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力数字化 > 专题 > MIS > 正文

东北电网财务管理信息系统(2004年中国信息化大会)

  2006-01-18 17:22:06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来源:CIW
  

控制:力不从心

作为一个国有超大型集团公司,东北电网绝对是一个企业界的大象。2001年组建的国电东北公司主要管辖着东北电网中的内蒙东部的两个电业局、三个火电厂、东北三省的四个水电厂、五个超高压局和一个电力培训中心。但与其规模不相称的是,集团财务信息化仍然处于会计电算化普及完成阶段,多数财务管理业务还是沿用手工管理模式,预算管理基本与核算脱节,初步建成的广域网还没有成为财务管理信息上传下达的快速通道。

这样的状况使得总会计师黄佳武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年的财务和管理经验让他意识到:“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迫在眉睫。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企业信息化,如果再不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来提高企业的素质,企业将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无立锥之地。”

面对现实的挑战,建立一个集“决策层、管理控制层、核算操作层”为一体的,自上而下的透明管理和监控信息网络成为了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必需。正如黄总讲的:“只有这样一套与管理紧紧相连的系统才能够及时、准确、完整地掌握以财务信息为核心的管理信息,对分散在东北各地的分公司、子公司进行财务管理和控制,才能消除会计信息失真,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对企业内部的各种资源进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控制和配置。”

实施:瞄准靶心

领导人对信息化的认识直接决定了信息化建设的水平。作为整个财务信息化项目的负责人,黄佳武总会计师对财务大集中建设有着清醒的认识。

如果说ERP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靶子,那么财务信息化就是靶心,要想打出好成绩,就要瞄准靶心。建立集团财务集中管理战略,是实施信息化的核心和基石。电网企业财务管理的本质是集团公司财务管理,而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的特点是高度集中,东北电网要打破地理分隔,打破原有的会计主体界限,以集团公司为整体优化配置企业资源,如资金的集中使用、外部单位的统一共享、物资的统一采购等,才能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东北电网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一个逐步建设、逐步认识、逐步提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远光软件公司始终与东北电网合作,共同提高。从1994年开始,原东北电力集团公司就在各级单位推广使用了远光软件公司的会计核算软件,其后国家电力公司东北公司和现在的东北电网有限公司都沿用了远光会计核算系统。

在考察和了解国内外多家ERP和FMIS系统后,在比较水土不服的洋软件和针对中国特色专门打造的远光财务系统后,东北电网做出务实的选择与远光公司在远光会计核算软件的基础上开始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实施过程中,远光公司丰富的经验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黄总介绍:“我们体会较深的是‘联系实际’,即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企业的改革承受能力和实际管理水平,不进行时髦的大规模业务流程重组,尊重多年形成并行之有效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流程,在企业能够承受的范围内逐步进行优化改进,不能希望‘毕其功于一役’,毕竟强扭的瓜不甜,不能把大家多年习惯的东西全部推翻。”

东电FMIS的实施从核算扩展到管理和控制,从独立单位的分散核算发展到通过广域网连接到东北公司数据中心的集中核算,然后扩展到工程、债务、资金、资产等子系统,并以全面的预算管理和控制作为核心,初步建立起财务、业务一体化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从线到片,逐步推进,从大集中的财务管理出发,成熟一个,推行一个。这种实施方式的优点非常明显,既降低了实施的风险又保证了实施进度,是企业现状的最佳之选。

然而,变革的阻力是巨大而无形的,虽然公司采取渐进措施,仍然引起明里暗里的抵触。在系统实施初期,“数据大集中”的理念受到许多基层单位的“消极抵制”一个多月的时间,只有一两家单位的数据被集中到沈阳。黄总知道此事后,专门召开了基层单位的领导会议,指出数据集中在东北电网财务管理信息化中的重要性,明确布置数据集中工作的时间期限,结果,一周之内数据集中完毕,集中核算系统得以顺利进行。

效益:多方体现

东电财务系统的一期二期建设在2002年12月通过国家电力公司主持的鉴定,并获得2003年度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包括预算管理、债务及担保管理、工程管理、集中核算、财务信息网、指标分析、资产管理、电费管理和分析、财务分析及内审、增值税发票管理、网上资金申请审批、成本费用监控、购电费管理等子系统已经实施完毕,系统的运行给东北电网带来的好处是非常显著的:

首先,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会计数据大集中、统一管理、集中控制。

依托于信息网络系统,东北电网对内蒙古东两盟及辽、吉、黑三省范围内的直管单位实施数据集中,直管各单位的会计数据和业务数据都统一集中在东北电网本部的服务器内,统一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实现集中控制。

其次,强化了财务预算管理,使财务预算真正成为刚性预算。

从东北电网的整体战略目标出发,逐步实施财务预算编制和预算控制系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预算管理。基于翔实的预算编制,东北电网财务部就有能力对直管各单位的成本费用、资本性支出进行及时有效的控制,如果超出预算,系统会自动封存此单位该类费用的账户,待履行有关费用追加审批手续后才能继续发生业务。这样就避免了年末决算时再解决成本超支问题。

再次,突破了长期以来制约财务信息化建设的“瓶颈”。

长期以来制约财务信息化建设的“瓶颈”是会计凭证的附件及一些管理工作的原始附件如何以电子化的方式进行集成。数码相机的出现为突破这一“瓶颈”提供了前提条件。东北电网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将数码相机技术与财务信息化有机地融合,做到会计凭证有附件,资产卡片有图片,使东北电网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有原始凭证做支持依据。■

点评

东北电网公司的信息化建设从财务系统着手,提高了企业集团管理功能,提高企业的预算管理和控制水平,这大大提高直接为企业的经济效益服务水平和能力,为生产管理的高层次信息化奠定了基础。信息化带来企业管理模式的变化,这将推进企业的管理改革和优化。以财务为核心,推动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和执行??解决了企业信息化长期流于表面的现象??突破了信息化建设长期不能深入到企业生产和经营的核心层的界限。可以讲,电力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正在攀登一个新的高峰,步入一个新的境界。

国电信息中心  辜体仁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 · 抚顺供电公司网络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 · 电力信息化中的MIS建设再认识
  • · Web技术下MIS和调度自动化系统互联的发展
  • · 电力行业MIS建设的三个层次
  • · 用MIS提高电网可靠性
  • ·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任务和特点
  • · 河南农电MIS系统综合网络工程
  • · 电力市场
  • ·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基础和条件
  • ·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计算机辅助开发方法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