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电建王文川:使命在肩
2014年7月,第一次作为项目经理的王文川,带领一个相对年青的团队,战风斗沙,不畏严寒,用戈壁肆虐的大风唤醒了千里沉寂的荒原,奏响了宁夏电建新能源建设的凯歌。至2015年12月,顺利完成混凝土浇筑40000立方,安装风机108台,受到了业主的高度赞誉,为项目建设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也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的无比忠诚和党旗下的承诺。
行伍出生的王文川,今年43岁,共产党员。曾做过保卫干事、项目办公室负责人,在风电项目整整干了8年。无论是在贺兰山麓狂风肆虐的荒原上,在宁东沟壑纵横的戈壁上,在零下30多度的内蒙古戈壁荒滩上,还是在山高路远、坡陡弯急的河北承德山地,王文川把自己的脚印深深在落在每一寸土地上,锤炼出了钢铁般的意志和宁折不弯的性格。
2014年7月,吴忠运风风电场2号一期工程项目经理公开竞聘的消息传出,王文川凭着过人的胆识、凭着多年来对项目的掌握和缜密的策划,一路过关斩将,脱颖而出,成为公司2014年最大的风电工程的项目经理,一时间也成为不少人关注的焦点。
吴忠运风项目包括3号一期风电场33×1.5兆瓦工程和2号一期风电场50×2兆瓦工程一标段、二标段三个项目,共计83台风机的土建和安装工作。由于业主要求在2015年底实现三个项目的并网风电目标,工期紧、任务重。
“责任心极强、有担当、能吃苦、工作起来不要命!” 大家都这样评价他。
施工中经常受到当地居民的频繁阻工,各种要求层出不穷,土建施工受阻、进度上不去,这么办?王文川毫不气馁,他积极联系业主单位、村委会及当地公安局等一起向当地居民摆事实、讲道理,即使在面临人身威胁的情况下,也绝不退缩。
2014年11月,正是五里坡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时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狂风袭击,将2号一期工程即将浇筑的基础几乎掩埋了,如果不及时清理,就无法在业主规定时间内具备基础浇筑条件。面对着土建队伍弱的现状,王文川一马当先,带领着项目部9个人跳进了基坑。用铁锹铲、用空压机吹,零下二十度的低温下,整整干了两天两夜,身体冷得如冰窖,手脚早已失去了知觉,但没有一个人退缩。第二天破晓,当业主和监理赶到现场时,看到掩埋的基坑全部清理干净且完全具备浇筑条件,一个个惊叹不已。
还有一次深夜,为防止新浇混凝土因降温致使质量受损,王文川带着项目员工在寒风里忙碌了一整夜,为混凝土披上了厚厚的棉衣,而他们却个个被冻成了“冰棍”……
王文川负责的三个项目,呈“△”型铺开。每个风电场间距20多公里。每天上午,王文川雷打不动地到三个现场看看,一圈往返下来,就是过百公里的路程。风机基础混凝土浇筑必须要连续进行,一气呵成,一基浇筑下来都在20个小时以上。为防止意外发生,王文川经常守在现场,随时解决现场出现的各种问题。项目部司机时庆与王文川同住一屋。据他介绍,“王文川经常早上5点半起床,晚上12点以后睡觉,工程最忙的时间几乎看不到他,晚上很晚才从现场回来,有几次大概凌晨3、4点钟回来,早上又很早出发了。
在王文川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终于于2015年12月18日顺利完成了83基风机的全部浇筑任务, 12月31日完成了业主年内三个项目并网发电目标,圆满实现了对业主的承诺。
在司机时庆看来,王文川是把工程当成生命一样去呵护的。从项目开工以来,王文川没有顾上回一次家,期间有三次他到银川办公楼开会和谈事到很晚,又直奔工地。那一次在回工地的路上,妻子发来短信质问他,“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你王文川比大禹还忙吗?”王文川把手机拿给时庆看,之后沉默了……
“我只是希望能在有生之年为公司多做点事,能给自己的人生有个交代……”问及他为什么如此拼命时,王文川意味深长地回答。
对自己苛刻,对团队的每位成员,他却是悉心关照着。怕大家在工地寂寞,他给每个宿舍配置了电视;为方便大家洗衣吃饭,他把家里的洗衣机、电磁炉、微波炉搬到了工地;他关心员工,千方百计搞好食堂;他关心青年人成长,想尽办法为他们提供学习的机会。土建实习生马波,是今年新分配来的大学生,每次回家,王文川都关心询问家人的情况,适时为他们灌输成长的经验,好让他安心工作。项目副经理刘宁清母亲住院好些天,但他一直没有告诉任何人,一如既往地忙碌着,了解到情况后,王文川赶紧催他送回家,并嘱咐他中秋节一定要在家陪老人过个节;项目总工方海瑞的父亲住院,王文川安排他回去,但他却说,没事,等土建基础浇筑完心里才踏实,王文川的老岳母住院,正赶上工地最忙碌的时候,他只能把对岳母和妻子的愧疚留在心底……
爱学习,爱钻研,是王文川的一贯的习惯。担任项目经理之后,他依然坚持学习,始终把学习作为更好工作的手段,先后考取了安全工程师和两个专业的二级建造师,不断地积蓄自身储备。在专业学习的同时,他时刻不忘政治理论学习,每周一组织项目团队学习政治理论,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学会用党的理论驾驭实践的能力。
如今,王文川又赴宁夏电建承建的华能如东海上风电场陆上升压站工程担任项目经理。在许多人看来,这个项目地下结构复杂、降水难度大,是块难啃的硬骨头,但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使命让王文川还是义无反顾的奔赴现场,因为他知道,在困难面前,共产党员应该怎么做……
- 【榜样的力量】省国资委优秀企
2018-10-25
- 冯思颖:大哉法治,浩浩其行
2018-10-25
- 雷蕾:与法同行,心静似蕾
2018-10-08
- 这个射手座美女,能成为最年轻的
2018-05-06
- 风采丨“中国梦·大国工匠”首
2018-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