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前电力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看我国电煤管理体制和电价形成机制的改革
2008-05-13 09:39:56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今年元月中旬以来,我国南方地区遭受罕见的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袭击,给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电力系统更是首当其冲,遭受到五十年未遇的重创,电力设备遭到严重破坏,电力资产损失巨大,电力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很大的困难。而且这次冰雪灾害使得本来就存在的一些政策性、体制性矛盾和问题愈发显现。本文试图通过对当前电力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困难的分析,谈谈对我国电煤管理、电煤价格、煤电价格联动以及电价改革等问题的一些看法。
一、当前电力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
(一)发电企业面临电煤供应不足、燃料成本大幅上涨、电价不能及时联动、利润将大幅下降等问题
1、电煤供应得不到保证。近几年,由于新建装机大幅增加,而煤炭产量和铁路运力没能同步增加,造成煤炭供应偏紧和铁路运力严重不足,2008年全国重点电煤订货合同总量只能满足发电企业用煤的50-60%左右,其余用煤完全靠市场采购,数量和价格都很难落实。今年一季度,全国原煤产量累计完成48552万吨,同比增加了3519万吨,增长了7.8%,其中国有重点煤矿完成32527万吨,增长了10.9%,国有地方煤矿完成7029万吨,增长了4.1%,乡镇煤矿完成8996万吨,增长了只有1%,而一季度火电发电量累计完成7125.73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7%,两者相比,需求超过供给的情况一目了然。2008年直供电网新机电煤需求在10701多万吨,而全国铁路只有大秦线有3000万吨新增运力,意味着7000多万吨发电新增用煤没有运力。华中地区连续三年新投产机组用煤的运力无法落实。2008年初,全国电煤库存持续下降,全国直供电网近三分之一的电厂存煤告急,缺煤停机全国范围内最多时达4240万千瓦,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更使电煤紧张形势雪上加霜。近期尽管电煤库存逐步回升,但由于各主要耗煤行业压缩的煤炭需求得到释放,用电需求大幅增长,加上铁路运力的瓶颈制约,全年电煤供应不会宽松,供求形势不容乐观。
2、电煤价格上涨和煤质下降增加成本。据有关企业反映,2007和2008两年电煤价格共上涨了70元/吨左右,按全国电煤年消耗13.5亿吨计算,发电企业两年仅燃料成本就增加1200多亿元。除电煤价格直接上涨外,电煤质量下降也变相提高了煤价,增加成本。据统计,2000年,全国原煤平均发热量为5082大卡,2007年原煤平均发热量为4539大卡,下降了10.7%。2000年至2005年,山西全省电煤发热量下降741大卡,如果按标煤单价300元/吨计算,意味着吨煤成本提高32元/吨。电煤价格的大幅上涨和质量的下降,造成发电企业的成本大幅上升。
3、发电量减少影响销售收入。受新投产机组迅猛增加的直接影响,发电企业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明显下降,据统计,2007年,全国60万千瓦以上电厂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发电利用小时数为5011小时,同比下降187小时,其中火电利用小时数为5316小时,同比减少296小时。今年一季度,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157小时,比去年同期降低了20小时。再加上这次冰雪灾害后受电网供电能力恢复的时间制约,受灾地区人民生活和工业生产用电需求受到抑制,更加剧了发电企业发电利用小时数下降的速度。初步统计,2008年1月下旬至2月下旬受灾期间,五大发电集团发电量减少148.6亿千瓦时,影响销售收入50亿元左右。预计2008年,发电利用小时继续下降的趋势不会改变,全年发电利用小时还将继续下降。
4、利润将大幅下降。受燃料成本大幅增加、运输费用大幅提高、发电利用小时下降、销售收入减少以及电价不能及时联动等多重因素影响,主要发电企业2008年利润大幅下降已成必然趋势。据五大发电集团估计,2008年仅电煤价格上涨导致燃料成本上升就将超过300亿,占五大发电集团2007年320亿元利润总额的93.8%。今年一季度,五大发电集团实现利润为-20亿元,同比下降了143%,五大发电集团中,除华能集团尚有微利外,大唐、华电、国电和中电投等四大集团都已出现集团性亏损。可以说,今年发电企业生产经营形势非常严峻。
(二)电网企业面临电网建设严重滞后、电网建设任务繁重、输配电价水平偏低、电网建设资金严重短缺等问题
1、电网建设严重滞后,电网发展任务繁重。当前,我国电网建设发展滞后问题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跨区、跨省电网主网架还比较薄弱,尚不能适应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二是技术装备水平偏低,难以满足运行环境日益复杂和变化的要求;三是现有输电容量不适应负荷增长要求,电网“卡脖子”现象普遍存在;四是部分电网建设设防标准偏低,抵御大面积严重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不足。
