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电建路 英魂铸丰碑――追记山西电建二公司临汾热电工程项目部经理范家顺
2010-09-25 16:30:54 来源:国家电网报
A-
A+
电力18讯: 作者:陈帅 王永平 武国明
三十四载电建情,抒写光辉赞曲;五十五年风雨路,筑就无悔人生。
他,倒在了工作岗位上,来不及见家人最后一面;他,安详地躺在那里,但一个小时前还在安排工作;他,虽然停下了脚步,却为电建事业流尽了毕生的汗水。
他是山西电建二公司经理助理、临汾热电工程项目部经理范家顺。
9月4日,范家顺因公殉职一周后,我们沿着泥泞小路来到他生前所在的施工现场,在他的同事、朋友、亲人的回忆中,寻找关于他的故事……
“早知道他会倒下,我就是拿绳子捆,也要把他绑到医院”
潘世华低头咬着嘴唇,泪在眼眶里打转:“我怎么也想不到这是范经理最后一次给我安排工作。加班加点是他的习惯,几天前他就感到身体不舒服,我劝他去医院看看,早知道他会倒下,我就是拿绳子捆,也要把他绑到医院。”说到这,潘世华的泪珠啪嗒啪嗒往下落,“他才55岁呀……”潘世华是临汾热电工程项目部材料科长,跟随范家顺东奔西走已经十几年了。
8月25日,范家顺来施工现场检查工作,潘世华就发现他脸色不大好。这几天,临汾热电工程项目部其他班子成员到朔州参加一级建造师培训,到那天已经是第7天,只剩下范家顺一人坚守。
范家顺的妻子打来电话,问他何时回家。“我29号就回去,这几天工地没人,我得盯着点。”放下电话,他又戴着安全帽,一头扎进了现场。
8月26日一早,范家顺给司机小范打电话:“今天去趟河津,华泽铝电公司还欠咱们3万块钱的质量保证金。工程投产后,机组运行得非常好。咱俩去把钱拿回来,顺便去车间再看看。”半个小时后,范家顺赶往100多千米外的河津华泽铝电有限公司。
27日7时,范家顺照旧到工地巡检,这是他多年的习惯。他说早上思维最活跃,脑子最清醒,发现问题也最多。他每天光巡视各处现场,就要走10多千米的路。从80多米高的锅炉下来,他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地说:“最后再核实一下图纸,一定要确保安装一次到位,最好能在两天之内安装好锅炉阀门。咱们的工期拖不起了啊。”
8月28日,范家顺又在现场忙碌了整整一天。这天,机组热网安装出了点小问题,他一边向业主说明情况,一边组织人员分析问题。
20时,潘世华像平常一样到范家顺的办公室汇报项目部采购情况,范家顺不时用笔记录。
“范经理,所需材料我列了个清单,咱们得……范经理,您怎么一直出汗呀!”潘世华突然发现,范加顺拿笔的手不停地颤抖,另一只手紧紧捂着胸口。他想拿杯子喝水,可杯子滑落在地上,他突然从椅子上跌落下来,不省人事。
在赶往临汾市人民医院的路上,范家顺已经深度昏迷,可通向医院的路却那么漫长。
急救室的医生说,病人心脏病突发,恐怕不行了,现在要下病危通知书,需要家属签字。潘世华哽咽了:“医生,求求你们再试试吧。他老婆孩子都不在这里,怎么也得让他们见上一面啊。”
21时,范家顺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命运无情地带走了这个身高1米85、年仅55岁的晋北硬汉。
“34年,他把自己全都交给了电建事业,是个好领导,好干部,好师傅,好兄长。”
34年电建生活,范家顺的坚强意志和高尚品格有口皆碑。
9月1日,范家顺的遗体在临汾火化,多年好友和同事都来为他送行,有的业主从千里之外赶来见他最后一面。
1976年,山西电建二公司承建华北最大电厂――神头第一发电厂工程。从参加这个工程开始,年轻的范家顺就与电力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师傅赵茂龙回忆道:“那时他正年轻,特别要求上进,每天来到现场不是埋头干活就是向师傅问问题。他有那么一股钻劲,想着把事情干出个样儿来。”
在建设神头第一发电厂的过程中,范家顺迈出了电建生涯中坚实的第一步。那一年,由他率领的青年突击队获得了团中央表彰。
