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百米高空――走近宁夏第一个210米烟囱混合班
2004-12-29 10:27:58 来源:宁夏日报
A-
A+
电力18讯: 鞋面上粘着总也擦不去的尘土,眼睛总爱往高处搜寻。行走在楼宇群立的街道,他们经常会引来误解的眼神。
100米、150米、180米到210米,20年来他们建起的烟囱一座比一座高,一座比一座精,而事故发生率为零,在宁夏堪称一绝。从自治区到国家建设部,他们得到过多次肯定和奖励。
上世纪80年代建设大武口电厂时,建一座180米钢筋混凝土烟囱,宁夏二建集团公司烟囱班100多人大干了3年。现在,这个队伍可以同时施工7个电厂、4座烟囱、6座冷却塔。建一座210米清水混凝土烟囱,60多人干不了300天。
烟囱班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班组?
30岁出头的张军贤是烟囱班现任“掌门人”,初中文化,隆德方言,胆大心细,“警惕性极高”,睡觉时枕边也放着对讲机。其麾下有架子工、木工、钢筋工等10个工种64人,4个工长加起来不到100岁。其中,有参建过150米、180米和210米烟囱的“老烟囱”,也有刚大学毕业的新学徒。张掌门参建过5座210米烟囱,人称“五连冠”,在烟囱班威信很高。“别看我这帮弟兄灰头土脸,识字不多,干起活来各有一套,毫不含糊!”张军贤说,烟囱班有一招“家传绝学”,那就是“见招拆招”不断创新,即在施工工艺上无论遇到什么难题,大家都能琢磨出拆解的办法。
在大坝电厂施工时,二建在宁夏率先采用了国内最先进的构筑筒壁施工工艺无井架电动提模。根据设计要求,施工到120米高度时,必须对自动滑模提升架进行减装,将原有的32个各重2吨的门架减掉16个。当时负责指挥的第二代掌门张永世挑选8名干将组成攻关小组,反复分析图纸,模拟拆装后,几个“臭皮匠”凭经验制作出一个可取代原固定工具的多功能移动滑轮,16个挂在筒壁上的门架安全着陆只用了2天,一时间同行惊羡!无井架电动提模施工工艺一举荣获自治区第四届科技成果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优秀奖,张永世也于2002年被国家建设部授予“全国建设行业技术能手”称号。
超高空作业,安全是关键。“由人监控平台井架和卷扬机整套系统难免有失误,万一钢丝绳乱了能及时发现吗?那可是会出大乱子的。”有一段时间,烟囱班第一任掌门、二建集团现任总经理丁宝善的脑子里总是盘旋着这个问题。和队员们反复讨论之后,丁宝善眼睛一亮:安装闭路电视进行立体监控。平台井架、卷扬机各重要部位安装摄像头后,整个操作程序和施工进度一目了然。安全得到了保障,烟囱班也成了全国率先使用闭路系统的班组。为了使烟囱外观看上去更美,满脸尘色的“老烟囱”“模板刘”和张军贤从石嘴山燃煤示范电厂一路摸索到马莲台,模板宽度一直降到了国内鲜见的5厘米。“还能改!”“模板刘”下决心要在马莲台210米烟囱上精雕细刻一番。
烟囱班60多人一路走来,边干边琢磨,先后在烟囱施工安全、外观造型上大胆进行过近百项改革。
整个设备被玩转后,施工速度和精度随之提高。石嘴山燃煤示范电厂施工有效工期仅227天,比额定提前88天,首创国内210米烟囱当年开工当年竣工的记录;210米烟囱筒壁顶端中心偏差控制在4毫米以内(国家规定为130毫米),集精确与美观于一身,获自治区最高质量奖―――“西夏杯”优质工程奖。
今年8月,中宁电厂210米烟囱用无可挑剔的外观和质量赢得甲方赞声一片。宁夏电力建设公司直接点名烟囱班负责马莲台电厂210米“套筒式脱硫”烟囱施工。
寒流已经迫使所有的工程停工。远远看去,马莲台电厂210米“双筒壁”烟囱从地面昂首而出。在距离烟囱约200米远的宁夏二建集团公司第八项目部工棚里,“五连冠”张军贤和“模板刘”做对家打扑克已经连赢了十多把。“和烟囱班的人打扑克别想赢,他们互相看一眼,就知道该出什么牌。”工地上其他部门的职工都相信烟囱班有“秘密武器”。张军贤也给了记者肯定的回答:1985年至今,烟囱班摸打滚爬练就了一招绝学―――默契。“去年中宁电厂210米烟囱平台正式下落,只用了14分钟,切割、倒链提升,各工种之间的默契配合近乎完美。”平台下落一般最少也得2小时,张军贤的队伍创造了奇迹。
210米烟囱集高、难、险于一身,被业界称为“刀尖上的舞蹈”。超高不留施工缝施工技术要求:电动提模一旦开始运转,决不允许中断,否则整个烟囱将会出现裂缝而报废。烟囱班常年作业形成了一种共识:提模名单一出来,队员就得做好上前线的准备,因为至少有4个月他们要在烟囱上度过。
电动提模工艺平衡性要求极高,地面指挥发出的每一个指令,高空施工人员必须准确无误的完成。稍有误差,便会发生坠落事故,重则物毁人亡。地面与高空的联系主要靠无线电和“烟囱们”自己的“烟囱语言”。张军贤的隆德话“一句变成一个字”大家都能听得懂,“烟囱们”还创造了自己的暗号和
100米、150米、180米到210米,20年来他们建起的烟囱一座比一座高,一座比一座精,而事故发生率为零,在宁夏堪称一绝。从自治区到国家建设部,他们得到过多次肯定和奖励。
上世纪80年代建设大武口电厂时,建一座180米钢筋混凝土烟囱,宁夏二建集团公司烟囱班100多人大干了3年。现在,这个队伍可以同时施工7个电厂、4座烟囱、6座冷却塔。建一座210米清水混凝土烟囱,60多人干不了300天。
烟囱班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班组?
