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力人物 > 电力人物报道 > 正文

扎根高原的“老水电”

  2020-06-16 16:35:01    来源:水电基础局 刘莹
A- A+
电力18讯:

 身材中等,皮肤黝黑,眉宇间透出几分干练和沉稳,黑框眼镜和时常挂在嘴边的淡淡微笑又透出几分儒雅的气质。他有着三重身份,既是攻坚克难、刻苦钻研的“问题专家”,也是敢于担当、迎难而上的“救火队长”,还是不忘初心、心系群众的“心灵导师”,他就是将十六年青春岁月播撒在青藏高原的高原建设者——潘文国。

攻坚克难的“问题专家”

习近平总书记说:“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

2004年参加工作的潘文国,相继转战国内外各地高原项目从事技术与管理工作,十六年如一日,从未有过抱怨与退缩。在高原地区开展工程建设的艰辛一言难尽,气候恶劣、氧气稀缺、路况糟糕、与外界失联都是家常便饭。可是他每当想到挥洒的汗水,都将浇筑成高原地区水利建设的块块基石,他心中的激情又开始熊熊燃烧。

建设地处海拔3700米的青海尔多电站进场公路时,道路泥泞崎岖,刚施工没几天,就因当地村民阻拦,被迫停工。施工紧张任务重,如不能及时开工,后续进展会困难重重。针对当地村民全部是藏族同胞语言不通的情况,他一次次来到退休的老村支书家反复沟通,凭着一腔真诚打动了老支书;在老支书的带领下,他对11户村民挨家挨户进行走访,耐心解释,争取理解。经过不懈努力,当地村民让他们项目部第一个开工。最终,公司成为8个标段中最先完成施工任务的单位,得到了业主和村民的高度评价。

2014年,他参建了海拔4100米的西藏甲玛尾矿库防渗处理项目,墙体深度达120余米,是他工作以来参与的最深防渗墙,不论在技术和管理上都是他未曾经历过的。为迅速适应项目的管理模式与特点,他认真学习,积极探讨,广泛在现场调研。不仅最后顺利完成了工程,他的专业技能也有了较大提高,工程结束后,他还参与编写了本项目关于防渗墙施工的高新技术课题。

迎难而上的“救火队长”

2016年4月,潘文国来到位于甘肃民勤县的红崖山水库,进场之初,正赶上沙尘暴肆虐的季节,整个水库被黄沙笼罩。在围堰填筑过程中,施工现场遭遇了9级风力的强沙尘暴天气袭击,只见沙尘随着狂风翻滚,发出沉闷的雷鸣声,5、6米高的风浪狠狠拍打在围堰上,情况十分危急。为了保证围堰填筑安全,他立即决定采用临水面抛石和加高围堰的方法加固防护,第一时间带领员工抵达一线,在嘶吼的风沙中艰难抢险4个小时,保住了围堰的安全。抢险结束后,他的眼里、鼻里、口里全是黄沙,可是他不以为意,围堰填筑安全是他心里的头等大事。面对重重困难,他带领施工人员艰苦奋战,不等不靠,反复探索和创新施工技艺,成功解决了粉细砂层水下开挖的施工难题,确保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他所负责的青海片区包含了整个青海省的水利水电施工市场,最多有五个分属不同地区的项目同时建设,为此他经常在各个项目间奔波,披星戴月驱车数小时抵达项目,不顾舟车劳顿的疲惫便直接进入施工现场,了解项目施工困难点,力求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解决后,他匆忙赶往下个项目,又是数小时车程,如此循环往复。

潘文国用认真和勤奋,打造出中国水电基础局在青海片区水利水电施工市场中的非凡影响力。2019年,在他的带领下,青海片区成功承接了海西州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同时也是国家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的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工程。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工程是柴达木盆地水资源配置体系的骨干水源工程,工程集供水、防洪、发电为一体,项目建设对促进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保障重大基础设施防洪安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公司承建的二标段基础处理工程是主体工程关键环节,是保证地下截流、防渗等功能最重要部分,其中混凝土防渗墙深度达148米。为保高质量、圆满完成工程任务,他从招投标阶段开始便怀着为国家打硬仗、打胜仗的赤诚之心,全力以赴投入到工程建设中。

进场初期,临建现场缺电少网,生活条件极为艰苦,既要面对沙尘、暴晒、风雪等极度恶劣天气,还要为生活物资补给发愁;没有通讯信号,与外界联系需走出几十公里,与亲人的联系也成了奢望,他和建设者们一边抢通道路,一边冒着凛冽寒风,喘着粗气,肩挑背扛,爬过山坡把物资材料一趟趟运送到现场。

