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力人物 > 电力人物报道 > 正文

“科研路上有我的诗和远方” ――记湖南电力防灾减灾中心预测预警中心主任徐勋建

  2018-04-17 00:00:0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科研路上有我的诗和远方”

  ――记湖南电力防灾减灾中心预测预警中心主任徐勋建

谢家威

 

  徐勋建,湖南防灾减灾中心预测预警中心主任,热爱探索与发现,大学专攻电气专业的他梦想成为像爱迪生那样的科学家。徐勋建说自己是一个“夜长梦多”的人,8年的科研生涯中,得过很多省部级科技奖,而那一份份闪耀的背后,是他为科研梦想而不懈奋斗的无数不眠之夜。8年来,在每个可能因天气引发电网安全隐患的特殊时期,他一直与自己的梦想相伴,默默守护着电网安全。

  4月5日正值清明,在湖南电力防灾减灾中心气象监控室的监控台前,几个身穿蓝色工作服的青年小伙子正聚精会神地盯着监控屏幕。站在中间稍显年长的小伙不时用手推下鼻尖上的眼镜,在面前的山火预警电子地图上比划着大小,时而指导大家记录着屏幕上颜色深浅不一区域的坐标,犹如一名老船长在和水手们规划着远航的方向。

  他叫徐勋建,是国网湖南防灾减灾中心预测预警中心的主任,今天已是徐勋建连续蹲守气象监测室的第6天。8年来,在每个可能因天气引发电网灾情的特殊时期,他一直与自己的梦想相伴,默默守护着电网安全。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徐勋建最初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就如同每一个80后的孩子儿时都有一个“科学家梦”一般,他热爱探索与发现,大学专攻电气专业的他梦想成为像爱迪生那样的科学家。但梦想总与荆棘相伴,徐勋建的求学之路同样充满坎坷。

  由于家境清贫,同样成绩优异的弟弟主动放弃了读大学的机会,边打工边帮助他专心完成学业。就这样,徐勋建只身一人来到日本攻读博士学位。在海外那段独自漂泊的岁月中,尽管遭受过其他日本同学的白眼,也没有阻挡徐勋建在实验室里专注地钻研。“那时候支撑自己的可能就只有梦想了,因为那份梦想中还承载家人的期待,我更会拼了命的学!”回忆起当时的自己,徐勋建略显苦涩的笑容中透着坚定。

  凭着不懈的努力,当时年仅25岁的徐勋建就已成为当时所学领域中的佼佼者,他不仅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所有专业学科,还独立开发了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然而,命运却再次考验了徐勋建,在准备申请专利时,他却被告知不能署名,由于该项目专利属于高精尖技术,如果所有权人为中国人,将影响申报的研究项目经费资助。徐勋建据理力争,仍无济于事,为了顺利完成项目研究,他只能放弃了该项技术的专利所有权。失落和挫败感并没有击倒他,反而更坚定了徐勋建回国报效的信念。博士毕业后,面对导师的极力挽留和助理教授的职位以及高薪收入的诱惑,徐勋建不为所动,毅然选择回到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在他的心中,那颗中国心、那个中国梦才更值得他追随。

  “因伤痛萌芽的梦想就让它在一线盛开”

  或许是每一个转变的背后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目睹了08年的那场冰灾给湖南电网造成的巨大损失和长时间停电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想着抗冰烈士牺牲的场景和铁塔拦腰折断的画面,回国后的徐勋建深深感到,在大自然的灾害面前,一切都是如此的渺小与脆弱,他萌发了改变科研方向的想法,决心把解决电网防灾减灾技术难题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让祖国的电网在风雪中挺起脊梁,他毫不犹豫地选择走进了湖南电力。

