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永华:大山深处走出的院士
2005-01-06 17:23:40 来源:都市文化报
A-
A+
电力18讯: 宋永华
我国自主培养的优秀年轻学者。1964年生于四川巴中,1984年在成都科技大学(今四川大学)获学士学位。1987年和1989年在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别获得硕士、博士学位,1991年成为清华大学博士后。1991年―1992年英国Bristol大学皇家学会访问学者,1997年被布鲁内尔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聘为教授,成为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工程学教授。2004年7月当选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成为首位登上英国工程学术界最高殿堂的英籍华人学者,同时荣任英国布鲁内尔大学副校长。
勤奋改变命运
宋永华出生于四川巴中山区一个贫穷的家庭。小时候,父亲在县城工作,母亲在农村含辛茹苦地抚养五个小孩。家里很穷,集体分粮食时总被欺负,那时,宋永华只希望能走出小山村,找到能吃饭的工作,减轻家里负担。他说自己“最大的愿望是当警察,惩罚欺负自己家的人”。
宋永华在家排行老二。6岁时,家里准备送7岁的大姐上学,根本没打算让他这么早读书。得知消息后,他竟倒在地上打起滚来,“当时觉得学校很好玩,有许多小孩朋友,姐姐去上学,我就闹着一起去”,就这样,最终和姐姐一起跨进校门,成了同班同学。在巴中渔溪区和平乡那样一个小地方,6岁的孩子上学可是一件稀罕事。为了赶上学习,年幼的宋永华可没有少努力,但是他并不是读死书,其实在小学里,他是一个非常活泼的孩子,他认为“小学是培养创造思维最主要的阶段”,而他的小学则是“玩”过来的。也许是童年的这段经历影响,宋永华在成为院士后与成都少年科学院的4名小院士交谈,得知他们每天早上6点半起床,晚上11点多才能睡觉时连连摇头,“休息好了,头脑才会更灵活。”
中学离家远,上学要走五六个小时,还要背上粮食去学校。“当时不通汽车,自行车根本没见过。”有一天晚上,几个同学相约回家,中途迷路,一直在原地绕圈子,天亮了才找到路,同学戏称“撞鬼了”。读书环境虽然艰苦,宋永华学习成绩却很优秀,是“火箭班”(高中二年制)永远的第一名。有位同学一直想将宋永华的第一夺过来,可宋永华总能卫冕成功。高中毕业,宋永华考入成都科技大学(现四川大学)。那年,他才16岁。
大学4年,他注意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能力,有意识地全面发展自己。除了学习上继续用功外,他还积极从事各种社会工作,担任过学生会学习部长、学习委员等职务;组织数学竞赛、英语竞赛各种活动,带动同学们踊跃参加,培养自己交往、组织等各方面的能力,不断增强自己的自信。
科大的外语氛围不错,虽然他当时没有出国的意识,但却下定决心学好外语。他自尊心特别强,刚入学时外语分在慢班,他问自己:“数学可以学好,外语为什么学不好?”并为自己定下目标:第一次统考要与快班同学分数一样。虽然,就那个年代而言,学习外语的条件还是比较差,但是“条件是相对的”,宋永华笑着回忆,“全宿舍凑钱买了个收音机,每天只播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英语故事。”手里没有几本外语书,他就把手里已有书籍的单词全背下,增加词汇量。毕业时外语统考,他得了100分,还学了第二外语:德语。
一台晚会一次会议
大学时做社会工作锻炼的能力,读研究生期间得到了更大的发挥。宋永华是研究生会主席,组织了一个“英语协会”。为了丰富生活,准备办一台英语晚会。他看见中央电视台有个英语节目主持人主持得非常好,想请来主持晚会。那时,他不懂一个大学想请央视主持人不是件容易事,但是,他干什么事都大胆,派了文艺部长去请,人家委婉拒绝说:你要开介绍信;第二次派研究生会副主席去,带上介绍信,人家又拒绝:一个大学怎么可能请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宋永华不服输,第三次亲自出马,用英语写了介绍信,拿到央视交给门卫。门卫没看懂,问:“你们英语俱乐部有哪些会员?”他含糊回答:“会说英语的就是我们会员。”那位主持人会英语,自然成了他们的“会员”,门卫便让他进去。当他出现在节目主持人办公室时,主持人被吓了一跳,最后还是被宋永华的精神所打动,去了学校。晚会成功举办,同学们还以为他有什么熟人帮忙,或有什么关系才办到的。
在清华读博士后时,他组织召开了首届全国青年电力学术会议。会议的首要任务筹集资金,宋永华克服困难做到了,会议成功召开。“期间发生了很多感人的事。有位年轻人在郑州电力公司工作,写的一篇文章被会议采用,受邀参加会议。单位领导不要他来,他晚上赶火车来,上午讲完,又坐火车回去。”如今,这个会议被固定下来,每两年举行一次,已经举办了七届。
成功:尽最大努力完成力所能及的事
在北京国际电工数学会议上,宋永华的报告引起了当时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副校长、著名数学家大卫・戴维斯的注意,经戴维斯推荐、英国皇家学会邀请,宋永华来到英国。
刚到英国的宋永华发现,自认英语听力水平不错的他根本听不懂别人说的话。但这并没有难倒宋永华
