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力人物 > 电力人物报道 > 正文

从“军营”走来的电建汉子们

  2020-08-11 09:36:03    来源:电建核电公司 董卫强 苏振江 闫发苏
A- A+
电力18讯:

一朝披征衣,一生许战场;一朝从军路,一世家国情。有这么一些人,穿上军装,他们是保家卫国的战士;褪去军装换工装,他们又化身电建铁军的“一线战士”,为国家的电建事业继续奉献自己的光和热。他们转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初心;他们转业到地方,践行新使命,建功新岗位,让更多的人领略了复转军人的风采。在电建核电公司新能源分公司,就有这样几位从“军营”走来的电建汉子。

二十七年磨一剑,他是最美“安全卫士”

王大亮, 1989年3月入伍,曾在原空降兵第十五军服军役,该部队的前身是由原英雄的“上甘岭”部队改编组建,荣获团以上嘉奖3次,经历四年军旅生涯的锤炼,让他积累了一生受用的精神财富:吃苦耐劳、果敢奋进、从不言弃。

1993年,王大亮从部队转业进入电建核电公司,成为一名电建“安全卫士”。对他来说,从军人到电建人,改变的是容颜和身上的制服,不变的是用心守护的初心和使命。二十七年来,他充分利用在部队所学,从安全生产、应急演练、应急救援、灭火器使用等方面,协助各项目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切实提升项目人员安全业务技能水平。

2007年,公司开始涉足风电工程,因工作需要,王大亮成为第一批公司新能源“安全卫士”,兼职负责对外民事协调工作。由于风电项目涉及施工范围一般跨度少则几十公里,多则达上百公里,不同人群受利益驱使或对相关补偿期望过高,导致工程遭遇民扰阻工的事件层出不穷,阻工手段五花八门,风电项目也因此被称为“没有围墙和硝烟的战场”。

在鲁能丰宁项目的建设过程中,由于种种缘由,部分村民及村镇干部存在抵触情绪,配合不积极,村民无端阻工时有发生,如若不及时解决,将严重制约现场的施工进度,额外增加不菲的成本消耗费用。面对困难,王大亮单枪匹马冲在项目协调的最前线,本着“先交友、后成事”的态度,提前摸排各村镇情况,采用给村民讲“政策、拉家常,套近乎”等暖心的人情化方式,拉近彼此距离,增进彼此互信,及时了解阻工的真实原因,对症消除疑虑,形成了项目与地方的良好互动,为该项目民事协调节省几十万元。他被当地村干部及阻工村民冠以“王铁嘴”的绰号;被项目领导和同事们称为“现场民事协调110”;同时他本人连续10年被公司评为“安全卫士”、“先进个人”“优秀协调管理者”等荣誉称号。


坚守一线,他是最美“工程卫士”

张勇,1995年12月入伍,服役于武警河北总队第四支队一大队一中队,曾任职战士、副班长、班长;1997年、1998年获得先进士兵称号,多次受到武警支队嘉奖,1998年,由于表现突出,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4年的军旅生涯,既磨炼了他的意志,也培养了他吃苦耐劳的精神。

1999年,服役了4年的张勇从武警河北总队退役,被分到公司电仪工程处厂用班,担任厂用安装工,在公司的21年来,他坚守一线,一步一个脚印,实现了由厂用安装工到新能源项目工程部主任的蜕变。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为了做好成本控制,担任班组技术员时,张勇在一开始就计算好需要用到的钢材数量和下料尺寸,并根据现场安装需要进行优化。比如一根6米的角钢,截取1.2米长材料时只能截取4根,最后一根由于锯口原因只有1.19米,无法做到充分使用。在组织施工人员下料时,每一根下料长度我要求为1.198米,这样,一根角钢就能全部利用起来,而2毫米的误差可以在焊接时通过对口焊接进行消除。在他管理的工程中,余料钢材长度很少超过10公分。仅通过这种下料管理,每个工程能为公司节约数吨钢材,减少大约1-2万元的采购成本支出。

夏季的工程现场,烈日炎炎。在公司新能源华电德州德惠新河EPC总承包项目上,张勇依然坚守项目一线,用袖子拭去脸上的汗水,顾不得喝上一口水,熟练地在升压站各建筑楼里面来回穿梭,检查工程质量,同时用相机拍下照片作为施工影像质料,升压站检查完后,他又迅速坐车去风机现场,对风机现场施工进行质量检查。

“部队就像一所学校,教会了我如何成长,选择参军,是我做的一次正确选择,进入电建核电公司,为祖国电建事业奉献青春,是我做的又一次正确选择。”张勇坚定地说。


刻苦钻研,他是最美机械“吊装卫士”

一张入伍时的彩色照片,一个年轻稚嫩的小伙,一张阳光、开朗的笑脸,让人们眼前一亮。1989年出生的索传营,2005年入伍原济南军区第26集团军,性格沉稳,工作认真的他成为了一名炮兵,这一干就是12年。

“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提升自己”,这是索传营的人生格言。2017年,从部队退伍后,索传营进入电建核电公司,成为了一名吊装技术员,作为一名年轻退伍军人,他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时刻提醒自己保持积极进取心态,注重从各方面提高自己。在干好本职工作同时,不断提高和增强自己的文化水平和各项技能。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刚刚步入公司,索传营在第一次接触到风机底段塔筒连接上锚板锚栓张拉时,看到施工人员使用拉伸泵进行张拉,另一名施工人员操作液压泵站,他不清楚使用原理及要求,便认真地向厂家现场指导人员请教,才明白了其施工原理及要求,从那刻起他对风机安装过程有了初步了解,同时也有了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

风电机组吊装工程是一个涉及人身、设备、机械重大安全的一项工作,属于风电工程安装中非常重要的一道工序。因此吊装技术人员不仅要对现场主吊机械站位、作业半径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还要掌握辅吊配合主吊抬吊作业前计算的各项机械额定载荷负荷率的方式及要求。作为吊装技术员的索传营深感肩上责任重大,每次吊装前,他都在确保风电机组吊装安全,严格落实厂家设备的各种数据,计算并确认机械负荷率是否在允许范围之内,确保了风机吊装的安全进行。

“大家把安全交给我,我就要为大家的安全负责。”索传营语气坚定的说。


他们曾经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如今是我们“最可敬的人”。过去的岁月如行云流水,转瞬即逝,但他们的家国情怀,那份炽热永不褪去,他们用青春挥洒汗水,用行动诠释忠诚,用无悔谱写新的征程。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榜样的力量】省国资委优秀企

2018-10-25

冯思颖:大哉法治,浩浩其行

2018-10-25

雷蕾:与法同行,心静似蕾

2018-10-08

这个射手座美女,能成为最年轻的

2018-05-06

风采丨“中国梦·大国工匠”首

2018-04-07

热点排行
  • · 【榜样的力量】省国资委优秀企业家——陕西地电总经理刘斌
  • · 陕西地电:“96789成长答卷”
  • · 矢志不渝的沙漠之舟——记山东电建中东区域公司总经理张中翔
  • · 电建地产戴继刚:“刚”直不阿的工程硬汉
  • · 【最美一线职工】 坚守初心 勇当使命 探索国际履约路
  • · 邹学:匠人匠心 李惠萍 中国发电 1周前
  • · 张广山:我推销,我成功
  • · 冯应贵永当人民的公仆
  • · 【最美一线员工】巾帼不让须眉的“小”女子
  • · 倾心创大业的尼尔基人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