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力数字化 > 专题 > MIS > 正文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

  2006-01-17 15:48:14    来源: 
A- A+
电力18讯: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SSA&D或SADT),是自顶向下结构化方法、工程化的系统开发方法和生命周期方法的结合,它是迄今为止开法方法中应用最普遍、最成熟的一种。

一、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基本思想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基本思想是: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工程化的方法,按用户至上的原则,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地对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具体来说,就是先将整个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划分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阶段,如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与维护等。在前三个阶段坚持自顶向下地对系统进行结构化划分。在系统调查或理顺管理业务时,应从最顶层的管理业务人手,逐步深人至最基层。在系统分析,提出新系统方案和系统设计时,应从宏观整体考虑人手,先考虑系统整体的优化,然后再考虑局部的优化问题。在系统实施阶段,则应坚持自底向上地逐步实施。也就是说,组织人力从最基层的模块做起(编程),然后按照系统设计的结构,将模块一个个拼接到一起进行调试,自底向上、逐渐地构成整体系统。

二、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特点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主要强调以下特点:

    (一)自顶向下整体性的分析与设计和自底向上逐步实施的系统开发过程。即在系统分析与设计时要从整体全局考虑,要自顶向下地工作(从全局到局部,从领导到普通管理者)。而在系统实现时,则要根据设计的要求先编制一个个具体的功能模块,然后自底向上逐步实现整个系统。

    (二)用户至上。用户对系统开发的成败是至关重要的,故在系统开发过程中要面向用户,充分了解用户的需求和愿望。

    (三)深入调查研究。即强调在设计系统之前,深入实际单位,详细地调查研究,努力弄清实际业务处理过程的每一个细节,然后分析研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新系统设计方案。

    (四)严格区分工作阶段。把整个系统开发过程划分为若干个工作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明确的任务和目标。在实际开发过程中要求严格按照划分的工作阶段,一步步地展开工作,如遇到较小、较简单的问题,可跳过某些步骤,但不可打乱或颠倒之。

    (五)充分预料可能发生的变化。系统开发是一项耗费人力、财力、物力且周期很长的工作,一旦周围环境(组织的内、外部环境、信息处理模式、用户需求等等)发生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开发工作,所以结构化开发方法强调在系统调查和分析时对将来可能发生的变化给予充分的重视,强调所设计的系统对环境的变化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六)开发过程工程化。要求开发过程的每一步都按工程标准规范化,文档资料标准化。

三、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

    用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开发一个系统,将整个开发过程划分为五个首尾相连接的阶段,一般称之为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如图1.1.25所示)。


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分为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和维护五个阶段。

1.系统规划

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企业目标的确定
●解决目标的方式的确定
●信息系统目标的确定
●信息系统主要结构的确定
●工程项目的确定
●可行性研究等

2.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
●数据的收集
●数据的分析
●系统数据流程图的确定
●系统方案的确定等
系统分析阶段是整个MIS建设的关键阶段。

3.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
●系统流程图的确定
●程序流程图的确定
●编码
●输入、输出设计
●文件设计
●程序设计等

4.系统实施

系统实施的主要内容包括:
●硬件设备的购买
●硬件设备的安装
●数据准备
●程序的调试
●系统测试与转换
●人员培训等

5.系统运行与维护

系统运行与维护的主要内容包括:
●系统投入运行后的管理及维护
●系统建成前后的评价
●发现问题并提出系统更新的请求等

四、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优缺点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是在对传统的自发的系统开发方法批判的基础上,通过很多学者的不断探索和努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系统化方法。这种方法的突出优点就是它强调系统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局性,强调在整体优化的前提下来考虑具体的分析设计问题,即自顶向下的观点。它强调的另一个观点是严格地区分开发阶段,强调一步一步地严格地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每一步工作都及时地总结,发现问题及时地反馈和纠正。从而避免了开发过程的混乱状态,是一种目前广泛被采用的系统开发方法。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开发方法也逐渐地暴露出了很多缺点和不足。最突出的表现是它的起点太低,所使用的工具(主要是手工绘制各种各样的分析设计图表)落后,致使系统开发周期过长,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在这段漫长的开发周期中,原来所了解的情况可能发生较多的变化等)。另外,这种方法要求系统开发者在调查中就充分地掌握用户需求、管理状况以及预见可能发生的变化,这不大符合人们循序渐进地认识事物的规律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实施有一定的困难。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 · 抚顺供电公司网络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 · 电力信息化中的MIS建设再认识
  • · Web技术下MIS和调度自动化系统互联的发展
  • · 电力行业MIS建设的三个层次
  • · 用MIS提高电网可靠性
  • ·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任务和特点
  • · 河南农电MIS系统综合网络工程
  • · 电力市场
  • ·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基础和条件
  • ·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计算机辅助开发方法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