我国自主培养的优秀年轻学者。1964年生于四川巴中,1984年在成都科技大学(今四川大学)获学士学位。1987年和1989年在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别获得硕士、博士学位,1991年成为清华大学博士后。1991年―1992年英国Bristol大学皇家学会访问学者,1997年被布鲁内尔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聘为教授,成为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工程学教授。2004年7月当选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成为首位登上英国工程学术界最高殿堂的英籍华人学者,同时荣任英国布鲁内尔大学副校长。
勤奋改变命运
宋永华出生于四川巴中山区一个贫穷的家庭。小时候,父亲在县城工作,母亲在农村含辛茹苦地抚养五个小孩。家里很穷,集体分粮食时总被欺负,那时,宋永华只希望能走出小山村,找到能吃饭的工作,减轻家里负担。他说自己“最大的愿望是当警察,惩罚欺负自己家的人”。
宋永华在家排行老二。6岁时,家里准备送7岁的大姐上学,根本没打算让他这么早读书。得知消息后,他竟倒在地上打起滚来,“当时觉得学校很好玩,有许多小孩朋友,姐姐去上学,我就闹着一起去”,就这样,最终和姐姐一起跨进校门,成了同班同学。在巴中渔溪区和平乡那样一个小地方,6岁的孩子上学可是一件稀罕事。为了赶上学习,年幼的宋永华可没有少努力,但是他并不是读死书,其实在小学里,他是一个非常活泼的孩子,他认为“小学是培养创造思维最主要的阶段”,而他的小学则是“玩”过来的。也许是童年的这段经历影响,宋永华在成为院士后与成都少年科学院的4名小院士交谈,得知他们每天早上6点半起床,晚上11点多才能睡觉时连连摇头,“休息好了,头脑才会更灵活。”
中学离家远,上学要走五六个小时,还要背上粮食去学校。“当时不通汽车,自行车根本没见过。”有一天晚上,几个同学相约回家,中途迷路,一直在原地绕圈子,天亮了才找到路,同学戏称“撞鬼了”。读书环境虽然艰苦,宋永华学习成绩却很优秀,是“火箭班”(高中二年制)永远的第一名。有位同学一直想将宋永华的第一夺过来,可宋永华总能卫冕成功。高中毕业,宋永华考入成都科技大学(现四川大学)。那年,他才16岁。
大学4年,他注意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能力,有意识地全面发展自己。除了学习上继续用功外,他还积极从事各种社会工作,担任过学生会学习部长、学习委员等职务;组织数学竞赛、英语竞赛各种活动,带动同学们踊跃参加,培养自己交往、组织等各方面的能力,不断增强自己的自信。
科大的外语氛围不错,虽然他当时没有出国的意识,但却下定决心学好外语。他自尊心特别强,刚入学时外语分在慢班,他问自己:“数学可以学好,外语为什么学不好?”并为自己定下目标:第一次统考要与快班同学分数一样。虽然,就那个年代而言,学习外语的条件还是比较差,但是“条件是相对的”,宋永华笑着回忆,“全宿舍凑钱买了个收音机,每天只播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英语故事。”手里没有几本外语书,他就把手里已有书籍的单词全背下,增加词汇量。毕业时外语统考,他得了100分,还学了第二外语:德语。
一台晚会一次会议
大学时做社会工作锻炼的能力,读研究生期间得到了更大的发挥。宋永华是研究生会主席,组织了一个“英语协会”。为了丰富生活,准备办一台英语晚会。他看见中央电视台有个英语节目主持人主持得非常好,想请来主持晚会。那时,他不懂一个大学想请央视主持人不是件容易事,但是,他干什么事都大胆,派了文艺部长去请,人家委婉拒绝说:你要开介绍信;第二次派研究生会副主席去,带上介绍信,人家又拒绝:一个大学怎么可能请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宋永华不服输,第三次亲自出马,用英语写了介绍信,拿到央视交给门卫。门卫没看懂,问:“你们英语俱乐部有哪些会员?”他含糊回答:“会说英语的就是我们会员。”那位主持人会英语,自然成了他们的“会员”,门卫便让他进去。当他出现在节目主持人办公室时,主持人被吓了一跳,最后还是被宋永华的精神所打动,去了学校。晚会成功举办,同学们还以为他有什么熟人帮忙,或有什么关系才办到的。
在清华读博士后时,他组织召开了首届全国青年电力学术会议。会议的首要任务筹集资金,宋永华克服困难做到了,会议成功召开。“期间发生了很多感人的事。有位年轻人在郑州电力公司工作,写的一篇文章被会议采用,受邀参加会议。单位领导不要他来,他晚上赶火车来,上午讲完,又坐火车回去。”如今,这个会议被固定下来,每两年举行一次,已经举办了七届。
成功:尽最大努力完成力所能及的事
在北京国际电工数学会议上,宋永华的报告引起了当时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副校长、著名数学家大卫・戴维斯的注意,经戴维斯推荐、英国皇家学会邀请,宋永华来到英国。
刚到英国的宋永华发现,自认英语听力水平不错的他根本听不懂别人说的话。但这并没有难倒宋永华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榜样的力量】省国资委优秀企
2018-10-25
- 冯思颖:大哉法治,浩浩其行
2018-10-25
- 雷蕾:与法同行,心静似蕾
2018-10-08
- 这个射手座美女,能成为最年轻的
2018-05-06
- 风采丨“中国梦·大国工匠”首
2018-04-07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