干就干出个样儿来,这一信念鼓舞着他一步步前进,穿越吕梁沟壑,跨越太行之巅。2003年,他参加工作27年,已经是具有丰富施工经验和管理才能的项目负责人。他组织建设的项目,如山西华泽铝电工程、大唐运城发电工程、山西临汾热电工程等,都见证了他的辛劳。
“我一直都不相信这是真的。看着他平静地躺在那里,我很想过去叫醒他。”临汾热电工程项目部办公室主任闫国彪忍着泪水,足足一分钟才说出话来。“2007年的一天深夜,运城风陵渡电厂项目在最后168小时试运行期快要结束时,捞煤渣的机器突然堵塞。为了让工人休息,范经理就叫了办公室的三四个人,拿着铁锹往外刨煤渣,最终保证了电厂按时投产。当时我就想,跟着这样的领导,这辈子值了。”
2004年4月22日,范家顺24岁的女儿在大同的家里发生意外,被入室抢劫的歹徒残忍杀害。范家顺正在华泽铝电施工现场指挥作业,噩耗传来,他一下瘫坐在了地上。
时任项目总工程师的郑天亮回忆道:“那种打击简直就是把人往死里逼啊!他必须立即回家处理后事,可施工正紧张,根本离不开他。老范哭哑了嗓子,握着我的手,让我放心,他一定尽早赶回来。”
郑天亮清楚地记得,2004年4月28日早晨,他刚刚登上12米高的锅炉平台,就看到了那熟悉的身影――范家顺正在查看工人们安装阀门的情况。“范经理,您来了?”范家顺叹了一口气:“工期这么紧,我得向业主、监理有个交待。家里的事情已经处理完了。”说着,范家顺向另一个施工点走去。
范家顺辞世后,大家把他的办公室锁了起来,遗物没有来得及收拾,一切还保持着原样。办公室不大,但很整洁,老旧的办公桌上摆着一副老花镜和一个玻璃水杯。范家顺有记日志的习惯,翻开他的日志本,是密密麻麻的字迹和红蓝铅笔的标注。本子最后一页清晰地记着:8月28日,汽机口排汽通道处理,电梯12.5米网格板提高……
他的抽屉里还压着去年单位批复的修车单。“我给范经理开车这么多年了,现在那辆车已跑了40万公里,早该大修了。去年,公司领导让他把车好好拾掇拾掇,可到现在,车还是老样子。他常说,修个车就得花四五万,先将就着开吧。”司机小范说。
工作忙碌是大家对范家顺的一致评价。在狂风肆虐中尘土满脸地指导施工,在大雨滂沱里与员工一道冒雨拼搏,在骄阳似火的现场与工程技术人员论证技术方案……大家都说,范经理是累倒的呀!
2007年,范家顺为山西电建二公司捧回全国建筑行业最高奖项 “鲁班奖”时,曾对同事韩志强说:“我大半辈子就和电建打交道了,见到锅炉、汽机就感到亲切,咱们电建人,干工程、跑市场、抓管理不容易,能把这事尽量做好,我就知足了。”
在范家顺的努力和带动下,河津华泽铝电2×30万千瓦机组发电工程3号机组在2005年4月20日实现了提前一个月投产,今年获得了山西省建筑工程汾水杯质量奖。在大唐运城电厂和临汾热电厂的建设中,他带领的集体先后荣获山西省政府表彰的模范集体荣誉称号、山西省电力公司先进集体、山西大唐国际运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双机投产突出贡献奖”、运城市安全文明施工先进单位。即便在电建市场大萧条那些年,他带队建设的工程也没有一个亏损,为企业创利上亿元。他曾获得“‘鲁班奖’工程项目经理特别荣誉”称号、山西省建筑业协会授予的“建筑企业优秀项目经理”称号、山西省“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个人二等功”、朔州市劳动竞赛委员会授予的“五一劳动奖章”,今年4月朔州市委、市政府为他记个人三等功。
范家顺常说:“电力建设事业不能后继无人,我们要多给公司培养人才。”
他就是这样做的。胡师强是范加顺一手培养的干部。38岁的他现在是某工程项目的副总工程师。从1996年大学刚毕业分配到单位,他一直跟着范家顺走南闯北。为了让他尽快成为专业骨干,范家顺手把手地教他锅炉安装,传授现场运行经验。对他来说,范家顺是领导、是同事,更是谆谆教诲的长辈和老师。
胡师强感叹道:“我这些年的成长进步离不开范经理。前年,有个单位出18万元年薪要我去,可我不能走。虽然电建单位收入不高,工作也苦,一年四季奔波在外。但范经理对我们是掏心窝子的好,我舍不得走。”
“爸爸,还没好好孝敬您,咋就扔下我们走了呢!”
