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企业:“哑巴老虎”吃黄连
2006-03-07 17:07:46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A-
A+
电力18讯: 近日,某门户网站称“政协委员怒斥电力系统职工每年可享受几十到几百度不等的免费‘福利电’,称其为‘垄断福利’”。无独有偶,《21世纪经济报道》称,电网企业资产的低回报率,罪魁祸首必是垄断,其背后是巨大的垄断利润。更有甚者,新浪网财经经济时评以“资产2万亿还哭穷,电老虎请自省”为标题对电网企业进行所谓的“伸张正义”。
据笔者了解,从宏观上讲,《21世纪经济报道》单纯从经济效益角度分析了电网企业的回报率,而未能将电网企业承担各种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的“隐性成本”计算在内;从微观上讲,“福利电”纯属子虚乌有,即使有也是少数地方少数人偶尔为之,如此“放大”为“垄断福利”,有以偏概全之嫌,误以为摸到了电网企业这头大象的全部。而新浪网财经经济时评则是不负责任,赤裸裸地对电网企业进行“人身攻击”。
由此反映出的问题是,电网企业生长在一个迫切需要理解的社会和舆论环境中。套用流行歌曲《我不是黄蓉》的歌词,笔者以为,电网企业当下迫切要唱的是“我不是老虎,我不会咬人,我只有对社会,无尽的责任”。
笔者“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最后发现,电网企业背上“电老虎”的恶名,被人误解的命运,其实“比窦娥还要冤”,实乃“哑巴老虎吃黄连”。
电网企业的“苦”和“冤”,体现在其目前所处的各种尴尬当中。
电网企业的尴尬之一,政府拿它当部门,自身难定位。“电力部门”一词,源于计划体制下的电力执法年代。那年那月,电力具有执法权,作为政府的一个部门,名正言顺地承担着维护社会正常用电的各种执法行为。后来,随着转型社会的逐步进化,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电力摇身一变成为企业,但问题是,体制变了并不等于政府和老百姓的意识观念发生变化。翻开报纸,“某地整顿非法矿井、地条钢,让供电公司断电,某地供电公司不计成本,千方百计保防汛供电”之类的报道屡见不鲜,这是电网作为一个企业应该承担的责任吗?整顿非法企业也好、抗洪排涝也好,是政府才有的职能和责任,却在无形之中被某些地方政府转嫁给电网企业了。笔者不禁要问,如果是部门, “供电部门”是个什么级别?拥有哪些合法的权利?如果不是部门,那它又是什么呢?
电网企业的尴尬之二,“隐性成本”何其大,打落牙齿肚里吞。电力,你为什么不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呢?农网改造利国利民,但是市场经济的规律告诉我们,为了山区的一盏灯,花上数万元乃至数十万的成本,加上进山维护的费用,这是何其不划算啊?防汛抗洪期间,迎峰度夏期间,冰天雪地里,不计成本,不惜代价地送电,将温暖送到寒冷的地方,将光明送到黑暗的地方,花上一万元产生的经济效益还不到一百元,这似乎也不是一个纯粹的企业应该做的事情,因为,企业的生存之本是始于客户,终于利润。协助政府整顿非法企业,承担了某些地方政府转嫁的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谁能说,执行这一责任不需要成本呢?
我们往往不能忽略的是社会效应和政治效应。但是电网企业需要有政治家的远见吗?笔者以为,电力服务的要义在于首先不破产,如果破产了,何谈服务?
