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丙信:俯首建基业 执著写人生
2006-03-10 09:41:09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A-
A+
电力18讯: ――记哈尔滨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丙信
作为一名现代企业管理者,刚届而立之年的哈尔滨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丙信所经营的,却并不是一个全新的现代化企业。1958年建厂的哈热电公司,虽然几经改扩建,并改制成了有限责任公司,但机组容量小、设备陈旧老化、员工队伍庞大、历史遗留矛盾诸多等瓶颈制约因素,使哈热电公司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劣势,竞争能力低下,发展空间狭窄。
在基层扎实工作近20年的李丙信,2004年6月担负起了总经理的工作重任。在短短18个月的时间里,他苦心经营、殚精竭虑,把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与哈热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扎实务实、脚踏实地,以二次创业的恒心和勇气,带领广大干部员工,克服历史性的困难和压力,使哈热电公司在困境中艰难地前进,并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在他的带领下,2005年,哈热电公司完成发电量179973万千瓦时,完成集团公司下达计划任务的107.13%,创近十年新高;利润总额完成501万,超额完成集团公司下达的利润目标;供热机组扩建工程在立项仅仅8个月后,就实现了主厂房暖封闭的年度目标,实现基建投资8亿元的目标;供热市场开拓至691万平方米。从生产到基本建设,从管理到经营,哈热电公司在艰难跋涉中一步步前进。李丙信也以严谨创新的工作作风和突出的工作业绩,被哈尔滨市授予“青年五四奖章”,成为哈尔滨市优秀青年企业家的代表。
持久发展建长青企业
哈热电公司现有装机容量仅为30万千瓦,且6台机组中4台2.5万千瓦机组已退役多年,现属超期服役。机组容量、规模、设备健康水平及高成本的制约,使哈热电公司没有任何竞争优势。在困境中走马上任的李丙信,下定决心扭转企业夹缝中生存的被动局面。
走马上任后,他确立了“以热定电,热电并蓄”的二元发展战略,实施供热机组扩建与供热市场开拓联动的战略计划。李丙信上任之时,正是哈热电公司两台300兆瓦供热机组扩建工程项目报批遭遇国家清理整顿电源项目“寒流”之际。在继承前任的基础上,他牢牢抓住了项目审批这一龙头,誓死也要为哈热员工跑下来这已企盼了二十余年的发展项目。在全国各大发电集团公司纷纷“跑马占荒”抢上项目的竞争压力下,他倾尽能力、倾尽各方资源,不遗余力高质量地推进项目报批步伐。在积极争取省市地方政府的支持的同时,他先后十次到北京跑批项目。2005年3月,当得知国家发改委审批电源项目时,他又风尘仆仆前往北京,并蹲守在那里协调相关事宜。3月8日,哈热电公司两台300兆瓦供热扩建工程被正式批复,成为国家实行核准制后第一批通过的优质项目。
对具有颠覆性质的烟囱高度问题,李丙信以敢啃硬骨头的精神,八次南下北京、沈阳,反复沟通协商,最终达到了理想的效果,烟囱高度最终争取到194米。在工程安全、质量、供货、进度等管理问题上,李丙信要求,要建立和谐有效的支持体系,协调运作、高效建设,并于2004年倡导了确保供热扩建工程土建结构出零米的“百日会战”,2005年倡导了确保主厂房暖封闭的“三大战役”。在工程质量管理上,李丙信提出了“质量是百年大计”的口号,严肃地要求参建单位要保证创国优工程,并身体力行,每天深入到基建现场检查指导工作。在他的积极指导和领导下,哈热锅炉汽包提前4个月到货,各结点目标逐一按计划实现,为2005年冬季暖封闭目标及2006年两台机组双双投产提供了重要保障。供热扩建工程不失时机的抢抓快建,为哈热电公司提高发展能力开创了广阔的空间。
在首抓提高企业发电供热能力的同时,李丙信把开拓供热市场、提高企业热力市场占有份额作为发展企业的又一支撑点。在他的积极督导下,哈热电公司仅一年半的时间就新增供热面积近110万平方米。在哈尔滨市供热市场开发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哈热电公司立足长远,通过供热扩建配套工程的建设,供热能力得到大大增强。
咬定安全建平安企业
“安全工作高于一切,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没有安全就没有发展”,这是李丙信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定位和要求。针对哈热电公司设备陈旧老化不安全因素多、安全周期较长管理模式相对固定的情况,李丙信首先强调安全理念的树立,要求在全体员工中树立“不放松一时,不疏忽一事”、“安全百日好,就怕一朝差”的“走钢丝”安全理念,要求广大员工要克服“低标准、老毛病、坏习惯、无所谓、不在乎”的心理,要有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的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在每一次公司例会上,他都要对近期安全生产上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强调和总结,尤其对困难和问题进行分析和指导,使哈热电公司安全生产在继承和创新中不断迈向新的台阶,创造了发电企业连续安全生产十周年的全国最高纪录。
在宏观指导要求的同时,李丙信不断研究关于哈热电<
