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一线工程师】浓缩的精华——记水电八局白鹤滩施工局地质工程师王先锋
在水电八局白鹤滩施工局,每当人们谈起身高1.65米的王先锋时,总是不由自主想起小品演员潘长江那句“浓缩的都是精华”。
王先锋,施工局局长助理兼支护项目组组长,他带领的支护团队,月搭设排架最高达2.34万平方米;10人左右的团队,为施工局培养了一名工区主任、一名管理部门副主任、中坚技术人员多个的佳绩。他的管理经验,也堪称“浓缩的都是精华”。
浓缩时间,事半功倍效益好
施工局承担了白鹤滩水电站右岸高边坡开挖,平均坡度超70°,垂直高度三四百米,施工难度极大,被称在绝壁上“剥鸡蛋壳”。
在高陡边坡的开挖过程中,支护能否紧跟开挖,是快速开挖成败的一个关键。施工局在快速开挖过程中,支护总能紧跟开挖,不仅保证了开挖进度,而且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开挖安全。
支护工作,工序看似简单:交面、排架搭设、验收、造孔、锚杆锚索、注浆、锚墩、张拉、挂网、验收、撤排架;刚开始由于支护面多,材料转运设备、道路有限,分包队伍为了各自的利益,又只按各自的资源排兵布阵,造成公共设备有时闲置,有时几家队伍和多个工作面同时要等设备、等材料,造成很大的内耗,各队伍的效益不高,而且存在安全隐患。
针对这种情况,王先锋带领管理团队,对各工序时间进行浓缩,他们在施工局制定的整体工作计划和支护车间图的前提下,结合支护现场实际,细化各分包队伍应投入的设备和人员等资源、细化各队伍各道工序的开始时间与完工时间,尤其对公共资源的使用时间做了细致的安排,雨季的时候,更是把时间控制到以小时计算;这些浓缩的安排,及时传达给各分包队伍。
由于时间浓缩、工序衔接到位,支护队伍间内耗的现象发生极少,各队伍的效益大大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保证了支护紧跟开挖。
浓缩过程,人才培养出成效
支护项目小组最高峰时才12人,除了王先锋以前是从事地质作业的外,另外只有两个;而且组里近两年分配的大学生占了一多半。
如何让大家从门外汉变成能独挡一面的人才,王先锋浓缩培养过程,放手让年轻人干。
他放手让年轻人干,没有拔苗助长。他认为,一个人要想学会游泳,首先要不怕水;不怕水的办法有一个,把他跩到水里;当然前提是你要知道水的深浅,而且要有应急预案。
对大学毕业分到组里的新员工,他一边要求老员工带他们熟悉安全、质量、施工工艺等,同时要求学生多看图纸,多了解情况;一个月后,要求新员工对施工现场能说出一些管控要点;三个月后,要求每个新员工自己独自管理一个作业面,作业面的施工协调、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等都由他们自己处理。支护小组有专门的安全管理员、质量管理员,负责各作业面巡视;老员工对年轻人管理片区只帮扶,不代管;小组领导抓重点、盯难点、平时放手让年轻人干;年轻人不懂的,随时随地可以向其他人询问,小组内的老员工、组领导做到逢问必答;他本人,对学生们的问题有问必答,有时还不时提一些问题。
由于人才培养过程浓缩,他们组的年轻人2014年分配的学生已经成了施工局的支护中坚力量;2015年分配的学生,也能独挡一面。支护项目小组的一名副组长,被抽调组建一个新的工区,并临时负责;试用三个月 后,已正式被任命为主任;他们还为施工局培养了一名质量管理部副主任。
浓缩管理,团队建设和谐好
支护项目组最高峰时,管理4支分包队伍,班组多达16 个,农技工人数最多时近500 人,年完成产值超亿元。 一个让人们都觉得难以管理的团队,在他带领下却上下“和谐”,出现这样的局面,他有一个法宝:浓缩管理。
王先锋把管理浓缩为三个“保证”:指挥权威保证、服务质量保证、沟通到位保证。
指挥权威保证,不是以权压人,而是为了保证施工局、支护项目组令行禁止。王先锋要求他的团队,项目组服从施工局、各专业口服从项目组、各分包队伍服从专业口和片区管理。当管理人员和分包队伍发生冲突时,他第一时间会把分包队伍的现场负责人叫来询问。他有一个原则,除非是管理人员的指令会造成安全和质量问题,否则分包队伍必须先按施工局管理人员的要求执行;发生冲突等事情原委调查清楚后,该分包队伍承担的责任必须承担;如果不是施工队伍的原因,是管理人员不了解情况或业务不精造成的问题,该管理人员赔礼道歉,甚至他本人道歉。
在要求分包队伍遵从指挥权威的同时,他要求支护项目组的帮扶质量必须保证。涉及质量、安全、工序衔接等,要先交代、先要求;现场管控过程中,要做到早发现、早建议、早督促,不能到了某一道工序快完工了或已经完工了,再要求返工、整改。对外的协调,也要求各专业口、各片区主动联系,不拖、不推。他们把服务质量作为内部考核的一项重要考评点。
至于沟通到位,他们堪称施工局的表率,无论是支护项目组领导层的沟通、管理人员的沟通、与分包队伍的沟通;乃至与施工局管理部门的沟通、与其它工区的沟通,与业主、监理等的沟通,他都要求:服从大局、不计较小得失、常沟通、注重方式和方法。 他浓缩的管理办法,打造了一个和谐的支护团队。 其实,王先锋做人的态度也很简单,他浓缩成两个字“心安”。是的,有一种奉献的精神、有一套比较好的管理方法、有一个真正帮扶他人的做法,他能不心安吗?
浓缩的都是精华,用它来形容王先锋,真的很贴切!
王先锋(中)在施工现场。
支护团队在他们的“作品”前面。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榜样的力量】省国资委优秀企
2018-10-25
- 冯思颖:大哉法治,浩浩其行
2018-10-25
- 雷蕾:与法同行,心静似蕾
2018-10-08
- 这个射手座美女,能成为最年轻的
2018-05-06
- 风采丨“中国梦·大国工匠”首
2018-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