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力人物 > 电力人物报道 > 正文

三峡人登上《故事会》了|张如军:深耕非洲十九年

  2020-10-10 00:00:0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本文原载于《故事会》2020年10月下第20期

  本网讯(徐瑶)人物简介张如军,江苏盐城人。现任三峡集团中水电公司总经理助理兼非洲业务一部总经理,几内亚有限责任公司首席执行官兼总经理。作为中国水电“走出去”的践行者,张如军在条件艰苦的非洲项目一线连续奋战十九年,他勇于担当,锐意进取,为三峡中水电在非洲地区的长期稳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2015年,张如军获得全国劳模称号。

  逆行者的勇气

  

视频制作:马冠朴

  2014年4月13日晚,正在国内休假的三峡集团中水电公司(简称“三峡中水电”)员工张俊收到张如军的短信:“遇到这个情况,咱们是不是提前回去?”

  两天后的晚上9点,北京,三峡中水电大厦门口,三个身影焦急地等待着出租车。因事发突然,来不及准备行李,三人都只拎着随身的小行李箱,准备去首都机场。他们是:在国内出差的张如军、在国内休假的张俊和谭学韬。

  张如军,现任三峡中水电总经理助理兼几内亚地区项目经理。2014年是他参加工作的第十四年,也是他征战非洲市场的第十三个年头,此时他遇上了在短信里说的“这个情况”——

  2014年初,烈性传染病埃博拉病毒首先在几内亚发现并确认,逐渐发展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在疫区,多国相继宣布进入紧急状态。而在几内亚,有三峡中水电承建的民生工程——凯乐塔水电站。

  外企撤离,口岸关闭,航线停飞,往常北京飞往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的航班只需要在迪拜转机一次,埃博拉疫情暴发后,张如军他们三人不得不辗转几趟飞机才抵达几内亚。

  自4月16日晚抵达项目驻地后,张如军每天都在与时间赛跑:隔几天跑一趟我国驻几使馆,掌握最新疫情动态;与几内亚能源部、卫生部、宣传部以及所在地政府多个部门沟通协调,快速增加项目沿线和周边疫情防控投入;积极联系我国援几医疗队和疾控专家,对项目现场疫情防控提供精确指导。然而,即便如此,谁都无法保证万无一失。那么,工程要不要停下来呢?

  张如军说:“我一直在平衡这件事。如果咱们的人感染了埃博拉病毒,我难辞其咎;但撤离了,又觉得辜负了祖国的信任和几内亚人民对这项民生工程的期待,所以我一直对自己说,对团队说,再撑一撑,再撑一撑。”

  埃博拉疫情反反复复肆虐了一年时间,张如军身先士卒,全力以赴,凝心聚力,科学布控,大伙儿的心慢慢稳定下来。一年的坚守里,凯乐塔项目的全体员工没有一个人在此期间提出离队。他们不仅战胜了可怕的病毒,还实现了电站提前全面投产……

  拓荒者的胸襟

  时间回溯到2001年7月。在三峡中水电总部实习一年后,张如军熟悉了各项规章制度,也对一些海外项目有了初步了解,根据公司安排,他前往加纳特马水厂项目驻地,在加纳一待就是两年。两年的努力奋斗,奠定了他扎实的水电生涯基础。

  按照公司当时的规定,新员工初次去海外项目工作,周期为24个月,即到2003年7月,张如军可回国休整一段时间。眼看着回国的日子越来越近,一通电话却让张如军改变了行程。

  2003年7月8日,三峡中水电非洲单项金额最大的承包项目苏丹麦洛维大坝开工,急需骨干力量。经过讨论,公司领导认为,张如军凭借在加纳工作期间表现出的优秀工作作风,能够顶得住项目开工早期的巨大困难和压力,希望他能够担起这个责任。就这样,张如军从加纳直接飞往苏丹。

  苏丹北部三四月份的白天地表温度就能达到四五十摄氏度。项目开发早期,没有房屋和电,张如军和几位同事就在附近安置了几个大集装箱,吃住都在里面。有人曾去现场考察过,他说:“白天里面就是‘蒸桑拿’,晚上沙尘暴卷起的石子打在铁皮上,乒乒乓乓,戴着耳塞也没法睡。可是整宿睡不着也不是办法,他们有时就抱着被子去外面打地铺,不过被子是用来阻隔苍蝇的,苍蝇多得都影响呼吸!”

