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供电公司刘晓芬:平凡岗位别样情怀
中电新闻网通讯员 李哲
人物档案:陕西汉中供电公司营业班班长。
工作亮点:坚持“客户利益无小事”的服务信念,先后获评国家电网公司“服务之星”,陕西省电力公司“巾帼建功标兵”、“优秀班组长”,汉中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刻苦好学 成为团队领头雁
尽管从基层做起,有着多年的工作经验,但刘晓芬依然坚持学习。2014年汉中供电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立后,营业班全部或部分承担了客户咨询、业扩报装、售电收费、故障报修等业务,为了更好地胜任各项工作,她找来了电力营销、客户心理、班组管理等方面的书籍,利用工作之余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厚厚的笔记本,她写满了10多个。
为弥补电力专业知识的不足,刘晓芬又利用轮休时间,或深入电力施工和抢修现场了解设备情况,或到其他部门其他岗位观摩和打下手,加强跨专业的技能学习。“晓芬,你可又来偷学啦!”很多人打趣着对她说。
曾在接待客户时遇到一位聋哑人,磕磕绊绊的交流过程让刘晓芬很窘迫。于是,她连续几个月“恶补”手语,现在如电费账单、银行办理、银行卡、现金服务等与营业厅相关的专业手语都难不倒刘晓芬了。除了手语,她还自学了英语、沟通技巧、应急处理等课程。微笑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使她处理各种疑难杂症游刃有余。
辛勤付出必然会有回报。刘晓芬先后参加了各级服务竞赛十多次,每次都传来她获得好成绩的佳音。今年9月,她在国家电网公司供电“服务之星”比赛中荣获“服务之星”荣誉称号。
用心服务 总把客户当亲人
俗话说:“一人难称百人心”。怎样赢得众多客户的满意,怎样提升供电服务质量?刘晓芬经过深入思考,提出要时时处处从客户的角度出发和着想,用自己的“心”去紧贴客户的“心”。
用心服务并没有停留在口头和纸面上,而是付诸于刘晓芬的实际行动中。今年7月,汉中市最大的移民搬迁安置点,河东店移民小区报装接电工作中,刘晓芬发现有300余户的资料不全。“让客户来补办需要时间,不如我们主动上门服务”,她带领几名同事逐家逐户登记整理资料。盛夏的高温里,这帮女子在十几幢移民安置楼里爬上爬下,经常人不在,她们就坐在安置点大门口耐心等待,终于使所有移民搬进安置点的同时顺利用上了电,受到了搬迁移民、当地村组以及汉中市有关部门的一致好评。
今年11月5日上午,一位客户匆匆跑进该公司客户大厅,“这可咋办、这可咋办?”他一边擦着汗一边心急如焚地嚷道。原来,该客户刚刚遗失了办理居民小区报装接电的部分资料。“只晓得一个文件袋丢了,具体少了啥子东西,我不懂也不知道,唉!”客户一个劲叹气。
刘晓芬并未因资料不齐将其拒之门外,而是放下手头工作,边了解情况,边帮其整理。很快,遗失资料的清单列出来了,哪些需要施工单位提供,哪些可以重新打印,哪些能够现场补充?利用熟悉电气技术、设备和工作流程的优势,她热情地给客户出主意、想办法,忙得不亦乐乎。
下午4点,6个小时过后,客户遗失的资料终于全部补齐,顺利办完了用电报装业务。这时有人才注意到,客户中午偷偷买来的盒饭,刘晓芬一口没动。
延伸服务 肩负起社会责任
看到供电营业窗口的品牌形象树立起来了,刘晓芬又忙着将供电优质服务延伸到服务厅以外,送进更广大的人群当中。
从服务社会、回馈社会出发,刘晓芬带领同事开展了形式多样,具有时代气息、健康向上的真情服务活动。她们定期到汉中市中小学校、福利院、敬老院以及军烈属、困难客户家中,或打扫卫生送米送面、或讲解安全用电知识、或上门走访代收电费……
“我的爸爸妈妈都在外面打工,我希望有一双滑冰鞋,这样就可以在他们回来的时候,以最快速度冲进他们的怀抱......想不到今天就有阿姨为我送来了!”今年6月1日,汉中市徐望镇中心小学四年级二班的甄伟眼里噙着泪花说。这一天,刘晓芬和同事们用捐款买来滑冰鞋、书包、文具、篮球等学习、文体用品,看望甄伟和其他学生。
除了满足孩子们的一个个“微心愿”,刘晓芬她们还通过图片讲解、提问引导、现场演示等方式为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安全用电知识课,引导孩子们从小养成安全用电的良好习惯。“谢谢阿姨!谢谢阿姨!”甄伟和小伙伴搂着刘晓芬的脖子久久不愿松手。
“徐望镇是个劳务输出乡镇,大多数村民长期外出务工,留下老人与孩子在家。我们学校的学生中一多半都是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孩子们身心都受到不利影响。你们把关爱送给这些孩子,弥补他们的亲情缺失,就像春雨洒向了新苗,帮助他们快乐成长。”该小学校长余小敏这样评价刘晓芬的公益行动。
周小博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榜样的力量】省国资委优秀企
2018-10-25
- 冯思颖:大哉法治,浩浩其行
2018-10-25
- 雷蕾:与法同行,心静似蕾
2018-10-08
- 这个射手座美女,能成为最年轻的
2018-05-06
- 风采丨“中国梦·大国工匠”首
2018-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