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力人物 > 电力人物报道 > 正文

四平供电张鸽:雪域高原的“鸽子”

  2015-11-26 00:00:0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飞翔在雪域高原的“鸽子”

--记国网四平供电公司援藏员工张鸽

中电新闻网通讯员 孙峰

  连绵起伏的山脉,气势宏伟的布达拉宫,蔚蓝无际的天空,虔诚膜拜的人们……,这是西藏,美丽的西藏。

  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的“世界屋脊”,人迹罕至的雪域高原,高寒缺氧,气候恶劣……,这是西藏,严酷的西藏。

  西藏,一个梦幻而真实的地方。美丽与严酷并存,机遇和挑战同在。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来到西藏,不是为了欣赏难得的美景,也不是为了挑战身体的极限。他们来西藏的目的只有一个:支援西藏、建设西藏,为雪域高原送去光明和吉祥。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以责任为信仰、以勇气为担当,毅然放弃了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西藏这个异常艰苦的地方,把青春和热血洒满在格桑花的故乡,为藏族同胞带去了憧憬和希望……

  这群人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国网公司援藏建设者”。

  32岁的张鸽就是他们之中普通的一员。

  缺氧,但不缺精神

  2014年6月8日,张鸽随国网援藏帮扶工作组抵达拉萨。短暂休整后,6月15日,张鸽正式进驻西藏阿里,开始为期一年半的援藏工作。

  阿里地区位于西藏的西部边境,平均海拔4500米,地区所在地狮泉河镇海拔4297米,空气含氧量不到内地的37%,这个面积34.5万平方公里,人口仅10万的地方,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西藏的西藏”。

  张鸽说,刚到阿里的时候就像喝了酒,有些飘,脚像踩在棉花上,有些软,后脑很疼,走路和上楼的时候,都要放慢速度,说话不敢太快,不然就喘的厉害。在阿里呆久了,对身体伤害很大。他们给起了个名字,叫“三急五大”(心急、气急、尿急;心大、肝大、脾大、肾大、胃大)。由于身体的极度不适应,半年下来,张鸽的体重由200斤下降到160斤,整整掉了40斤。

  张鸽援藏的主要工作是发展建设部技经管理。负责电网建设的前期立项、工程设计、施工建设及竣工验收的全过程技术质量管理和经济管理。技术管理上,张鸽严格执行工程管理标准,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把好审核关。经济管理上,更是把“好钢用在刀刃上,不浪费一分钱,不乱花一分钱。”帮扶工作期间,从未发生一起资金错拨、漏拨问题。

  来自五湖四海的人聚在一起,吃住是个大问题。阿里公司虽有食堂,提供一日三餐,但以川味为主,连西红柿炒鸡蛋也放辣椒。张鸽吃不惯,就自己用高压锅煮面条、做米饭。住的是公司提供的宿舍,条件很一般,张鸽和辽源公司的艾奇一起住。地域近,心也近,两个人朝夕相处,跟亲兄弟一样。穿一样的工装,理一样的发型,面部也有几分相似,司机扎西区分他们的标志就是其中一个比较高。

  同为援藏干部,同居一室,艾奇最了解张鸽。他说:“从张鸽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看到他工作起早贪晚、加班加点,很感动,也有点心疼,这儿毕竟和家不一样。张鸽这个人朴实,没啥说儿,善于替别人着想。我们都想家、想亲人、想同事,平时我们就互相鼓励、互相安慰。前段时间,张鸽爱人突发急性阑尾炎住院,把张鸽急的快哭了,可是回不去啊!有劲使不上,看他那样,我也跟着难受……

  援藏驻地常有野狼出没,成群结队,四处游荡,威胁到行人和居民安全,去年曾有藏族人被咬死并吃掉。张鸽他们由于工作原因,早出晚归是常事。为了防身,他们总是捡拾一根木棒,或者几块石头备着,防止被袭。他们苦中作乐,自嘲这叫“文武双全”。

  气候恶劣、条件艰苦、工作劳累、身体不适这些都没有难倒张鸽,看到阿里电网在自己和同事的努力下一天天发生着变化,张鸽心里由衷地感到欣慰,觉得再苦再累也值得。

  想家,但责任更重要

  久在他乡倍思亲。张鸽离家时女儿才2周岁,为了不让姑娘忘记自己的模样,每天晚上,张鸽都要用微信和姑娘视频,和姑娘培养感情。现在姑娘快4周岁了,几乎每天都会问妈妈:“爸爸啥时候回来?”,妈妈总是说:“快了、快了,下雪就回来了”。可是由于工作繁忙,一年半的时间里,张鸽仅仅回了两次家。不能陪孩子,见证女儿的成长时光,是张鸽心里最大的遗憾。