而电网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是电网建设投入不足。据统计,2006年和2007年两年,我国电力投资比例中,电源投资分别占60%和55%,电网投资只占40%和4
一、当前电力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
(一)发电企业面临电煤供应不足、燃料成本大幅上涨、电价不能及时联动、利润将大幅下降等问题
1、电煤供应得不到保证。近几年,由于新建装机大幅增加,而煤炭产量和铁路运力没能同步增加,造成煤炭供应偏紧和铁路运力严重不足,2008年全国重点电煤订货合同总量只能满足发电企业用煤的50-60%左右,其余用煤完全靠市场采购,数量和价格都很难落实。今年一季度,全国原煤产量累计完成48552万吨,同比增加了3519万吨,增长了7.8%,其中国有重点煤矿完成32527万吨,增长了10.9%,国有地方煤矿完成7029万吨,增长了4.1%,乡镇煤矿完成8996万吨,增长了只有1%,而一季度火电发电量累计完成7125.73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7%,两者相比,需求超过供给的情况一目了然。2008年直供电网新机电煤需求在10701多万吨,而全国铁路只有大秦线有3000万吨新增运力,意味着7000多万吨发电新增用煤没有运力。华中地区连续三年新投产机组用煤的运力无法落实。2008年初,全国电煤库存持续下降,全国直供电网近三分之一的电厂存煤告急,缺煤停机全国范围内最多时达4240万千瓦,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更使电煤紧张形势雪上加霜。近期尽管电煤库存逐步回升,但由于各主要耗煤行业压缩的煤炭需求得到释放,用电需求大幅增长,加上铁路运力的瓶颈制约,全年电煤供应不会宽松,供求形势不容乐观。
2、电煤价格上涨和煤质下降增加成本。据有关企业反映,2007和2008两年电煤价格共上涨了70元/吨左右,按全国电煤年消耗13.5亿吨计算,发电企业两年仅燃料成本就增加1200多亿元。除电煤价格直接上涨外,电煤质量下降也变相提高了煤价,增加成本。据统计,2000年,全国原煤平均发热量为5082大卡,2007年原煤平均发热量为4539大卡,下降了10.7%。2000年至2005年,山西全省电煤发热量下降741大卡,如果按标煤单价300元/吨计算,意味着吨煤成本提高32元/吨。电煤价格的大幅上涨和质量的下降,造成发电企业的成本大幅上升。
3、发电量减少影响销售收入。受新投产机组迅猛增加的直接影响,发电企业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明显下降,据统计,2007年,全国60万千瓦以上电厂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发电利用小时数为5011小时,同比下降187小时,其中火电利用小时数为5316小时,同比减少296小时。今年一季度,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157小时,比去年同期降低了20小时。再加上这次冰雪灾害后受电网供电能力恢复的时间制约,受灾地区人民生活和工业生产用电需求受到抑制,更加剧了发电企业发电利用小时数下降的速度。初步统计,2008年1月下旬至2月下旬受灾期间,五大发电集团发电量减少148.6亿千瓦时,影响销售收入50亿元左右。预计2008年,发电利用小时继续下降的趋势不会改变,全年发电利用小时还将继续下降。
4、利润将大幅下降。受燃料成本大幅增加、运输费用大幅提高、发电利用小时下降、销售收入减少以及电价不能及时联动等多重因素影响,主要发电企业2008年利润大幅下降已成必然趋势。据五大发电集团估计,2008年仅电煤价格上涨导致燃料成本上升就将超过300亿,占五大发电集团2007年320亿元利润总额的93.8%。今年一季度,五大发电集团实现利润为-20亿元,同比下降了143%,五大发电集团中,除华能集团尚有微利外,大唐、华电、国电和中电投等四大集团都已出现集团性亏损。可以说,今年发电企业生产经营形势非常严峻。
(二)电网企业面临电网建设严重滞后、电网建设任务繁重、输配电价水平偏低、电网建设资金严重短缺等问题
1、电网建设严重滞后,电网发展任务繁重。当前,我国电网建设发展滞后问题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跨区、跨省电网主网架还比较薄弱,尚不能适应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二是技术装备水平偏低,难以满足运行环境日益复杂和变化的要求;三是现有输电容量不适应负荷增长要求,电网“卡脖子”现象普遍存在;四是部分电网建设设防标准偏低,抵御大面积严重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不足。
而电网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是电网建设投入不足。据统计,2006年和2007年两年,我国电力投资比例中,电源投资分别占60%和55%,电网投资只占40%和4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