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力人物 > 电力人物报道 > 正文

“最美科技人”黄松:实验室就是我的主战场

  2019-01-18 00:00:00    来源:南方电网报 
A- A+
电力18讯:

  “电缆实验再做一遍。”

  “时间到,耐压结果合格。”

  在海南电力科学研究院近500平方米的实验大厅里,装置着许多大型实验设备,海南电力科学研究院化环所所长黄松和团队成员在反复对高压电缆的承载量进行试验。

  与高压电结缘20年的时间里,从绝缘技术到电网的防雷防风工作,每一项相关的科研背后都有黄松前后忙碌的身影。黄松带领着团队突破技术难关,推广成果应用,为海南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强的技术保障。近日,经海南省有关单位推荐,省科协审核批准,黄松入选“2019年最美科技人”。

  突破:研制输电线路故障监测平台

  海南省雷电活动的频繁程度在全国“名列前茅”。夏季一到,不少一线员工就提心吊胆,线路一旦跳闸后重合不成功,就得先巡线,找到故障点后再抢修。

  有没有好的办法?先定位到故障点后直接抢修,这样就能极大地提高抢修效率。理论上,只要在高压电线上捕捉到电压和电流的变化,带入公式就能够换算出电流通过的长度,从而定位到具体发生故障的位置。由于海南气候复杂,台风和雷击造成的故障比理论上要繁琐得多。为了解决超负荷、高雷击等异常情况造成的电压线冲击问题,黄松和团队成员一次一次冒着风雨,下现场、查线路,然后拿回数据折返到实验室反复实验。

  带着这份初心,黄松带领着团队历时两年多,研制出省域电网输电线路故障监测平台,可以定位故障位置。但系统在推广应用时却遇到难题,当时各供电局都认为线路是越简单损耗越低,要在线路上添加重5公斤多的监测装置,很多人都提出了质疑。黄松说:“运维人员的不理解,让安装工作存在一定的困难,我们只能亲自拿着检测系统的材料,赶到现场一遍遍不厌其烦地讲解。”

  很快,监测平台应用的第一批试点取得了成效。许多人工巡视没被发现的故障,在安装上监测系统后,能够快速定位,这让大家信心倍增。海南电科院随即将监测系统又分两期推广到全省110千伏及以上的输电线路,形成了覆盖骨干电网的监测平台。数据统计,如今海南电网主网线路故障点平均查找时间缩短了约5小时,在抗击台风的抢复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执着:与高压电打交道20年

  20年来,黄松待得最多的地方就是实验室。从十几平方米的小实验室到几百平方米高压实验大厅,实验室里的每一套设备,因为来之不易,黄松都格外珍惜。

  “这是一套雷电冲击发生装置,一比一的仿真设备,我们通过实验去模拟雷电侵入时的变化,测试电缆的耐压能力。”黄松介绍,要以最大电压来测试高压电缆的耐压能力,需要对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以及专业器材支撑。这是看似简单实则危险性极高的实验,用黄松的话来说,胆大心细技术过硬才能护他人平安。

  胆大心细也是同事们对黄松的评价,“胆子不大,又怎么敢做高压电的活?心不细,又怎么能做得了高压电的活?”

  “电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尤其是我研究的对象又是高压电,家里人总觉得我从事这个行业比较危险,出门的时候就叮嘱我要小心、小心。”黄松回忆,当时海南很少有人从事这个行业,他跟着一个从清华大学毕业的前辈,一边琢磨一边干,一边干一边琢磨。虽然高压电的研究属于高危职业,但黄松从没有想过要放弃。有时候几组简单的数据,一次实验的突破,背后却是无数次实验失败后重头再来的努力和付出。

  多年的坚持也为黄松带来了丰硕成果。他带领团队主导或参与的项目先后获得海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南方电网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发表论文6篇,取得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软著6项。

  海南电科院化环热控所员工李欣然说,黄松是一个很勤奋的带头人,每天第一个来实验室,晚上大家都走了之后他才走。“今年的团队口号是‘梦想实验室’,就是要通过共同的努力,实现我们的价值和梦想。这是黄松带给我们的启示。” (伍昭静)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榜样的力量】省国资委优秀企

2018-10-25

冯思颖:大哉法治,浩浩其行

2018-10-25

雷蕾:与法同行,心静似蕾

2018-10-08

这个射手座美女,能成为最年轻的

2018-05-06

风采丨“中国梦·大国工匠”首

2018-04-07

热点排行
  • · 【榜样的力量】省国资委优秀企业家——陕西地电总经理刘斌
  • · 陕西地电:“96789成长答卷”
  • · 矢志不渝的沙漠之舟——记山东电建中东区域公司总经理张中翔
  • · 电建地产戴继刚:“刚”直不阿的工程硬汉
  • · 【最美一线职工】 坚守初心 勇当使命 探索国际履约路
  • · 邹学:匠人匠心 李惠萍 中国发电 1周前
  • · 张广山:我推销,我成功
  • · 冯应贵永当人民的公仆
  • · 【最美一线员工】巾帼不让须眉的“小”女子
  • · 倾心创大业的尼尔基人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