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力人物 > 电力人物报道 > 正文

最美基层干部丨姜涛:爱电始于心 护缆践于行

  2018-01-24 00:00:0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开栏的话:作为“兵头将尾”,基层干部承担着上传下达,将上级精神落到实处的艰巨任务。他们奋战在电力建设的主战场,服务客户的最前沿。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他指出,“在我们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也是干部干事创业、锻炼成长的基本功训练基地。”今日起,本报推出“最美基层干部”栏目,真实展现他们工作的点点滴滴,展现他们平凡又伟大的奉献。

爱电始于心 护缆践于行

――记山东济南供电公司电缆运检一班班长姜涛

张治林

  姜涛,现任山东济南供电公司电缆运检一班班长。他是一位80后大学生,却选择在电缆沟里摸爬滚打;他并非专业科班出身,却仅用5年时间就登上了全国电力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冠军的领奖台,2018年又被评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工匠”荣誉称号。

  电缆线路的“活地图”

  2008年10月18日,泰安。26岁的姜涛登上第六届全国电力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的冠军领奖台时,仅有5年工作经验。

  2003年,姜涛从山东建筑大学毕业来到济南供电公司,进入电缆工区工作。上班第一天,他就跟老师傅签下拜师合同。

  当时,电缆工区刚成立两年,为了完善电缆资料档案,姜涛顺着电缆一条条地跑、一条条地画。一年下来,他跑遍了济南市大街小巷,不仅自己成了电缆分布的“活地图”,也为整个工区提供了准确可靠的基础数据。

  2008年3月,电力电缆安装工专业被正式确定为第六届全国电力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的比赛项目。这是该专业首次跻身全国电力行业规格最高的赛事。姜涛兴奋极了,第一时间报名参赛。参赛要经过6个月的封闭集训,姜涛每天早晨6点半起床跑步,7点半开始练技术,晚饭后学理论,夜里12点钟睡觉。6个月下来,他啃下了9本电缆教材和规程,记下了30多万字的笔记。

  为了练好技术,姜涛下了十二分力气。搪铅火焰1100摄氏度,一不小心火焰喷射器就会把眉毛烧着,熔化的铅碰到手上就是一个血泡……即便如此,他也坚持训练。制作电缆终端时,切割0.8毫米的半导电层必须分毫不差。为了这一刀,他练了万余次。

  终于,经过6轮淘汰赛,姜涛和另外两名小伙子代表国网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参赛。

  姜涛和他的团队从全国选手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个人第一名,团体第二名的好成绩。

  乐于发明的技能专家

  “他爱动脑子肯钻研,解决了不少技术难题,有好几项成果获得了国家专利。”老师傅们都这样评价姜涛。

  “只需加一些零部件,普通井盖就变成防盗井盖。”这是姜涛参加工作后的第一个小发明,当年被济南供电公司评为QC成果一等奖。就是这种新型井盖,使济南供电公司创下电缆井盖零丢失的纪录。

  2009年,姜涛在工作时发现一个问题:输电电缆终端杆塔上避雷器检修试验需要卸下避雷器,搬到地面上做试验,试验合格后再装上去。这样做,作业人员有危险,避雷器也难免磕碰。“能不能换一种思维,把实验设备的引线引到塔顶直接做试验?”很快,姜涛和同事们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现有试验设备的引线是普通绝缘线,长度不够,绝缘又薄,一碰到杆塔很容易击穿。”“如何避免电容电流、杂散电流对泄漏电流测量产生的影响呢?”同事们七嘴八舌,思路越来越清晰。

  经过反复讨论、计算、试验,输电电缆终端杆塔避雷器试验引线终于研制成功并获得国家专利。“实践证明,它完全能替代老式引线,让试验更快、更方便、更安全。”电缆工区主任韩明说。

  此外,姜涛还发明了电缆分支箱和环网柜专用电子智能卡锁具、小型电缆柔性终端提升模具、110千伏电力电缆外护套接地电流监测方法、35千伏至110千伏避雷器在线监测仪下移法……这些发明成果的运用,为济南供电公司节约资金800余万元。

  2014年12月,在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济南供电公司成立了“姜涛技能大师工作室”,开展了“能手身边再出能手、大师身边再出大师”系列活动,举办“我的学习成长之路”青年论坛等活动,充分发挥先进班组的典型示范作用、技能专家的实训作用、创新团队的攻坚作用。

  冲锋在前的抢修快手

  “我们运行班是在电缆沟里走近客户的。”说起客户对他的好评,姜涛这样说。

  随着城市建设和电缆化改造步伐的加快,济南市目前已有10千伏以上电缆线路600多条、1600多千米。姜涛所在运行班的任务就是保证这些电缆安全运行。

  按照规定,所有的电缆每月必须检查一遍。“姜班长总是第一个穿上胶靴,拿起手电筒爬下电缆沟,带着班组成员,仔细检测电缆接头的温度、电流有无异常,有没有事故隐患。”同事小孙说:“电缆沟潮湿憋闷,一股霉味,脚下是污泥,随时还有窜进可燃气体的危险。新建的电缆沟还能直起腰,老电缆沟有的宽、高只有70厘米,进去只能蹲着作业,爬着走。老电缆工没有几个腰好的。”

  姜涛对自己所负责区域的每一条电缆的运行情况、事故隐患、中间接头的位置,甚至每一条电缆投运日期都了然于胸。遇到故障停电,姜涛就像战士一样冲上去抢修,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就用上了。

  2009年,国家重点项目京沪高速铁路开工建设,途经济南线路长约65.9千米,电缆工区承担了京沪高铁工程铁路路轨与输配电架空线路交叉跨越迁改工程,担子再次落到姜涛肩上。一年多时间,他以工地为家,顶风冒雨勘查施工,顶着烈日安装操作。正是如此,京沪高铁施工进度从未因电力迁改受到丝毫影响。2015年盛夏的一个夜晚,10千伏天港线单相接地,造成天桥片区部分居民客户停电。姜涛和3名同事匆匆赶到现场,检查发现发祥福邸小区进线电缆绝缘击穿。

  切除故障点、敷设电缆、制作中间接头、试验……姜涛凭借熟练的技术,仅用一个多小时便将故障电缆修复了。

赵雅君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榜样的力量】省国资委优秀企

2018-10-25

冯思颖:大哉法治,浩浩其行

2018-10-25

雷蕾:与法同行,心静似蕾

2018-10-08

这个射手座美女,能成为最年轻的

2018-05-06

风采丨“中国梦·大国工匠”首

2018-04-07

热点排行
  • · 【榜样的力量】省国资委优秀企业家——陕西地电总经理刘斌
  • · 陕西地电:“96789成长答卷”
  • · 矢志不渝的沙漠之舟——记山东电建中东区域公司总经理张中翔
  • · 电建地产戴继刚:“刚”直不阿的工程硬汉
  • · 【最美一线职工】 坚守初心 勇当使命 探索国际履约路
  • · 邹学:匠人匠心 李惠萍 中国发电 1周前
  • · 冯应贵永当人民的公仆
  • · 张广山:我推销,我成功
  • · 【最美一线员工】巾帼不让须眉的“小”女子
  • · 倾心创大业的尼尔基人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