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海外的95后“阿杜”
杜显勇,一个外表俊秀的95后男孩,2018年7月毕业于山东城建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如今是电建核电公司津巴布韦项目部建筑公司一名技术人员。阿杜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生活朴素,但却有着中国农民传统的善良与勤劳。他们条件艰苦,文化水平不高,却一直教导他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成长。作为农民的儿子,杜显勇继承了他们勤劳、善良、乐观的品质,并用之于学习和工作中,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鞭策自己。
初出茅庐,积极作为
2018年进厂的阿杜,参建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华电莱州二期百万机组项目工地,莱州一期工程曾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而他参建的二期项目更是“站在高起点上二次跨越”再次争创国优的项目。初到项目的阿杜被分配到主厂房小组,主厂房区域是整个火电项目最核心,要求最高的区域。初出茅庐的杜显勇并没有被吓到,而是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干劲,坚持了下来。
他从最基本的技术工作学起,一个很小的技术问题,都要“打破沙锅问到底”,参照什么标准?规范的要求?为什么要这样施工?同项目的人都说他是“移动的十万个为什么”,走到哪问到哪。褪去了95后大学生的浮躁和桀骜不驯,阿杜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勤奋好学和谦虚上进。他也经常跟自己“较劲”,看不懂的图纸和算不出来的工程量,他就主动加班加点,直到搞明白、弄清楚才肯罢休,废寝忘食那是常有的事儿。虽然分配到莱州二期项目时,主厂房主体结构已经施工完,但他却经常伏案钻研主厂房的图纸、施工方案,“图纸不懂、想象不出来的地方,拿着图纸到现场对照实物查看,很快就明白了”,“虽然我没有亲身经历建造过程,但我要能看懂、看明白”,杜显勇坚定的回答道。
筑梦海外,快速成长
2019年初,津巴布韦项目招兵买马之时,得知消息后,杜显勇第一时间报了名:“最艰苦的地方才是最锻炼人的地方,能够参加公司承建的海外项目建设,我很珍惜这个机会。”
阿杜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到达津巴布韦旺吉EPC扩建项目施工现场后,他便承担起了七号主厂房和锅炉的技术管理工作。进厂不到一年的技术员便挑起了“大梁”,很多人对他产生了怀疑态度,但是杜显勇接下来的表现却没有让大家失望。从2019年3月1日主厂房第一方混凝土浇筑以来,整个项目的核心主线全部围绕在七号主厂房区域,全部压力也压在了这位95后年轻小将身上。压力面前,他迅速理清思路,白天跑现场,从施工生产、安全质量到现场文明施工,每道工序和每天协调的环节都留下了他坚实的足迹和忙碌的身影;晚上他则加班整理技术资料,编写施工日志,工作任务虽然繁重,但他都能一环紧扣一环做好每项协调工作。
海外EPC项目不同于国内传统火电项目,不仅要懂技术,还要会管理、通英语、善经营。从图纸审核到材料计划,从现场施工到验收沟通,都要亲力亲为。 “虽然工作更加繁忙,但我感觉到从未有过的充实,每天都在学习新的内容,有新的收获”阿杜笑谈到。他对自己要求相对严格,每天早起坚持英语学习,经常翻阅五金手册,学习业主合同。在他的负责下,该项目主厂房基础提前出零米,全厂最大的基础——汽轮机基础更是顺利完成浇筑,项目里程碑计划一个个被攻破,他的表现更是获得了项目领导和业主的赞许和认可,他本人也于2019年荣获公司五星级策划师荣誉称号。
乐观向上,斗志昂扬
生活中的阿杜热爱运动,喜欢健身,充满活力。虽然每天工作很忙,但他都会忙里偷闲去运动场活动一番,大汗淋漓以后,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投入到第二天的工作中。运动会、合同竞赛、篮球比赛……项目部举办的各类活动他都积极报名参加。列宁说:会休息的才会工作。而阿杜正是合理分配着自己的时间,高效率的工作,快乐的生活。
阿杜是个热心肠,同事向他索求“援助”时,他总是有求必应。与他同期来到项目的技术员潘兴进没有接触过火电项目,技术工作不熟悉,杜显勇就主动帮助他,手把手的教他做资料、技术验收、施工方案编制、测量放线,总是不厌其烦,直到潘兴进学会为止,而这两个九五后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分别负责着不同的单位工程。
阿杜做事稳重干练,不善言辞,但却心细如针,每到周末休息时间,他便抽出时间与父母视频聊天,诉说自己在非洲的所见所闻,分享自己的成长收获。他经常笑着说:爸妈别看我黑了,这样才更健康呢,男子汉多出点力、多流点汗身体才壮实。非洲的环境很好,没有污染……
随着公司实施“海外优先”战略,越来越多像杜显勇这样的年轻95后走向国际,筑梦海外,活跃在海外EPC项目上的大舞台上,用自己的梦想和汗水描绘着公司和自己的美好未来!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榜样的力量】省国资委优秀企
2018-10-25
- 冯思颖:大哉法治,浩浩其行
2018-10-25
- 雷蕾:与法同行,心静似蕾
2018-10-08
- 这个射手座美女,能成为最年轻的
2018-05-06
- 风采丨“中国梦·大国工匠”首
2018-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