2019年5月,主坝防渗墙正式开工,由于墙体深度较大(最大深度155.4米),地层中出现大片胶结岩和数量众多的特大孤石,造孔难度超出了他的想象。作为项目负责人,他亲率科研人员,组织研究胶结岩、孤石的处理方案。在他坚决的领导下,研究出胶结岩采用岩芯钻钻进取芯确定厚度后加重钻头进行重复钻进,孤石采用爆破计划。他的这一举措极大的提高了防渗墙造孔效率,盘活了原本僵硬的施工状态,让防渗墙施工进入了正常化。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了整个华夏大地,疫情来势汹汹、形势严峻。为积极响应国家加快复工复产,推动重点工程建设步伐的号召,大年刚过,在接到工程复工通知后,他毅然决然地告别了妻儿老小,踏上了赶赴青海的征程,积极投身到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战役中。为认真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确保那河工程早日复工,他亲自指挥,督促制定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和方案,认真落实各项消毒措施和进场人员隔离观察工作,分批次组织员工陆续返岗,确保了防渗墙施工于3月22日如期复工,并带领大家在短时间内掀起了复工后首个施工高潮。

心系群众的“心灵导师”

潘文国时刻铭记着自己的党员身份,牢记初心和使命,在工作中总是从职工的角度想问题,以凡事都要多为职工着想的朴素感情,书写着新时期共产党员的炽热情怀。

他说,党的工作关键是抓好思想工作。项目环境严酷、条件艰苦,作为二公司第一党支部(青海片区党支部)书记,他一直特别注重对员工的思想指导,时刻了解职工的思想动态,经常与施工人员谈心交流,最大限度为他们排忧解难,维护团队的稳定。一有时间就跟项目成员轮流谈心。他的笔记本上记录了员工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方法。每次谈心,他都会与大家在办公室边喝茶边聊天,同时也记录着员工的每一个问题,引导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入职三年的青年职工王得琛说到:“在工作上,潘总很有责任心,通过‘聊天儿’,让我进一步清楚了自身定位,明确了未来方向。”“听了潘总的鼓励,干起活来更加有劲儿,更加信心满满,朝气蓬勃。”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张学全说到。

“项目部伙食挺好,我来这都吃胖了不少呢!”……不仅仅是员工疏导,对于工会工作,潘文国也极为重视,特别注重大家的生活环境,不断改善住宿和饮食条件,强化文化建设。过程中,各项目部多次进行篮球友谊赛、趣味文体活动等。他的办公桌前也一直贴着项目每个人的生日,只要有员工过生日,他总会提前把手头工作做完,晚上组织大家聚餐。项目员工李照亮的小孩过生日,老婆带着孩子来项目上看他,他知道后特意安排厨师预定蛋糕,晚上加餐,大家坐在一起像一个大家庭一样,满满的温馨与幸福。

他在保障前方施工安全生产的同时,不忘后方职工所需:结合女职工的新特点、新需求,启动“周末学堂”助推女职工素质教育,促进了女职工的全面发展;组织片区各项目开展“团组助青”、“锐青锋,造青才”系列主题活动等,安排项目老工长对青年职工进行困难帮扶、技术讲解以及经验传授,让青年职工的眼界和技能都得到很大提升,“这是潘总为我们搭建的助力青年成长成才一系列平台,必须全力以赴!”青年职工代表、团支部书记火都斌对他制定的支持青年人才发展的各项举措表示感谢,同时表示会在创新、质量和专业建设方面,学习老一辈的“排头兵”精神,握紧传承的接力棒,尽早成才! 

他作为建设者,亲眼见证了西藏、青海、甘肃等西部省份发生的巨大变化,一座座水电枢纽工程的建设成功为荒芜高原带来生机和希望。作为一名工程人,他用穿透岁月的执着,用无私真诚的奉献,书写了人生的壮阔。在荒芜萧瑟的高原地带,他用晶莹的汗珠托起一颗颗“瀚海明珠”。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榜样的力量】省国资委优秀企

2018-10-25

冯思颖:大哉法治,浩浩其行

2018-10-25

雷蕾:与法同行,心静似蕾

2018-10-08

这个射手座美女,能成为最年轻的

2018-05-06

风采丨“中国梦·大国工匠”首

2018-04-07

热点排行
  • · 【榜样的力量】省国资委优秀企业家——陕西地电总经理刘斌
  • · 陕西地电:“96789成长答卷”
  • · 矢志不渝的沙漠之舟——记山东电建中东区域公司总经理张中翔
  • · 电建地产戴继刚:“刚”直不阿的工程硬汉
  • · 【最美一线职工】 坚守初心 勇当使命 探索国际履约路
  • · 邹学:匠人匠心 李惠萍 中国发电 1周前
  • · 张广山:我推销,我成功
  • · 冯应贵永当人民的公仆
  • · 【最美一线员工】巾帼不让须眉的“小”女子
  • · 倾心创大业的尼尔基人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