范家顺是位优秀的共产党员,优秀的供电员工,优秀的电建专家,却不是称职的丈夫和父亲。他把全部时间和精力奉献给了事业。
范家顺23岁的儿子范新利说:“说不生他的气是假的。我从小就在爸爸的严厉教育下成长,他每次回来总要教训我一番,所以对他有些害怕。”
“生在电建人的家庭,就要学会忍受孤独。从小爸爸就很少在家,有时候半年都见不到一面。即便回家了,也是住一晚上,吃一顿饭,第二天又去了外地。我常问他,咋就那么忙,他只是笑笑。这么些年,我和妈妈也习惯了。”范新利说,“最让我想不通的就是我姐姐走的时候,他回来不到一个星期就又去了工地。我一直无法理解他。现在看到那么多远道赶来的叔叔阿姨为他送行,我想,爸爸的付出是值得的。”
“爸爸身体非常好,平时爱打羽毛球。谁也没有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我们一直嘱咐他出差的时候路上小心,怕他出车祸。”范新利回忆道,“他总说,都已经55岁了,也快退休了。等干完这个工程,他就带着妈妈和我去外面多转转。他说他欠家里的太多了。”
范新利明年就大学毕业了,他和女朋友本来商量好毕业后就结婚。在遗体告别仪式上,他的女朋友正式改口叫范家顺“爸爸”。“她和我说,这辈子最遗憾的事情就是爸爸没能亲耳听见儿媳妇叫他。爸爸,还没好好孝敬您,咋就扔下我们走了呢!”此时,范新利已泣不成声。
范家顺极为俭朴。一张普通的会议桌,历经四个项目部,临汾热电生活区的一棵灌木,办公室的一组暖气片,都是他在河津华泽铝电厂施工时就购置的。
范新利说,爸爸的艰苦作风是他学习的榜样。“我长这么大,他从来没有用公车接送过我。”范新利回忆,有一年,一个电厂老板给爸爸打电话,提出给他副经理职位,年薪30万元。别人都劝说,这样的好事,打着灯笼都难找。可是爸爸坚定地回绝了,“他说,我干了30多年,是公司培养的我,我对公司也有感情,现在正需要人,我无论如何也不能走。”
范家顺的妻子由于过度悲痛,无法接受采访。此时,笔者想起一段诗:我不会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会想是否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就只能是背影……
三十四载电建情,抒写光辉赞曲;五十五年风雨路,筑就无悔人生。
他,倒在了工作岗位上,来不及见家人最后一面;他,安详地躺在那里,但一个小时前还在安排工作;他,虽然停下了脚步,却为电建事业流尽了毕生的汗水。
他是山西电建二公司经理助理、临汾热电工程项目部经理范家顺。
9月4日,范家顺因公殉职一周后,我们沿着泥泞小路来到他生前所在的施工现场,在他的同事、朋友、亲人的回忆中,寻找关于他的故事……
“早知道他会倒下,我就是拿绳子捆,也要把他绑到医院”
潘世华低头咬着嘴唇,泪在眼眶里打转:“我怎么也想不到这是范经理最后一次给我安排工作。加班加点是他的习惯,几天前他就感到身体不舒服,我劝他去医院看看,早知道他会倒下,我就是拿绳子捆,也要把他绑到医院。”说到这,潘世华的泪珠啪嗒啪嗒往下落,“他才55岁呀……”潘世华是临汾热电工程项目部材料科长,跟随范家顺东奔西走已经十几年了。
8月25日,范家顺来施工现场检查工作,潘世华就发现他脸色不大好。这几天,临汾热电工程项目部其他班子成员到朔州参加一级建造师培训,到那天已经是第7天,只剩下范家顺一人坚守。
范家顺的妻子打来电话,问他何时回家。“我29号就回去,这几天工地没人,我得盯着点。”放下电话,他又戴着安全帽,一头扎进了现场。
8月26日一早,范家顺给司机小范打电话:“今天去趟河津,华泽铝电公司还欠咱们3万块钱的质量保证金。工程投产后,机组运行得非常好。咱俩去把钱拿回来,顺便去车间再看看。”半个小时后,范家顺赶往100多千米外的河津华泽铝电有限公司。
27日7时,范家顺照旧到工地巡检,这是他多年的习惯。他说早上思维最活跃,脑子最清醒,发现问题也最多。他每天光巡视各处现场,就要走10多千米的路。从80多米高的锅炉下来,他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地说:“最后再核实一下图纸,一定要确保安装一次到位,最好能在两天之内安装好锅炉阀门。咱们的工期拖不起了啊。”