作为一个提供服务和销售电能的企业,电网公司面临的外部环境是怎样的呢?欠费、恶意阻挠施工、电力设施频遭破坏、生产成本大幅增加、社会责任的超负荷转嫁等等问题,以全国之大,其中任何一项,都足以让电网企业“吃不了兜着走”。
电网企业尴尬之三,哑巴“老虎”吃黄连,苦也说不出。哑巴吃黄连的要义在于他知道这个是清火的,因此,电网企业这个“老实哑巴”的脾气似乎温和得很。若干年前,当人们发明“电老虎”一词的时候,电力部门似乎不以为然。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电网企业已经几经变革,几经改造,成为了造福人民的公益事业,成为党和政府凝聚民心的德政事业。从《电力监管条例》的出台到国家电网公司对外公布的“三个十条”,以及近年来电网企业将优质服务作为其生命线等等做法来看,电网企业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和满意度都在大幅升高,这也是有据可查的。可是,少数媒体不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调查不了解,不从全局看问题,动辄以“电老虎”相称,更有甚者,居然以“资产2万亿还哭穷,电老虎请自省”为标题对电网企业进行“人身攻击”,可是这个“老虎”在关键时刻却严重地失声,不见怒吼,连温和地站出来向人们说明一下真相的力气都没有了,着实看不出一点老虎的迹象。(夏伟)
据笔者了解,从宏观上讲,《21世纪经济报道》单纯从经济效益角度分析了电网企业的回报率,而未能将电网企业承担各种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的“隐性成本”计算在内;从微观上讲,“福利电”纯属子虚乌有,即使有也是少数地方少数人偶尔为之,如此“放大”为“垄断福利”,有以偏概全之嫌,误以为摸到了电网企业这头大象的全部。而新浪网财经经济时评则是不负责任,赤裸裸地对电网企业进行“人身攻击”。
由此反映出的问题是,电网企业生长在一个迫切需要理解的社会和舆论环境中。套用流行歌曲《我不是黄蓉》的歌词,笔者以为,电网企业当下迫切要唱的是“我不是老虎,我不会咬人,我只有对社会,无尽的责任”。
笔者“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最后发现,电网企业背上“电老虎”的恶名,被人误解的命运,其实“比窦娥还要冤”,实乃“哑巴老虎吃黄连”。
电网企业的“苦”和“冤”,体现在其目前所处的各种尴尬当中。
电网企业的尴尬之一,政府拿它当部门,自身难定位。“电力部门”一词,源于计划体制下的电力执法年代。那年那月,电力具有执法权,作为政府的一个部门,名正言顺地承担着维护社会正常用电的各种执法行为。后来,随着转型社会的逐步进化,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电力摇身一变成为企业,但问题是,体制变了并不等于政府和老百姓的意识观念发生变化。翻开报纸,“某地整顿非法矿井、地条钢,让供电公司断电,某地供电公司不计成本,千方百计保防汛供电”之类的报道屡见不鲜,这是电网作为一个企业应该承担的责任吗?整顿非法企业也好、抗洪排涝也好,是政府才有的职能和责任,却在无形之中被某些地方政府转嫁给电网企业了。笔者不禁要问,如果是部门, “供电部门”是个什么级别?拥有哪些合法的权利?如果不是部门,那它又是什么呢?
电网企业的尴尬之二,“隐性成本”何其大,打落牙齿肚里吞。电力,你为什么不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呢?农网改造利国利民,但是市场经济的规律告诉我们,为了山区的一盏灯,花上数万元乃至数十万的成本,加上进山维护的费用,这是何其不划算啊?防汛抗洪期间,迎峰度夏期间,冰天雪地里,不计成本,不惜代价地送电,将温暖送到寒冷的地方,将光明送到黑暗的地方,花上一万元产生的经济效益还不到一百元,这似乎也不是一个纯粹的企业应该做的事情,因为,企业的生存之本是始于客户,终于利润。协助政府整顿非法企业,承担了某些地方政府转嫁的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谁能说,执行这一责任不需要成本呢?
我们往往不能忽略的是社会效应和政治效应。但是电网企业需要有政治家的远见吗?笔者以为,电力服务的要义在于首先不破产,如果破产了,何谈服务?
作为一个提供服务和销售电能的企业,电网公司面临的外部环境是怎样的呢?欠费、恶意阻挠施工、电力设施频遭破坏、生产成本大幅增加、社会责任的超负荷转嫁等等问题,以全国之大,其中任何一项,都足以让电网企业“吃不了兜着走”。
电网企业尴尬之三,哑巴“老虎”吃黄连,苦也说不出。哑巴吃黄连的要义在于他知道这个是清火的,因此,电网企业这个“老实哑巴”的脾气似乎温和得很。若干年前,当人们发明“电老虎”一词的时候,电力部门似乎不以为然。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电网企业已经几经变革,几经改造,成为了造福人民的公益事业,成为党和政府凝聚民心的德政事业。从《电力监管条例》的出台到国家电网公司对外公布的“三个十条”,以及近年来电网企业将优质服务作为其生命线等等做法来看,电网企业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和满意度都在大幅升高,这也是有据可查的。可是,少数媒体不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调查不了解,不从全局看问题,动辄以“电老虎”相称,更有甚者,居然以“资产2万亿还哭穷,电老虎请自省”为标题对电网企业进行“人身攻击”,可是这个“老虎”在关键时刻却严重地失声,不见怒吼,连温和地站出来向人们说明一下真相的力气都没有了,着实看不出一点老虎的迹象。(夏伟)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