  张鸽爱人在财政局上班。平时既要忙工作,又要照顾孩子,加上体质较弱,常常感到力不从心。为了怕张鸽担心,不影响他工作,她从来没向张鸽抱怨过半句。身体感到不适的时候,就自己找点药,悄悄吃下去。去年11月底的一天,她偶然从同事那得到一个调理身体的药方,吃过两副药后,出现了严重的过敏反应,心慌、胸闷、呼吸困难,当天夜里,被家人紧急送到医院抢救。当时医生检查发现,肺和气管已经肿大,有生命危险。经过一晚上的紧张救治,转危为安。可发生的这一切,远在千里之外的张鸽却毫不知情。过后,家人打电话告诉他时,这个堂堂五尺高的汉子再也忍不住内心对妻子的歉疚,在电话里失声痛哭……

  一个人的时候,张鸽常常坐在狮泉河畔,眺望家乡的方向。远方的家人,是他最大的牵挂。他默默拿出手机,看着女儿的照片,深情地、一遍一遍地抚摸着。他也常常仰望阿里的夜空,满天繁星,他觉得那是女儿明亮、调皮的眼睛……

  生活在藏区的人们靠的是一种信仰,他们相信有来生。工作在阿里的张鸽靠的也是一种信仰,这种信仰就是国网公司核心价值观,践行的是一种社会责任。正是靠着这种根植心底的责任,使他坚守在世界屋脊上,忍受着高寒缺氧、克服着寂寞乡愁、面临着病痛死亡,却依然忘我地工作着……

  此次援建项目,有阿里三县地区35千伏农网升级改造工程,因工程施工需要,张鸽同藏民有了更多的接触。发现藏族人民对电非常渴望,所有县城只能靠柴油机发电,或者小水电发电,大部分地区无电、停电、限电问题严重,甚至有的牧民竟不知道电可以做饭、取暖。看了之后,他心里感到阵阵发酸,也更加明白了身上所肩负的责任。

  阿里三县35千伏农网改造工程是为了彻底改变阿里部分地区无电的历史。日土县委副书记说,日土人民期盼阿里三县地区35千伏农网升级改造工程早日完工,这样,日土人民就彻底不用烧羊粪牛粪了。

  想到家人和单位的支持,再看看阿里的藏区同胞还处在没电的生活状态,张鸽觉得寂寞、想家什么的都是小事,履行好自己的责任,帮藏区亮起来才是最重要的。

  阿里,你在我生命里

  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

  阿里公司总经理郭自路这样评价张鸽:“张鸽同志来到阿里公司后,很快进入工作角色。工作表现的很有素质、很出色。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担当、特别能奉献。我们感到,张鸽是四平公司的缩影,感谢四平公司为我们送来了这么好的员工……”

  与张鸽有过工作接触的阿里公司副总经理普多(藏族)对张鸽印象深刻。他说,通过和张鸽工作的接触,发现张鸽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想在先、干在前,体现了一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值得阿里公司的每位员工学习。

  公司赴藏慰问组成员、输电专业书记陈树东感叹再见到张鸽时的变化。他说:“张鸽进步了,在张鸽身上,感觉到一种精神和力量,这是以前没有的……”

  因工作出色,2014年,张鸽被评为阿里公司先进工作者。

  张鸽说:“来阿里一年多了,深深感受到阿里精神,‘朴实、勤奋、忠诚、厚重’,就和脚下这片土地一样。这里是孔繁森曾经工作和生活的地方,正是在这种精神激励下,阿里电网建设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我要把阿里精神带回去,继续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为公司的发展做出努力。”

  张鸽刚来的时候,阿里地区没有输电线路和变电站,供电仅靠柴油机和小水电。张鸽即将离开的时候,阿里已经有35KV输电线路3条,亘长421公里;35KV变电站6座,总容量7000KVA;110KV升压站1座,总容量32000KVA,电网完成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蜕变。

  一年半的时光在紧张忙碌中很快就要过去了。12月6日,是张鸽结束援藏返家的日子,也是阿里三县农网升级改造工程、狮泉河110千伏升压站胜利竣工的日子,更是张鸽对阿里这个第二故乡最深情的告别。看着一座座变电站拔地而起,一条条输电线路翻山越岭,作为见证者和参与者,张鸽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别了!阿里,我曾经挥洒青春和热血的地方;别了!阿里,你将永远留在我的生命里……

周小博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榜样的力量】省国资委优秀企

2018-10-25

冯思颖:大哉法治,浩浩其行

2018-10-25

雷蕾:与法同行,心静似蕾

2018-10-08

这个射手座美女,能成为最年轻的

2018-05-06

风采丨“中国梦·大国工匠”首

2018-04-07

热点排行
  • · 【榜样的力量】省国资委优秀企业家——陕西地电总经理刘斌
  • · 陕西地电:“96789成长答卷”
  • · 矢志不渝的沙漠之舟——记山东电建中东区域公司总经理张中翔
  • · 电建地产戴继刚:“刚”直不阿的工程硬汉
  • · 【最美一线职工】 坚守初心 勇当使命 探索国际履约路
  • · 邹学:匠人匠心 李惠萍 中国发电 1周前
  • · 冯应贵永当人民的公仆
  • · 张广山:我推销,我成功
  • · 【最美一线员工】巾帼不让须眉的“小”女子
  • · 倾心创大业的尼尔基人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