作为一名现代企业管理者,刚届而立之年的哈尔滨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丙信所经营的,却并不是一个全新的现代化企业。1958年建厂的哈热电公司,虽然几经改扩建,并改制成了有限责任公司,但机组容量小、设备陈旧老化、员工队伍庞大、历史遗留矛盾诸多等瓶颈制约因素,使哈热电公司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劣势,竞争能力低下,发展空间狭窄。
在基层扎实工作近20年的李丙信,2004年6月担负起了总经理的工作重任。在短短18个月的时间里,他苦心经营、殚精竭虑,把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与哈热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扎实务实、脚踏实地,以二次创业的恒心和勇气,带领广大干部员工,克服历史性的困难和压力,使哈热电公司在困境中艰难地前进,并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在他的带领下,2005年,哈热电公司完成发电量179973万千瓦时,完成集团公司下达计划任务的107.13%,创近十年新高;利润总额完成501万,超额完成集团公司下达的利润目标;供热机组扩建工程在立项仅仅8个月后,就实现了主厂房暖封闭的年度目标,实现基建投资8亿元的目标;供热市场开拓至691万平方米。从生产到基本建设,从管理到经营,哈热电公司在艰难跋涉中一步步前进。李丙信也以严谨创新的工作作风和突出的工作业绩,被哈尔滨市授予“青年五四奖章”,成为哈尔滨市优秀青年企业家的代表。
持久发展建长青企业
哈热电公司现有装机容量仅为30万千瓦,且6台机组中4台2.5万千瓦机组已退役多年,现属超期服役。机组容量、规模、设备健康水平及高成本的制约,使哈热电公司没有任何竞争优势。在困境中走马上任的李丙信,下定决心扭转企业夹缝中生存的被动局面。
走马上任后,他确立了“以热定电,热电并蓄”的二元发展战略,实施供热机组扩建与供热市场开拓联动的战略计划。李丙信上任之时,正是哈热电公司两台300兆瓦供热机组扩建工程项目报批遭遇国家清理整顿电源项目“寒流”之际。在继承前任的基础上,他牢牢抓住了项目审批这一龙头,誓死也要为哈热员工跑下来这已企盼了二十余年的发展项目。在全国各大发电集团公司纷纷“跑马占荒”抢上项目的竞争压力下,他倾尽能力、倾尽各方资源,不遗余力高质量地推进项目报批步伐。在积极争取省市地方政府的支持的同时,他先后十次到北京跑批项目。2005年3月,当得知国家发改委审批电源项目时,他又风尘仆仆前往北京,并蹲守在那里协调相关事宜。3月8日,哈热电公司两台300兆瓦供热扩建工程被正式批复,成为国家实行核准制后第一批通过的优质项目。
对具有颠覆性质的烟囱高度问题,李丙信以敢啃硬骨头的精神,八次南下北京、沈阳,反复沟通协商,最终达到了理想的效果,烟囱高度最终争取到194米。在工程安全、质量、供货、进度等管理问题上,李丙信要求,要建立和谐有效的支持体系,协调运作、高效建设,并于2004年倡导了确保供热扩建工程土建结构出零米的“百日会战”,2005年倡导了确保主厂房暖封闭的“三大战役”。在工程质量管理上,李丙信提出了“质量是百年大计”的口号,严肃地要求参建单位要保证创国优工程,并身体力行,每天深入到基建现场检查指导工作。在他的积极指导和领导下,哈热锅炉汽包提前4个月到货,各结点目标逐一按计划实现,为2005年冬季暖封闭目标及2006年两台机组双双投产提供了重要保障。供热扩建工程不失时机的抢抓快建,为哈热电公司提高发展能力开创了广阔的空间。
在首抓提高企业发电供热能力的同时,李丙信把开拓供热市场、提高企业热力市场占有份额作为发展企业的又一支撑点。在他的积极督导下,哈热电公司仅一年半的时间就新增供热面积近110万平方米。在哈尔滨市供热市场开发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哈热电公司立足长远,通过供热扩建配套工程的建设,供热能力得到大大增强。
咬定安全建平安企业
“安全工作高于一切,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没有安全就没有发展”,这是李丙信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定位和要求。针对哈热电公司设备陈旧老化不安全因素多、安全周期较长管理模式相对固定的情况,李丙信首先强调安全理念的树立,要求在全体员工中树立“不放松一时,不疏忽一事”、“安全百日好,就怕一朝差”的“走钢丝”安全理念,要求广大员工要克服“低标准、老毛病、坏习惯、无所谓、不在乎”的心理,要有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的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在每一次公司例会上,他都要对近期安全生产上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强调和总结,尤其对困难和问题进行分析和指导,使哈热电公司安全生产在继承和创新中不断迈向新的台阶,创造了发电企业连续安全生产十周年的全国最高纪录。
在宏观指导要求的同时,李丙信不断研究关于哈热电<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榜样的力量】省国资委优秀企
2018-10-25
- 冯思颖:大哉法治,浩浩其行
2018-10-25
- 雷蕾:与法同行,心静似蕾
2018-10-08
- 这个射手座美女,能成为最年轻的
2018-05-06
- 风采丨“中国梦·大国工匠”首
2018-04-07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