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力人物 > 电力人物报道 > 正文

“师”与“徒”的故事——记水电七局袁平顺和高岩堂

  2017-12-05 06:51:59    来源:水电七局 宁炳
A- A+
电力18讯:

一个是老成持重、经验丰富的优秀项目经理;

一个是血气方刚、初出茅庐的名校研究生。

当他们在“杨房沟”相遇,“师”与“徒”的故事缓缓拉开序幕。

“师”

袁平顺,奋战一线26个春秋,转战13个工地的老水电。

2016年1月23日,他带领的精兵强将进场的第二十天,杨房沟地厂工区第一炮如期精准施爆,就此打开了施工局面,也开启了与水电七局·华东院杨房沟总承包部的建设之路。

进场11个月,贯通隧洞18条,洞室累计开挖长度5700余米,石方开挖39万方,连续六个月施工进度考核排名第一,袁平顺和他的团队,用努力和付出书写着七局人的“激情与速度”。

“徒”

高岩堂,90后,工作两年,清华大学研究生、热血沸腾的新水电人。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扎根基层,勤学苦干”的誓言。

2016年初因为工作需要,高岩堂来到水电七局·华东院杨房沟总承包部,从事技术方案的编制工作。由于参加工作时间短,缺乏经历与经验,勤奋踏实的他总是主动为工区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以期望尽快提升自己。

师徒结缘源自公司人力资源部的“牵线”,为了让新员工更好的成长,公司人力资源部多次关心新分学生的成长,而高岩堂就是其中一员,2017年4月,高岩堂拜到了久仰大名的袁平顺“门下”。

师傅眼中的徒弟:大个子能干

在技术部轮岗时,徒弟因主任休假,暂时主持部门工作约一个月。“在其位就要谋其政”这是徒弟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主持工作期间,他经常加班到深夜2、3点。不知道过了多久,年轻的小伙子鬓角上平添了好多白发。尽管很长一段时间部门人员都处于3-4人的状态,但他们还是出色地完成了施工措施编制、现场技术指导工作。而这期间,工区拿到了2017年以来的第一个“月施工进度第1名”,无疑是对这个“新头”最大的肯定。

2017年8月底,业主方大型检查的前一天夜里,正在施工部轮岗的徒弟凡事力求完美。由于工区内移动厕所的吸粪车出了故障,只能用手掏粪便。而移动厕所又摆放在人员来往最集中的区域,恰恰也是领导视察观摩的重点。

为了圆满完成迎检工作,徒弟抡起袖子一瓶一瓶把粪便掏到桶里再集中倒掉。民工们被他的行为所感动,自发把厕所里外清洗得干干净净。在把2公里长的反光条擦拭得明光锃亮之后,徒弟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清洗厂房岩壁梁的工作。“那天夜班他从晚上7点到凌晨3点,一直守在现场,等到迎检工作完成后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去吃饭。”袁平顺坦言,“当听到农民工称赞那个大个子(高岩堂)能干,吃得了苦,真心为这个能吃苦的徒弟感到骄傲。”

徒弟眼里的师傅:老人家标准高

参加工作26年,师傅积累了丰富的现场管理工作经验,但一直未敢放松对于自身在执业资格证书方面的要求,在2016年他通过了一级建造师(建筑)执业资格考试。

师傅时常以自身经历鼓励高岩堂:“我现在晚上依然坚持花4个小时看一建水利的实务,争取今年通过水利增项。小高,你现在年轻、记忆力好,我看4个小时,你用2个小时嘛,趁着年轻多考点证”。面对师父的谆谆教导,高岩堂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除了加强执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外,师傅还注意让高岩堂总结工程施工数据与施工经验。针对多臂钻在水垫塘交通洞的生产试验,师傅鼓励高岩堂撰写了《多臂钻在杨房沟水电站钻爆施工中的应用分析与评价》的论文。经过他的把关修改,论文在省级期刊《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7年第5期)上发表。面对成绩,师傅训诫徒弟不要骄傲。随后又给了徒弟两个继续研究的方向——大型地下洞室群的通风散烟、大型地下洞室的施工支洞群。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公司2017年的“青年论坛”中,凭借《大型地下洞室群通风设计优化及变频风机应用评价》的科技论文,徒弟先后一路过关斩将,在公司青年论坛上宣讲了师徒的研究成果。

“每天早上8点整,戴上安全帽,拿上笔记本,师傅就一头扎进工地,直到中午才回到营地,这是他的工作常态”。作为过来人,师傅总对高岩堂说:“工地生活不能说不苦,离开城市生活的繁华,来到深山里整年过着单调的日子。但单调的日子,若能用来加强学习,换种心态看这就是优势!”有师如此,徒亦何求!在师父的引导下高岩堂找准了自己人生定位,并将朝着自己的目标继续努力前行。

这就是袁平顺和高岩堂的故事,也是每一对水电七局“师”与“徒”故事的缩影,而故事仍在继续。

 

师徒在现场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榜样的力量】省国资委优秀企

2018-10-25

冯思颖:大哉法治,浩浩其行

2018-10-25

雷蕾:与法同行,心静似蕾

2018-10-08

这个射手座美女,能成为最年轻的

2018-05-06

风采丨“中国梦·大国工匠”首

2018-04-07

热点排行
  • · 【榜样的力量】省国资委优秀企业家——陕西地电总经理刘斌
  • · 陕西地电:“96789成长答卷”
  • · 矢志不渝的沙漠之舟——记山东电建中东区域公司总经理张中翔
  • · 电建地产戴继刚:“刚”直不阿的工程硬汉
  • · 【最美一线职工】 坚守初心 勇当使命 探索国际履约路
  • · 邹学:匠人匠心 李惠萍 中国发电 1周前
  • · 冯应贵永当人民的公仆
  • · 张广山:我推销,我成功
  • · 【最美一线员工】巾帼不让须眉的“小”女子
  • · 倾心创大业的尼尔基人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