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涩工地“菜鸟”到海外项目经理的成长成才成功之路——记上海电建罗霁
从青涩的工地“菜鸟”,到运筹“一带一路”海外大型项目的青年项目经理,他坚持了14年;从跟进几十万元的小项目如履薄冰,到运筹几亿大项目的坚定从容,他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从助理工程师到高级工程师,从普通技术员到如今优秀项目经理代表,他一步一个脚印,以行动和事实说话。
项目攻坚克难的强心针
2004年,罗霁从中国矿业大学毕业走向了人生的第一个工作岗位,在公司太仓以及外高桥项目从事技术管理工作,在这段时间,罗霁用他谦虚的心态将自己在大学积累的技术和知识慢慢体验和融入到工作中去,视野得到了极大的开阔,在项目的管理上也接触到许多新的理念。命运的转轮在它开始运转后便注定不会停止,就像一个人如果找到了真正适合自己的领域,便不自觉的沉浸其中去开拓更广阔的领地。2009年,辽宁绥中百万机组开工,年轻的罗霁被任命为锅炉工地主任,从事锅炉安装管理工作。谈起当时的情景,罗霁笑着说:“这个工程顺利完工最重要的就是技术上的重视和踏踏实实的实干精神,这些不仅使我们在整个工作过程中思路清晰,还使项目最终获得了国家级优质工程金奖。”说完,他还兴致勃勃的讲起当时如何针对项目特点,细化受热面地面组合的组件和位置,优化吊装的顺序和方法以及采取外用火焊烘烤,内用蒸汽倒顶的方式解决管道冻结问题以抵抗东北50年一遇的寒流。
踏实、认真,使这个年轻的小伙在安装、调试中俨然成了一名专家,不仅对锅炉系统了如指掌,对汽机系统、电气系统和控制系统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他总是笑着说:“只有脚踏实地的人,才能够说:“路,就在我脚下,也只有做了技术的能手,才能成为管理上的高手!”
项目多线作战的定心丸
俗语说:“态度决定生活,我们在工作中更需要有满腔热血的工作状态。”罗霁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时刻对工作保持着高度的热情,懂得服从并积极主动去探索项目管理的新方法,不断提高对自己的要求。
他在回忆起2010年的山西神头600兆瓦项目时说,当时我们面对的是土建加安装的总包项目,施工难度大,创新工艺多,项目最大的特点是侧煤仓布置、汽动引风机及烟囱、冷却塔、脱硫洗涤塔“三塔合一”的新技术。作为项目的总工程师,也曾怀疑过自己能不能使任务顺利完成,使各方都能得到满意,但同时仍然坚信“路是人走出来的”,正是这种心态使他化被动为主动,抓住主要矛盾,通过主持编制了项目的施工总平布置、施组、项目管理制度、达标创优计划,成功的建立起了规范化管理的有效机制。
机会往往为有准备的人敞开着大门,安装专业出身的他,在现场土建开始施工后,积极深入现场学习,了解土建的施工程序,在锅炉基础施工完成后,已经可以对土建的施工进度、质量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要求。由于神头项目“三塔合一”间接空冷技术是当时的最新技术,罗霁还带头成立了间接空冷塔散热器安装的QC小组,对整个过程进行控制和提高,最终此项QC成果还获得了上海市工程建设优秀QC小组和中国电力建设行业协会的科技成果奖二等奖,神头项目也高标准通过了达标投产,获得电力行业优质工程的荣誉,罗霁本人也被评为上海市重大工程立功竞赛优秀建设者。
项目创新管理的践行者
如果你要成功总会找到办法,只有失败的人才总是寻找借口。2013年黎明垃圾焚烧发电厂开工,罗霁开始担任项目经理,由于工作岗位的转变,他也开始更加重视项目的经营管理和里程碑节点控制。面对黎明资金不到位、工程款无法审批支付的情况,他亲自联系业主以及分包队伍,同时制定成本控制目标,进行预计成本分析,有效的解决了资金困难;面对人员短缺,他创新人才管理方式,推行“一人多岗,多岗多得”的工作方法,有效的提高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面对天马项目前期土建施工拖延,他紧急调整工作计划,严格进行现场把控,在2个月内完成了常规工期需4个半月完成的工作任务,在各项目建设中起到了良好的辐射带头作用,得到了业主及相关单位的高度认可。他参与组织编写的《超临界机组“三塔合一”散热设备安装工艺》在实际施工中有效的保证施工的质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获得了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科技成果二等奖,独著的《百万机组塔式锅炉和π型锅炉安装方法比较》、《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设备安装方法研讨》两篇论文也在省部级刊物《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杂志发表。
公司海外战略的排头兵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罗霁凭借着过硬政治素质和卓越的管理能力被公司派往菲律宾D厂担任项目经理,该项目不仅仅是菲律宾在建的最大电站,而且还是严格按照ASME标准定位于中等发达国家的高端EPC项目,想要履约好该项目,需要克服与业主专业管理团队之间语言、思维、工程标准等多方面的困难。在内部管理中,罗霁始终坚持精细化管理,从设计、采购和施工各个控制要素进行严密的统筹和把控。他常说:“现代施工企业已经进入微利时代,要实现最大盈利,精细化的管理是必要的手段。”他结合项目特点,围绕怎么完成项目的目标合理配置各项资源,对设计项目成败的关键问题深入论证,为合理的决策提供有效的参考。凭借着出色的管理理念,丰富的施工经验和对合同全面的理解,在罗霁的带领下,项目进度有效的控制在P6计划里,赢得了业主对安装团队的高度认可,为公司的海外履约树立起了良好的口碑。
项目青年成长的领路人
经过多个项目的锻炼,罗霁明白,面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一个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管理者的使命更是要培养和带领整个团队共同创新、奋斗。作为菲律宾D厂项目支部书记,他特别注重青年员工的培养,始终把关爱青年、体贴青年、塑造青年工作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方面大力营造“要学、乐学、必学”的培训制度,根据海外项目不同的特点和工程重点,每周定期组织开展制度、英语、安全、技术以及经营等相关培训,促进青年掌握应知应会应熟悉的知识技能,不断提高青年职工的综合工作能力,让他们在技术岗位上更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另一方面,还通过开展青年座谈会、十九大精神学习会、篮球赛、青年志愿服务等活动,努力在项目中建立“积极、健康、向上”的工作氛围。思想上给予引导,工作上给予指导,生活上给予帮助,这位年轻的项目党支部书记,正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闯出了一条认真、精细、诚信、和谐高效的海外项目管理新路。
回顾罗霁从事电建行业的十四年,是不变的踏实与努力,是持续的创新与探索,是全身心的坚守和奋斗,现在他依然忙碌在公司海外项目建设的战线上,用执着的追求为青年员工树立起了学习的榜样,用实际行动推动公司“海外优先”战略生根发芽。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榜样的力量】省国资委优秀企
2018-10-25
- 冯思颖:大哉法治,浩浩其行
2018-10-25
- 雷蕾:与法同行,心静似蕾
2018-10-08
- 这个射手座美女,能成为最年轻的
2018-05-06
- 风采丨“中国梦·大国工匠”首
2018-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