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通报2008年一季度煤炭电力运行基本情况
2008-05-07 08:50:5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今年一季度,南方部分地区遭遇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交通运输严重受阻,电力设施损毁严重,电煤供应告急,19个省份出现不同程度的拉闸限电,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工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和直接指挥下,经过全国人民共同努力,抗灾救灾斗争取得了重大胜利。煤电油运战线干部职工克服困难,奋力拼搏,努力保障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对煤炭电力的需要。
一、一季度煤炭电力运行基本情况及保障供应的主要措施
(一)基本情况
煤炭方面:一季度,煤炭产运需保持快速增长,受雨雪冰冻灾害、春运期间运力紧张、部分煤矿停产整顿和提前放假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部分地区出现电煤供应紧张状况。
1、煤炭产量。据统计局数据,一季度规模以上企业原煤产量5.69亿吨,同比增长14.6%;据有关行业统计,国有重点煤矿、国有地方煤矿和乡镇煤矿产量分别增长10.9%、4.1%和1%。
2、煤炭运量。一季度国家铁路完成煤炭发送量3.36亿吨,增长12.1%,同比回落0.9个百分点。全国主要港口完成煤炭发运量1.3亿吨,增长17.1%,回落2.1个百分点。
3、煤炭进出口。一季度煤炭进口1126万吨,下降21.3%,出口1020万吨,下降10.7%;净进口106万吨,其中3月份净进口275万吨。
4、煤炭需求。从主要耗煤行业看,电力行业耗煤3.77亿吨,增长12.9%;钢铁行业耗煤1.03亿吨,增长4.7 %;建材行业耗煤6100万吨,下降1%;化工行业耗煤3300万吨,增长6.6%。
5、煤炭库存。3月末全社会煤炭库存1.44亿吨,同比下降3.6%,总体属于基本正常、略微偏低。其中,煤矿库存2991万吨;主要中转港口存煤1463万吨,秦皇岛港存煤678万吨;直供电厂存煤2266万吨,可耗用天数为12天;14家重点钢厂炼焦煤库存171万吨。
电力方面:一季度,尽管遭遇严重灾害,全国发用电量仍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但增速有所回落,其中第二产业用电增幅出现较大回落。一些地区电力供需矛盾有所加剧。
1、全国发用电量仍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但增速有所回落。一季度全国发电量80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增幅同比回落1.5个百分点。其中,水电增长11.4%,提高5.1个百分点;火电增长13.4%,回落3.7个百分点。
2、电力供需矛盾有所加剧,南方地区电力供应尤显紧张。一季度,尽管装机又有新增,但受灾害、燃料供应、枯水季节等因素影响,电力有效供应能力不足,加之个别地区电力需求增幅过大,全国20个省级电网电力供应出现不同程度紧张,南方和华中等地区供需矛盾较突出。
3、第二产业用电增速回落,居民用电增长较快。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81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增幅同比回落1.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用电增长11.8%,回落5个百分点,增速近年来首次低于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其中,冶金、有色、建材、石化、纺织等行业用电增幅同比分别回落了17.2、13.6、4.1、5.7、7.4个百分点,对用电增长拉动作用减弱,用电结构比重也有所下降。居民生活用电增长19.7%,提高10.8个百分点。
4、电力行业能耗水平进一步下降。一季度,全国供电煤耗346克,同比下降9克。全国发电厂用电率6%,下降0.06个百分点。
5、灾害期间电力设施损毁严重,但对全年用电影响不大。灾害使13个省(区、市)输配电系统受到影响,多条电力线路因灾倒塔断线,发生长时间停运,170个县(市)的供电被迫中断。总的看,灾害对电力行业和电力供需的影响是局部性的和阶段性的,对全国、全年用电形势不会产生大的影响。但由于电力工业是带有公共事业性质的基础产业,电力系统一旦发生事故,给用户和社会带来的损失要大得多。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电力供应的连续性和安全性。
(二)保障煤炭、电力供应的主要工作
一季度,针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对煤炭生产运输造成的严重影响,以及部分地区出现的煤炭、电力供应紧张状况,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铁道部、交通部和煤炭、电力等有关方面合理安排生产调运,打好抢运电煤攻坚战,努力保障煤炭、电力生产供应。
一是加强对煤电油运供应保障综合情况的监测分析。在日常经济运行调度信息基础上,加强应急调度指挥,及时与有关部门、有关地区和企业加强信息交流,逐日报送煤炭、电力、石油和天然气生产、运输、销售、库存情况,加强监测分析,随时掌握动态情况。
