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力数字化 > 专题 > MIS > 正文

供电企业现代集约型管理信息系统构想

  2006-01-17 10:45:04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沈 广 (杭州城南供电局,浙江 杭州 310009)

摘要:论述目前供电企业各类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利用统一的信息平台构筑更高层次的直接融入现代配网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集约型管理信息系统的构想,以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科学利用,全面提升供电企业的运营管理水平。文中就“协同运作、集中管理”的思想、系统体系结构、管理功能与业务系统的关系、应用特性等内容作了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供电企业;集约型;管理信息系统;运营管理水平


  我国的供电企业都已在一定程度上建立了基于各个应用部门的管理信息系统,如用电营销系统、生产管理系统、物资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由于各个系统建立有先后,也受当时IT技术的限制,构筑系统时没有采取统筹规划、统一设计的原则,造成各个部门、各个系统的重复投资、重复建设。一方面是资金、设备及人员的浪费;另一方面各个部门之间数据的重复建设,不仅造成数据无法共享,还容易造成数据的二义性和不准确性;此外,各类管理信息利用的不充分(工作流、物流、资金流之间的脱节、用电营业信息与配网运行信息流通不畅、设备信息与图纸信息相分离等),也给供电企业进一步提高核心竞争力、在经济增长方式上实现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带来极大的困难。
  目前,有不少供电企业正在试点或实施的较先进的配网GIS(地理信息系统)和配电管理系统等技术支持系统和信息系统,主要着重于技术和技术经济的范畴,如果能更充分地与企业计划、财务、物料、流程、标准等其它各类管理信息相融合,必将对生产效率、经济效益、服务水平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本文借鉴了企业资源规划(ERP)[1]的管理思想和原理,提出了利用统一的信息平台构筑直接融入现代电力生产经营活动之中的供电企业集约型管理信息系统的构想,用以全面提升供电企业的运营管理水平。

1 基本思想

  基于“协同运作,集中管理”的思想,为供电企业提供一个基于GIS技术和Intranet/Internet结构的集中式信息管理平台,支持和优化不同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以工作流驱动信息的传递,实现物流、资金流、工作流、信息流的同步与统一,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图1 工作流、资金流、物流流程示意图
  图1以业扩报装、电费和运行维护等工作内容为例说明工作流、资金流、物流在各个业务系统中的流程和关系。

2 系统体系结构

  整个体系结构采用客户机/服务器(C/S)和浏览器/服务器(B/S)相结合的模式,两种模式均共享同一数据库中的数据,如图2所示。




图2 系统体系结构示意图
  实时数据服务器、GIS数据服务器、管理数据服务器[2]共同构筑了企业各项工作统一的数据平台。其中,实时数据服务器的数据来自DA、SCADA、LM、远程抄表等实时运行的在线系统,主要为电网的实时数据;GIS数据服务器的数据主要为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数据库和电力设备的属性数据库;管理数据服务器的数据主要为企业的各种管理信息数据:财务数据、价格数据、物料数据、计划数据、技术数据、运行数据、标准数据、客户数据、流程数据等,统一的企业的中央管理数据库能保证各子系统在统一的数据环境下工作。上述数据服务器均可以根据需求分为一个或几个数据中心来集中或分布管理。

3 管理功能与业务系统的关系

  以营销管理、生产管理、运行管理等供电企业业务活动内容为主线,将财务管理、成本管理、库存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客户关系管理、流程管理等在内核上进行有机的整合和优化,从而构成基于统一信息平台、多种信息充分利用的集约型管理信息系统。
  各项管理功能与企业各业务系统的关系及具体内容见表1。


表1 管理功能与业务系统关系表

业务系统 管理功能 营销管理系统 生产管理系统 运行管理系统 其 它
财务管理(含资金管理) 电费、业务费用 客户工程费用、 建设费用 固定资产、折旧计算、 客户设备维护费用 工资管理、报帐中心、采购费用
成本管理 营业费用、资金占用成本、成本-效益分析 工程项目成本、资金占用成本、成本-效益分析 维护成本、线损管理、停电损失管理、资金占用成本、成本-效益分析
办公成本、管理成本、成本-效益分析
库存管理 / 库存预测管理、出入库
管理、退库管理
库存预测管理、出入库管理、 退库管理 采购管理
技术管理 业务技术 设计技术、工程技术 设备管理、可靠性管理、 运行维护技术 /
质量管理 服务质量、差错率管理 服务质量、设计质量、
工程质量
服务质量、电能质量、维护质量、设备质量、材料质量 数据质量
客户关系管理 客户信用状况、用电营销服务 客户工程服务 报修、停通电、保供电、停电管理、客户设备维护等服务 供应商管理
流程管理 业扩流程等 业扩流程、建设工程流程 维护工作流程、运行工作流程 /