  2010年是徐勋建来到湖南电力的第一年,有幸加入了陆佳政博士领导的电网防灾减灾科技攻关团队,作为一名新人他被分在了灾害预测班,而当时的电网覆冰预测模型需要大量的现场数据验证才能投入业务运行。为了收集第一手资料,需要奔波在湖南地形最复杂,气候最寒冷的地区。就这样,徐勋建来到了当年冰情最严重的郴州,担负起了阳明山片区的监测任务。“你知道吗?冬天里的阳明山大雪封山,白天出个门裹两件棉袄都冻得哆嗦,晚上睡觉盖四床棉被还是冷,山上的老乡都问我干什么要遭这份罪。”徐勋建看着窗外笑着回忆说,“但也许梦想就是如此奇妙,尽管有苦涩,却让我很充实。”

  2010年12月,郴州电网全面进入防冻融冰警戒期,徐勋建和同事要前往阳明山最高的山峰进行铁塔覆冰数据采集,而上山的路要经过一个只能容下一脚宽的悬崖,看着同事们侧身抓着岩壁上的石疙瘩,脚下薄冰掉下百米深的悬崖,第一次经历这样场景的徐勋建心里很害怕,嘀咕着这十几年的书是不是要白读了,可想着科研路上的艰辛,他咬牙克服恐惧走了过去。回想当年自己走过的这段悬崖,现在的徐勋建依然会感叹,正是从那时起,他懂得了只要梦想够坚定,任何困难和危险都能战胜。

  “爱造梦不放弃不忘初心才能梦想成真”

  一线的洗礼让徐勋建告别了书生的青涩,逐渐成长为一名“久经沙场”的科研骨干。“当时电网灾害预测主要依靠气象预报员根据天气形势图和自身经验进行,难以准确定量,且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徐勋建至今仍记得,为了攻克电网覆冰数值预报技术,气象专业零基础的他艰难啃读着气象专业课本时的场景。徐勋建印象最深的就是自己把中国的气象机构、林业部门等几乎都跑了个遍。面对着众多质疑的声音,骨子里坚韧的他一年要往返北京80余次,却从没来得及去天安门、故宫和长城转一转,只为能第一时间赶回实验室验证数据的可行性。而他的努力换来的是电网覆冰数值预报系统在2011年的应运而生。

  在众多人的眼里,徐勋建是个爱追梦、有故事的人,而最让大伙津津乐道的,还是2012年夏天他与梦境那次匪夷所思的“邂逅”。那是在开发覆冰预测系统的时候,实验因找不到关键覆冰因子而遇到瓶颈。“当时我们考虑了大气环流、海洋温度等多个因子,却都以失败告终,那晚梦里我在北极孤独地走着,却怎么也走不到尽头,我突然惊醒衣服都来不及穿就往实验室跑,计算后发现,关键因子竟然是北极极涡面积。”回忆起那时的场景,徐勋建拍着自己的头爽朗地笑了。

  采访中的徐勋建总笑着说自己是一个“夜长梦多”的人,8年的科研生涯中,作为电网防灾减灾科技攻关团队的骨干成员之一,徐勋建先后获得“中国电力技术发明一等奖”“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电网公司技术发明一等奖”“中国专利优秀奖”等省部级科技奖,而那一份份闪耀的背后,是他为科研梦想而不懈奋斗的无数不眠之夜。用徐勋建自己的话说,在电网防灾减灾的科研路上,有付出、有坚持,就能收获自己的诗和远方。

 

赵雅君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榜样的力量】省国资委优秀企

2018-10-25

冯思颖:大哉法治,浩浩其行

2018-10-25

雷蕾:与法同行,心静似蕾

2018-10-08

这个射手座美女,能成为最年轻的

2018-05-06

风采丨“中国梦·大国工匠”首

2018-04-07

热点排行
  • · 【榜样的力量】省国资委优秀企业家——陕西地电总经理刘斌
  • · 陕西地电:“96789成长答卷”
  • · 矢志不渝的沙漠之舟——记山东电建中东区域公司总经理张中翔
  • · 电建地产戴继刚:“刚”直不阿的工程硬汉
  • · 【最美一线职工】 坚守初心 勇当使命 探索国际履约路
  • · 邹学:匠人匠心 李惠萍 中国发电 1周前
  • · 冯应贵永当人民的公仆
  • · 张广山:我推销,我成功
  • · 【最美一线员工】巾帼不让须眉的“小”女子
  • · 倾心创大业的尼尔基人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