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建筑工地上的老兵
出生在辽宁的一位老兵,憨厚、勤劳、特别能吃苦是他身上的标签,水电一局长春轻轨4号线南延项目部王巍,用19年的青春,默默绘出属于他的电建勋章。
勤奋努力 不懈进取
从机械操作手到现场调度主任,从青涩的青年到成熟稳重的中年,王巍的满腔热血,挥洒在祖国的大好河山和水电一局承建的各大项目。大部分时间里,他都是处于闷头工作的状态。静时,看不到他的高兴与沮丧;乱时,有的只是沉着冷静想办法,“问题解决掉了就好”王巍淡淡地说到。
1999年中专毕业后,怀揣着儿时梦想的王巍成为部队里一名光荣的警卫战士,经过两年的部队刻苦磨砺,多次获得训练标兵、优秀警卫标兵荣誉称号。退伍后,刚刚入职水电一局那会儿,对施工技术还很生疏的他,常常会遇到很多困难,靠着一股子当兵时的韧劲儿,一边跟着师傅学技术,一边苦练基本功,遇到难题解决不了,就跟着老技术能手学、看、听,人家在干活,他就在一旁目不转睛地看,勤学好问加上自己肯悟,很快就掌握了技术要领,一年的功夫就成为了班组的技术能手,能够独挡一面。
如今他已成长为一名施工生产现场调度。在普通人的眼睛里,调度也就是在工地上指挥一下,管理好劳务队伍和现场设备,盯紧现场的安全质量罢了。实际情况,现场调度是需要综合技术过硬且现场施工经验丰富的人,不仅对工程技术有着深深地理解与研究,也要精通施工图纸、钢筋图、模板配置等专业技能。在现场,工程部与王巍进行交底后,他总能准确无误地指导施工队伍进行工作,从未出现返工的情况,为项目生产保驾护航。
军装不褪色 初心不改变
多年来,王巍奔走于水电一局一个又一个项目,哪里有工程,哪里就是家。始终坚守在第一线他,实现着自己认同的人生价值。在多年的一线施工管理中,紧急任务交给他时总能出色地完成,无论刮风下雨,寒冬酷暑,都坚守在供水抢修的第一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了退伍军人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和退伍不褪色的军人本色。很多和他共过事的同志都会竖起大拇指,项目领导提起他更是止不住的赞扬。
他用一颗平常心把看似复杂的管理工作变得简单化,数不清多少个夜晚,在即将进入梦乡的时候被电话叫醒到现场处理问题,接下来迎接他的就是一个通宵。同事们经常问他:“你累不?”他总是微笑着,怎么可能不累,但是经过多年施工现场的捶打,他早已学会了苦中作乐,事情总是要解决的,工作总是要去完成,干就要干到最好!
作为长期工作在一线的老员工,王巍不仅可以静下心刻苦的钻研专业技术知识,熟练掌握混凝土供应等流程,还可以自如的对机械进行使用、保养、维护。在施工生产方面他也有着自己多年总结出来的管理方法,同时,他也敢于坚持原则,大胆管理,对生产中出现问题的队伍及时指出不足,坚决维护单位利益和制度权威。
内外兼修的王巍,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他热爱工作,勤勤恳恳的在自己的岗位上耕耘着,总是尽心尽力。每个人对成功的界定都不一样,在王巍看来,成功就是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喜爱的工作中,不觉其苦,乐在其中,这也是一种成功,与名利无关,与物质无关,单纯而又充满希望。
不忘初心 践行社会责任
2020年8月24日,长春市南关区受到强降雨的影响,长春轨道4号线南延工程项目部所在地附近的村落、河道、灌溉沟渠水位上涨,雨水倒灌到临近的田地,造成路面积水,存在安全隐患。他主动带领几名党员志愿者和一名电工进行了有序分工,对前十里堡整个社区的灌溉渠道和路面进行全面巡查,针对沿途路面的杂物、农田水沟等排水设施进行了详细清理、疏通排除隐患。重点关注渠道水位、路面积水和电缆整理。梳理过程中,附近的住户看见奋力整治积水的志愿者们,也自觉的加入了队伍中,献计献策,共同清理。 此次治水排险行动,不仅壮大了当地村落的排险队伍,也展示了新时代水电一局做为央企的时代担当,此举得到了当地村民的一致好评。一局与群众同心排险,排除了隐患,托起了民心。
他是一名退伍老兵,把部队的优良传统继承和发扬下去,他常说,部队流行一句话叫做“退伍不褪色”,若有战、召必回,领导交待的任务就是军令!我要把军队的本色继续延续到我后续的工作中去。
右一为“老兵”王巍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榜样的力量】省国资委优秀企
2018-10-25
- 冯思颖:大哉法治,浩浩其行
2018-10-25
- 雷蕾:与法同行,心静似蕾
2018-10-08
- 这个射手座美女,能成为最年轻的
2018-05-06
- 风采丨“中国梦·大国工匠”首
2018-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