  另外,项目驻地远离城市,由于物资匮乏,吃的食物——饼干、方便面等,运过来时在海上漂了很久,大都过期了。事后,张如军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动情地说:“我至今还很怀念那种包装袋里只有一包盐粒的方便面,那时能吃到这种方便面是非常奢侈的事情,要是能再加个鸡蛋就太幸福了!”

  正是经历过这些艰难困苦,才更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成果。张如军在苏丹耕耘了八年,一步一个脚印,踏石留痕。

  2010年4月3日,三峡集团成功签下苏丹上阿特巴拉水利枢纽工程。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工程刚开工建设不到一年半,张如军再次面临抉择:公司领导打来电话,希望张如军能够去几内亚,克服困难,把凯乐塔项目做好。

  接到这个电话前,张如军同时兼任三个职务:苏丹经理部总经理、石油焦输送项目经理,以及上阿特巴拉项目常务副总经理。面对8年奋斗开创出来的局面和未知国度的各种不确定性,张如军仍义无反顾地接受了挑战。他用三天时间完成工作交接,又拟就了凯乐塔水电站项目实施的初步方案,不久后便开始了几内亚的水电建设生活……

  

  插图:陈明贵

  “水电人”的智慧

  在张如军的十九年非洲生涯里,有一段经历让他一辈子都忘不了。2007年,张如军在苏丹中部考察一个供水项目,同行的还有中国的水电专家和设计专家,该项目主要是在白尼罗河上建水泵站,将水送往一千多公里以外,解决那个沙漠地区的供水问题。

  考察期间,他们路过一个村庄,当地政府和老百姓听说中国专家正在考察,不久的将来可能就有水了,当晚便准备了非常丰盛的晚餐来招待他们。因为没有像样的房屋,晚宴就设在小学操场的一棵大树下,全村男女老少拿出了他们所有的家当。

  张如军满怀深情地说:“你无法想象,当我看见桌子上出现冰镇可乐时的心情,那个地方方圆二三百公里都是沙漠,需要骑马才能出得去,他们是怎么弄到这个的?他们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去背这些冰镇可乐的?”

  张如军又说:“那天晚上团队所有人都没有吃,大家把桌子上的食物和水都让给了当地的孩子们。因为我们能感觉到,这些食物是他们很长时间都吃不着的。”

  这个故事,张如军也对他的孩子说过:“你们现在不管是回家,去学校,或者是去任何一个公共场所,打开水龙头就有水,按下开关就有电,肚子也至少没挨过饿。可是,世界上有些地方还有很多很多人,喝不上干净的水,用不上电,吃不饱饭。你爸爸现在做的事,就是希望能稍微改善他们的生活。”

  修一条路,建一座桥,拉一条输电线路,建一座水电站,张如军一直用他的行动践行着一名在海外打拼的水电人的初心:要做一个有深厚家国情怀的人。回首来路,张如军代表着中国水电人,深耕非洲惠及民生,让中国智慧助力非洲国家绿色发展。展望未来,他正带着团队,让中非友好的接力棒薪火相传,谱写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榜样的力量】省国资委优秀企

2018-10-25

冯思颖:大哉法治,浩浩其行

2018-10-25

雷蕾:与法同行,心静似蕾

2018-10-08

这个射手座美女,能成为最年轻的

2018-05-06

风采丨“中国梦·大国工匠”首

2018-04-07

热点排行
  • · 【榜样的力量】省国资委优秀企业家——陕西地电总经理刘斌
  • · 陕西地电:“96789成长答卷”
  • · 矢志不渝的沙漠之舟——记山东电建中东区域公司总经理张中翔
  • · 电建地产戴继刚:“刚”直不阿的工程硬汉
  • · 【最美一线职工】 坚守初心 勇当使命 探索国际履约路
  • · 邹学:匠人匠心 李惠萍 中国发电 1周前
  • · 张广山:我推销,我成功
  • · 冯应贵永当人民的公仆
  • · 【最美一线员工】巾帼不让须眉的“小”女子
  • · 倾心创大业的尼尔基人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