 注:其它与业务活动关联度不是很大的管理内容,如人力资源管理等没有列入此表。

4 集约型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特性

  (1)提供GIS应用平台,实现运行数据、地理数据、属性数据、用户数据的结合,真正实现“营配一体化”。为从客户服务支持平台(营销服务、报修服务等)到配网支持平台的所有应用提供统一、协调一致、准确的数据库,大大地改进对用户的服务质量。
  (2)提供一个工作流驱动的集成的工作平台,信息在工作流上自动传递。
  (3)体现网络化的管理模式,支持组织机构与管理的扁平化。如多地点、多部门应用。如抢修人员通过网络可远程查询线路图、设备属性等。
  (4)动态会计理论:运用动态会计原理,实现动态的业务财务一体化,实现业务信息(物资、资产、电费、工程概、预、决算等)与财务信息的高度一致性、同步性和完整性。实现财务预算、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的完全动态化,达到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中心的目的。
  (5)管理会计思想:引入成本核算体系(作业成本、维护成本、资金占用成本、能源损失、停电损失等)的概念,介入生产运营管理全过程,提供全面准确的成本核算与管理,强化成本控制,提供成本预测与分析。构建企业价值链管理的概念,将项目管理作为管理会计的核心,提供收入、成本、利润的核算与考核。
  (6)支持电子商务、电子采购、电力市场交易的协同应用。
  (7)客户关系管理:客户历史用电信息、信用状况、生产经营状况、设备运行信息等信息的综合利用,有利于对客户进行有效的个性化服务,有利于建立通畅、高效、快速反映的服务体系和管理系统。
  (8)库存管理:库存管理面向生产作业全过程(规划、工程设计、施工计划等),而不是面向台帐登记;强调需求、库存储备和订货作业的时间性,可以对每项物料提供未来的库存状态信息,因此比传统的库存定额管理更为科学,为企业节省储备资金、为企业的资本运营提供有利的条件。
  (9)提供全面的质量管理和流程控制。

5 结论和建议

  面临社会快速发展和电力市场带来的全新挑战,供电企业进行集约化管理是必由之路,在GIS、DA、DMS等现代技术系统基础上建立集技术、财务、服务、管理于一体的集约型管理信息系统将是客观的需要。
  在系统规划与实施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5.1 数据
  数据的统一规划和综合利用主要体现在:
  (1)数据就近处理的原则。在不影响整体功能要求和实用性要求下,数据尽量就地、就近加工处理,这既可保证数据安全又可提高效率、减少传输量。
  (2)数据维护工作中,应保证数据源头唯一,全局共享。
  (3)加强数据(信息)间的相关性分析,实现全方位数据(信息)集成,充分利用营销管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运行管理系统等各个业务系统中流动的各类数据(管理信息)。
  (4)根据企业发展战略,配合数据流(工作流)的新模式,进行业务流程重组。
5.2 系统的可扩展性与集成性
  一个企业级的管理信息系统由于应用需求处于不断变化和提升之中,因此其功能的可扩展性是关键,该信息系统应采用工业标准的、开放的、统一的对象(Objects)组件库作为其公共的技术基础,以保证系统的扩展和功能的升级。同时,工业标准的COM体系结构的采用,也保证该系统与其它应用系统之间的无缝集成。
5.3 C/S与B/S的结合
  整个体系结构可采用客户机/服务器(C/S)和浏览器/服务器(B/S)相结合的模式,在各种业务处理、数据维护和管理功能的应用中采用标准的客户机/服务器结构,便于专业人员、管理人员进行集中管理和维护。信息发布、动态和静态电网信息的可视化显示采用完整的浏览器/服务器结构,支持开放系统互连标准和协议,主要为企业领导、现场电力抢修组、电力客户、供应商等服务,并支持电子商务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伯莹,周玉清,刘伯钧. MRPII/ERP原理与实施(第2版).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
2 王明俊. 发展中的配电系统自动化. 电力自动化设备,1999,19(3):1-4.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 · 抚顺供电公司网络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 · 电力信息化中的MIS建设再认识
  • · Web技术下MIS和调度自动化系统互联的发展
  • · 电力行业MIS建设的三个层次
  • · 用MIS提高电网可靠性
  • ·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任务和特点
  • · 河南农电MIS系统综合网络工程
  • · 电力市场
  • ·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基础和条件
  • ·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计算机辅助开发方法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