字孪生贾鲁河建设也正在加快推进。
“依托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由中国水电十五局辅助实施的数字孪生贾鲁河建设是基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以搭建贾鲁河流域数字化场景为基础、流域防洪调度模型为核心、智慧防洪应用为抓手,构建具有预报、预警、预演、预案等“四预”功能的智慧防洪体系,为流域内河道、上游水库以及下游闸站等防洪调度提供决策支撑。” 贾鲁河综合治理二标段项目技术负责人王杰介绍说。
数字孪生贾鲁河可通过对贾鲁河流域基础数据采集,搭建三维模型,再叠加上水情、雨情和工情等实时感知数据,开发流域产汇流模型实时滚动分析,模拟出贾鲁河未来的洪水演进过程,提前发出预报预警,辅助工程调度和避险转移。“2022年,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在建期间初步发挥防洪减灾效益,根据洪水模型分析,相较往年同级别降雨,累计减少淹没耕地17万亩,成为全省在建水利工程初步实现‘四预’功能的标杆性工程。”邹根中说。
中国水电十五局承建的贾鲁河综合治理施工2标项目就是解决河道多年淤积,无堤防,防洪除涝标准低的问题,对提高沿岸市县的防汛除涝能力有非常大的意义。而数字孪生贾鲁河的建设,则是利用“大数据池”构建的数字模型演算,可精准有效解决沿河40万公顷耕地的引水灌溉、补源的水资源调度问题,解除两岸人民一到汛期就要防洪抢险、抗旱救灾的困扰。
“在水旱灾害防御值班室内,贾鲁河的水位、蓄水量、监控等实时信息一目了然。即使面对夏秋连旱,也可以通过数字孪生贾鲁河先试项目中的水资源调度模块,精准掌握流域水资源存量、算清水资源需量、预测水资源增量,调度流域内大中型水库为下游提供生活、生产、生态用水。”扶沟县水利局局长贾红杰表示。
水润中原,可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粮食安全,治水是根本出路;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线,数字孪生贾鲁河的应用使得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建设管理更加智慧科学,不断推动治水创新,赋予贾鲁河新生,助力美丽河南高质量发展。
一座座“长虹”凌空飞跃,一条条“巨龙”逶迤向前,一个个民生水利工程润泽山川……“一定要把贾鲁河修好”、“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一定要根治水患”的宏大构想,逐步在中原大地开花结果、落地生根。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