8月28日,范家顺又在现场忙碌了整整一天。这天,机组热网安装出了点小问题,他一边向业主说明情况,一边组织人员分析问题。
20时,潘世华像平常一样到范家顺的办公室汇报项目部采购情况,范家顺不时用笔记录。
“范经理,所需材料我列了个清单,咱们得……范经理,您怎么一直出汗呀!”潘世华突然发现,范加顺拿笔的手不停地颤抖,另一只手紧紧捂着胸口。他想拿杯子喝水,可杯子滑落在地上,他突然从椅子上跌落下来,不省人事。
在赶往临汾市人民医院的路上,范家顺已经深度昏迷,可通向医院的路却那么漫长。
急救室的医生说,病人心脏病突发,恐怕不行了,现在要下病危通知书,需要家属签字。潘世华哽咽了:“医生,求求你们再试试吧。他老婆孩子都不在这里,怎么也得让他们见上一面啊。”
21时,范家顺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命运无情地带走了这个身高1米85、年仅55岁的晋北硬汉。
“34年,他把自己全都交给了电建事业,是个好领导,好干部,好师傅,好兄长。”
34年电建生活,范家顺的坚强意志和高尚品格有口皆碑。
9月1日,范家顺的遗体在临汾火化,多年好友和同事都来为他送行,有的业主从千里之外赶来见他最后一面。
1976年,山西电建二公司承建华北最大电厂――神头第一发电厂工程。从参加这个工程开始,年轻的范家顺就与电力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师傅赵茂龙回忆道:“那时他正年轻,特别要求上进,每天来到现场不是埋头干活就是向师傅问问题。他有那么一股钻劲,想着把事情干出个样儿来。”
在建设神头第一发电厂的过程中,范家顺迈出了电建生涯中坚实的第一步。那一年,由他率领的青年突击队获得了团中央表彰。
干就干出个样儿来,这一信念鼓舞着他一步步前进,穿越吕梁沟壑,跨越太行之巅。2003年,他参加工作27年,已经是具有丰富施工经验和管理才能的项目负责人。他组织建设的项目,如山西华泽铝电工程、大唐运城发电工程、山西临汾热电工程等,都见证了他的辛劳。
“我一直都不相信这是真的。看着他平静地躺在那里,我很想过去叫醒他。”临汾热电工程项目部办公室主任闫国彪忍着泪水,足足一分钟才说出话来。“2007年的一天深夜,运城风陵渡电厂项目在最后168小时试运行期快要结束时,捞煤渣的机器突然堵塞。为了让工人休息,范经理就叫了办公室的三四个人,拿着铁锹往外刨煤渣,最终保证了电厂按时投产。当时我就想,跟着这样的领导,这辈子值了。”
2004年4月22日,范家顺24岁的女儿在大同的家里发生意外,被入室抢劫的歹徒残忍杀害。范家顺正在华泽铝电施工现场指挥作业,噩耗传来,他一下瘫坐在了地上。
时任项目总工程师的郑天亮回忆道:“那种打击简直就是把人往死里逼啊!他必须立即回家处理后事,可施工正紧张,根本离不开他。老范哭哑了嗓子,握着我的手,让我放心,他一定尽早赶回来。”
郑天亮清楚地记得,2004年4月28日早晨,他刚刚登上12米高的锅炉平台,就看到了那熟悉的身影――范家顺正在查看工人们安装阀门的情况。“范经理,您来了?”范家顺叹了一口气:“工期这么紧,我得向业主、监理有个交待。家里的事情已经处理完了。”说着,范家顺向另一个施工点走去。
范家顺辞世后,大家把他的办公室锁了起来,遗物没有来得及收拾,一切还保持着原样。办公室不大,但很整洁,老旧的办公桌上摆着一副老花镜和一个玻璃水杯。范家顺有记日志的习惯,翻开他的日志本,是密密麻麻的字迹和红蓝铅笔的标注。本子最后一页清晰地记着:8月28日,汽机口排汽通道处理,电梯12.5米网格板提高……
他的抽屉里还压着去年单位批复的修车单。“我给范经理开车这么多年了,现在那辆车已跑了40万公里,早该大修了。去年,公司领导让他把车好好拾掇拾掇,可到现在,车还是老样子。他常说,修个车就得花四五万,先将就着开吧。”司机小范说。
工作忙碌是大家对范家顺的一致评价。在狂风肆虐中尘土满脸地指导施工,在大雨滂沱里与员工一道冒雨拼搏,在骄阳似火的现场与工程技术人员论证技术方案……大家都说,范经理是累倒的呀!