30岁出头的张军贤是烟囱班现任“掌门人”,初中文化,隆德方言,胆大心细,“警惕性极高”,睡觉时枕边也放着对讲机。其麾下有架子工、木工、钢筋工等10个工种64人,4个工长加起来不到100岁。其中,有参建过150米、180米和210米烟囱的“老烟囱”,也有刚大学毕业的新学徒。张掌门参建过5座210米烟囱,人称“五连冠”,在烟囱班威信很高。“别看我这帮弟兄灰头土脸,识字不多,干起活来各有一套,毫不含糊!”张军贤说,烟囱班有一招“家传绝学”,那就是“见招拆招”不断创新,即在施工工艺上无论遇到什么难题,大家都能琢磨出拆解的办法。
在大坝电厂施工时,二建在宁夏率先采用了国内最先进的构筑筒壁施工工艺无井架电动提模。根据设计要求,施工到120米高度时,必须对自动滑模提升架进行减装,将原有的32个各重2吨的门架减掉16个。当时负责指挥的第二代掌门张永世挑选8名干将组成攻关小组,反复分析图纸,模拟拆装后,几个“臭皮匠”凭经验制作出一个可取代原固定工具的多功能移动滑轮,16个挂在筒壁上的门架安全着陆只用了2天,一时间同行惊羡!无井架电动提模施工工艺一举荣获自治区第四届科技成果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优秀奖,张永世也于2002年被国家建设部授予“全国建设行业技术能手”称号。
超高空作业,安全是关键。“由人监控平台井架和卷扬机整套系统难免有失误,万一钢丝绳乱了能及时发现吗?那可是会出大乱子的。”有一段时间,烟囱班第一任掌门、二建集团现任总经理丁宝善的脑子里总是盘旋着这个问题。和队员们反复讨论之后,丁宝善眼睛一亮:安装闭路电视进行立体监控。平台井架、卷扬机各重要部位安装摄像头后,整个操作程序和施工进度一目了然。安全得到了保障,烟囱班也成了全国率先使用闭路系统的班组。为了使烟囱外观看上去更美,满脸尘色的“老烟囱”“模板刘”和张军贤从石嘴山燃煤示范电厂一路摸索到马莲台,模板宽度一直降到了国内鲜见的5厘米。“还能改!”“模板刘”下决心要在马莲台210米烟囱上精雕细刻一番。
烟囱班60多人一路走来,边干边琢磨,先后在烟囱施工安全、外观造型上大胆进行过近百项改革。
整个设备被玩转后,施工速度和精度随之提高。石嘴山燃煤示范电厂施工有效工期仅227天,比额定提前88天,首创国内210米烟囱当年开工当年竣工的记录;210米烟囱筒壁顶端中心偏差控制在4毫米以内(国家规定为130毫米),集精确与美观于一身,获自治区最高质量奖―――“西夏杯”优质工程奖。
今年8月,中宁电厂210米烟囱用无可挑剔的外观和质量赢得甲方赞声一片。宁夏电力建设公司直接点名烟囱班负责马莲台电厂210米“套筒式脱硫”烟囱施工。
寒流已经迫使所有的工程停工。远远看去,马莲台电厂210米“双筒壁”烟囱从地面昂首而出。在距离烟囱约200米远的宁夏二建集团公司第八项目部工棚里,“五连冠”张军贤和“模板刘”做对家打扑克已经连赢了十多把。“和烟囱班的人打扑克别想赢,他们互相看一眼,就知道该出什么牌。”工地上其他部门的职工都相信烟囱班有“秘密武器”。张军贤也给了记者肯定的回答:1985年至今,烟囱班摸打滚爬练就了一招绝学―――默契。“去年中宁电厂210米烟囱平台正式下落,只用了14分钟,切割、倒链提升,各工种之间的默契配合近乎完美。”平台下落一般最少也得2小时,张军贤的队伍创造了奇迹。
210米烟囱集高、难、险于一身,被业界称为“刀尖上的舞蹈”。超高不留施工缝施工技术要求:电动提模一旦开始运转,决不允许中断,否则整个烟囱将会出现裂缝而报废。烟囱班常年作业形成了一种共识:提模名单一出来,队员就得做好上前线的准备,因为至少有4个月他们要在烟囱上度过。
电动提模工艺平衡性要求极高,地面指挥发出的每一个指令,高空施工人员必须准确无误的完成。稍有误差,便会发生坠落事故,重则物毁人亡。地面与高空的联系主要靠无线电和“烟囱们”自己的“烟囱语言”。张军贤的隆德话“一句变成一个字”大家都能听得懂,“烟囱们”还创造了自己的暗号和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榜样的力量】省国资委优秀企
2018-10-25
- 冯思颖:大哉法治,浩浩其行
2018-10-25
- 雷蕾:与法同行,心静似蕾
2018-10-08
- 这个射手座美女,能成为最年轻的
2018-05-06
- 风采丨“中国梦·大国工匠”首
2018-04-07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