二是协调组织煤炭生产和运输,保障电煤供应。会同有关部门以及重点产煤省区,把增产抢运电煤作为一场攻坚战,坚持会商制度,千方百计组织增加煤炭生产。发挥国有重点煤矿和地方国有煤矿骨干作用,及时调整取消春节放假或停产检修安排,坚持春节期间正常生产、保证基本产量。进一步加强煤炭产运需综合协调,对华中和京津唐地区骨干告急电厂进行了“点对点”衔接。铁道、交通部门组织突击抢运,
一、一季度煤炭电力运行基本情况及保障供应的主要措施
(一)基本情况
煤炭方面:一季度,煤炭产运需保持快速增长,受雨雪冰冻灾害、春运期间运力紧张、部分煤矿停产整顿和提前放假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部分地区出现电煤供应紧张状况。
1、煤炭产量。据统计局数据,一季度规模以上企业原煤产量5.69亿吨,同比增长14.6%;据有关行业统计,国有重点煤矿、国有地方煤矿和乡镇煤矿产量分别增长10.9%、4.1%和1%。
2、煤炭运量。一季度国家铁路完成煤炭发送量3.36亿吨,增长12.1%,同比回落0.9个百分点。全国主要港口完成煤炭发运量1.3亿吨,增长17.1%,回落2.1个百分点。
3、煤炭进出口。一季度煤炭进口1126万吨,下降21.3%,出口1020万吨,下降10.7%;净进口106万吨,其中3月份净进口275万吨。
4、煤炭需求。从主要耗煤行业看,电力行业耗煤3.77亿吨,增长12.9%;钢铁行业耗煤1.03亿吨,增长4.7 %;建材行业耗煤6100万吨,下降1%;化工行业耗煤3300万吨,增长6.6%。
5、煤炭库存。3月末全社会煤炭库存1.44亿吨,同比下降3.6%,总体属于基本正常、略微偏低。其中,煤矿库存2991万吨;主要中转港口存煤1463万吨,秦皇岛港存煤678万吨;直供电厂存煤2266万吨,可耗用天数为12天;14家重点钢厂炼焦煤库存171万吨。
电力方面:一季度,尽管遭遇严重灾害,全国发用电量仍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但增速有所回落,其中第二产业用电增幅出现较大回落。一些地区电力供需矛盾有所加剧。
1、全国发用电量仍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但增速有所回落。一季度全国发电量80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增幅同比回落1.5个百分点。其中,水电增长11.4%,提高5.1个百分点;火电增长13.4%,回落3.7个百分点。
2、电力供需矛盾有所加剧,南方地区电力供应尤显紧张。一季度,尽管装机又有新增,但受灾害、燃料供应、枯水季节等因素影响,电力有效供应能力不足,加之个别地区电力需求增幅过大,全国20个省级电网电力供应出现不同程度紧张,南方和华中等地区供需矛盾较突出。
3、第二产业用电增速回落,居民用电增长较快。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81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增幅同比回落1.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用电增长11.8%,回落5个百分点,增速近年来首次低于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其中,冶金、有色、建材、石化、纺织等行业用电增幅同比分别回落了17.2、13.6、4.1、5.7、7.4个百分点,对用电增长拉动作用减弱,用电结构比重也有所下降。居民生活用电增长19.7%,提高10.8个百分点。
4、电力行业能耗水平进一步下降。一季度,全国供电煤耗346克,同比下降9克。全国发电厂用电率6%,下降0.06个百分点。
5、灾害期间电力设施损毁严重,但对全年用电影响不大。灾害使13个省(区、市)输配电系统受到影响,多条电力线路因灾倒塔断线,发生长时间停运,170个县(市)的供电被迫中断。总的看,灾害对电力行业和电力供需的影响是局部性的和阶段性的,对全国、全年用电形势不会产生大的影响。但由于电力工业是带有公共事业性质的基础产业,电力系统一旦发生事故,给用户和社会带来的损失要大得多。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电力供应的连续性和安全性。
(二)保障煤炭、电力供应的主要工作
一季度,针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对煤炭生产运输造成的严重影响,以及部分地区出现的煤炭、电力供应紧张状况,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铁道部、交通部和煤炭、电力等有关方面合理安排生产调运,打好抢运电煤攻坚战,努力保障煤炭、电力生产供应。
一是加强对煤电油运供应保障综合情况的监测分析。在日常经济运行调度信息基础上,加强应急调度指挥,及时与有关部门、有关地区和企业加强信息交流,逐日报送煤炭、电力、石油和天然气生产、运输、销售、库存情况,加强监测分析,随时掌握动态情况。
二是协调组织煤炭生产和运输,保障电煤供应。会同有关部门以及重点产煤省区,把增产抢运电煤作为一场攻坚战,坚持会商制度,千方百计组织增加煤炭生产。发挥国有重点煤矿和地方国有煤矿骨干作用,及时调整取消春节放假或停产检修安排,坚持春节期间正常生产、保证基本产量。进一步加强煤炭产运需综合协调,对华中和京津唐地区骨干告急电厂进行了“点对点”衔接。铁道、交通部门组织突击抢运,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