2007年,范家顺为山西电建二公司捧回全国建筑行业最高奖项 “鲁班奖”时,曾对同事韩志强说:“我大半辈子就和电建打交道了,见到锅炉、汽机就感到亲切,咱们电建人,干工程、跑市场、抓管理不容易,能把这事尽量做好,我就知足了。”
在范家顺的努力和带动下,河津华泽铝电2×30万千瓦机组发电工程3号机组在2005年4月20日实现了提前一个月投产,今年获得了山西省建筑工程汾水杯质量奖。在大唐运城电厂和临汾热电厂的建设中,他带领的集体先后荣获山西省政府表彰的模范集体荣誉称号、山西省电力公司先进集体、山西大唐国际运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双机投产突出贡献奖”、运城市安全文明施工先进单位。即便在电建市场大萧条那些年,他带队建设的工程也没有一个亏损,为企业创利上亿元。他曾获得“‘鲁班奖’工程项目经理特别荣誉”称号、山西省建筑业协会授予的“建筑企业优秀项目经理”称号、山西省“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个人二等功”、朔州市劳动竞赛委员会授予的“五一劳动奖章”,今年4月朔州市委、市政府为他记个人三等功。
范家顺常说:“电力建设事业不能后继无人,我们要多给公司培养人才。”
他就是这样做的。胡师强是范加顺一手培养的干部。38岁的他现在是某工程项目的副总工程师。从1996年大学刚毕业分配到单位,他一直跟着范家顺走南闯北。为了让他尽快成为专业骨干,范家顺手把手地教他锅炉安装,传授现场运行经验。对他来说,范家顺是领导、是同事,更是谆谆教诲的长辈和老师。
胡师强感叹道:“我这些年的成长进步离不开范经理。前年,有个单位出18万元年薪要我去,可我不能走。虽然电建单位收入不高,工作也苦,一年四季奔波在外。但范经理对我们是掏心窝子的好,我舍不得走。”
“爸爸,还没好好孝敬您,咋就扔下我们走了呢!”
范家顺是位优秀的共产党员,优秀的供电员工,优秀的电建专家,却不是称职的丈夫和父亲。他把全部时间和精力奉献给了事业。
范家顺23岁的儿子范新利说:“说不生他的气是假的。我从小就在爸爸的严厉教育下成长,他每次回来总要教训我一番,所以对他有些害怕。”
“生在电建人的家庭,就要学会忍受孤独。从小爸爸就很少在家,有时候半年都见不到一面。即便回家了,也是住一晚上,吃一顿饭,第二天又去了外地。我常问他,咋就那么忙,他只是笑笑。这么些年,我和妈妈也习惯了。”范新利说,“最让我想不通的就是我姐姐走的时候,他回来不到一个星期就又去了工地。我一直无法理解他。现在看到那么多远道赶来的叔叔阿姨为他送行,我想,爸爸的付出是值得的。”
“爸爸身体非常好,平时爱打羽毛球。谁也没有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我们一直嘱咐他出差的时候路上小心,怕他出车祸。”范新利回忆道,“他总说,都已经55岁了,也快退休了。等干完这个工程,他就带着妈妈和我去外面多转转。他说他欠家里的太多了。”
范新利明年就大学毕业了,他和女朋友本来商量好毕业后就结婚。在遗体告别仪式上,他的女朋友正式改口叫范家顺“爸爸”。“她和我说,这辈子最遗憾的事情就是爸爸没能亲耳听见儿媳妇叫他。爸爸,还没好好孝敬您,咋就扔下我们走了呢!”此时,范新利已泣不成声。
范家顺极为俭朴。一张普通的会议桌,历经四个项目部,临汾热电生活区的一棵灌木,办公室的一组暖气片,都是他在河津华泽铝电厂施工时就购置的。
范新利说,爸爸的艰苦作风是他学习的榜样。“我长这么大,他从来没有用公车接送过我。”范新利回忆,有一年,一个电厂老板给爸爸打电话,提出给他副经理职位,年薪30万元。别人都劝说,这样的好事,打着灯笼都难找。可是爸爸坚定地回绝了,“他说,我干了30多年,是公司培养的我,我对公司也有感情,现在正需要人,我无论如何也不能走。”
范家顺的妻子由于过度悲痛,无法接受采访。此时,笔者想起一段诗:我不会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会想是否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就只能是背影……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榜样的力量】省国资委优秀企
2018-10-25
- 冯思颖:大哉法治,浩浩其行
2018-10-25
- 雷蕾:与法同行,心静似蕾
2018-10-08
- 这个射手座美女,能成为最年轻的
2018-05-06
- 风采丨“中国梦·大国工匠”首
2018-04-07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