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价改革开闸 华东与东北试验双轨制
2005-10-30 12:40:3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A-
A+
电力18讯: 本报记者 徐万国 北京报道
继东北之后,10月28日,华东电力市场正式进入综合模拟运行阶段。
华东电力供应紧张历来为全国之最,一直被视为“碰不得的山芋”,而此次“综合模拟运行”则标志着我国电价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与此同时,南方、华中电力市场也已经拟订模拟运行细则――南方电力将于11月1日正式模拟运营;华中电力计划年内正式模拟竞价上网交易。
竞价上网
从这一天起,华东电力市场将建立统一的电能交易平台,实行竞价交易。此电能交易平台将支持长期合约市场、月前市场、日前市场、实时平衡四种模式。
按照规定,拥有单机额定容量100兆瓦及以上常规燃煤机组的发电厂必须参加华东月度竞价交易和日前竞价交易,月度竞价交易和日前竞价交易执行最高限价 含增值税 ,暂定为471元/兆瓦时。
考虑到市场各方的承受能力,综合模拟运行初期竞价比例控制在计划电量的10%左右。在市场推进过程中逐步增加参与竞争的发电企业范围,加大合约交易市场化的比例。明年一季,华东电力市场将正式进入试运行。
据了解,华东电力市场在此前已经进行了15次月度竞价交易模拟,此次综合模拟将持续数月,明年一季度,华东电力市场将进入全面试点。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何勇健副处长表示,在华东电力市场化运营的基础上,国家发改委将进一步选择华东进行输配电价和销售电价改革试点。
到那时,华东电力市场将是一个在统一平台上进行日前全电量报价,按竞价结果合理处理落实年度合同、双边交易、月度中标和日前竞争中标电量的关系,以合约交易为基础竞价交易与合约交易相结合,多方参与,协调运作,公平透明,并从电网实际出发分期实施,逐步增强竞争力度的综合电力市场。
按照竞价上网原则,成本控制较好的企业,可能获得优先上网,终端用户也可能获得“低电价”的实惠。但竞价上网可能带来多大的降价幅度,目前尚没有实质性信息披露。也有观点认为,此番电力市场模拟运营的结果最终未必导致“低价”,因为电力价格最终还要考虑多种成本因素。
但电力行业从过去垄断运营到现在的模拟市场化运营,毕竟带来了更为公平的竞争环境。
改革契机
自从“厂网分开”后,中国电力体制改革并没有停滞,但“渐进式”的改革与厂网分开时的轰轰烈烈相比,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进展。
对此,电力行业一直强调,由于缺电上升为主要矛盾,已经上路的电力市场化改革不得不轻带刹车,靠边让行。但更深层的原因是,电力改革主体之间的利益之争和权力纠葛,迫使各方力量相互抵消,从而进展缓慢。
国家电监委首席工程师、华东电力市场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于新阳说:“华东电力市场进入试运行必须具备电量基本平衡且略有富余和输配电价和电价连动政策均已出台两个基本条件。”
从今年下半年开始,一则有关电力的重磅消息,分别从业内、外权威人士和机构的口中抛出:中国电力供需将在2006年实现平衡。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秘书长王永干日前预计,下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依然紧张,但进入四季度后,供需缺口将明显缩小,可望下降到1000万千瓦左右。
实施改革的障碍正在消融。据华东电监局在启动市场化模拟运行之前预测:“今冬明春华东市场电力可以平衡,明年夏季为尖峰时段略有短缺,其余时段电力可以平衡,电量将有富余。”
在此背景下,发电企业推进着电力市场化的决心日益坚定。因为电力供需无论平衡还是过剩,对发电企业而言都是雪上加霜。尤其是发电企业由机组可利用小时支撑起来的赢利模式,会随着电力的供需平衡而失去其应有力度。
更重要的是,虽然已经实行“厂网分开”,但电网(即所谓“调度”)依然还拥有一定的存量电厂。“电力短缺的时候,机组尽可以超发满发,一旦电力过剩,谁敢保证‘调度’的胳膊肘不往里拐。”在这种局势下,竞价上网是大家都能接受的选择。
鼓励两部电价制
如果说竞价上网是整个电力改革的方向,那么在保证电力供应安全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价格体制,是最核心的内容之一。
据了解,10月28日启动的华东电力市场与之前东北电力市场在电力价格体制上略有不同。东北是以电厂为主体报价,而华东则是机组直接在平台上进行交易。在电价改革方面,东北实行的是两部制电价改革,华东则将重点放在输配电价改革,即单一电价制。
一部制电价是指全部费用从发电量中回收,为此必须规定最低发电小时,在最低发电小时内电力公司根据“照付不议”的原则收购电量。两部电价制,由容量电价和电量电价两部分组成。
有分析认为,这两个地区分别选择不同的价格体制别有用心。因为“两部电价制”已经在东北进行了试点,这次选择华东进行一部电价制试点,目的就是要在两<
继东北之后,10月28日,华东电力市场正式进入综合模拟运行阶段。
华东电力供应紧张历来为全国之最,一直被视为“碰不得的山芋”,而此次“综合模拟运行”则标志着我国电价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与此同时,南方、华中电力市场也已经拟订模拟运行细则――南方电力将于11月1日正式模拟运营;华中电力计划年内正式模拟竞价上网交易。
竞价上网
从这一天起,华东电力市场将建立统一的电能交易平台,实行竞价交易。此电能交易平台将支持长期合约市场、月前市场、日前市场、实时平衡四种模式。
按照规定,拥有单机额定容量100兆瓦及以上常规燃煤机组的发电厂必须参加华东月度竞价交易和日前竞价交易,月度竞价交易和日前竞价交易执行最高限价 含增值税 ,暂定为471元/兆瓦时。
考虑到市场各方的承受能力,综合模拟运行初期竞价比例控制在计划电量的10%左右。在市场推进过程中逐步增加参与竞争的发电企业范围,加大合约交易市场化的比例。明年一季,华东电力市场将正式进入试运行。
据了解,华东电力市场在此前已经进行了15次月度竞价交易模拟,此次综合模拟将持续数月,明年一季度,华东电力市场将进入全面试点。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何勇健副处长表示,在华东电力市场化运营的基础上,国家发改委将进一步选择华东进行输配电价和销售电价改革试点。
到那时,华东电力市场将是一个在统一平台上进行日前全电量报价,按竞价结果合理处理落实年度合同、双边交易、月度中标和日前竞争中标电量的关系,以合约交易为基础竞价交易与合约交易相结合,多方参与,协调运作,公平透明,并从电网实际出发分期实施,逐步增强竞争力度的综合电力市场。
按照竞价上网原则,成本控制较好的企业,可能获得优先上网,终端用户也可能获得“低电价”的实惠。但竞价上网可能带来多大的降价幅度,目前尚没有实质性信息披露。也有观点认为,此番电力市场模拟运营的结果最终未必导致“低价”,因为电力价格最终还要考虑多种成本因素。
但电力行业从过去垄断运营到现在的模拟市场化运营,毕竟带来了更为公平的竞争环境。
改革契机
自从“厂网分开”后,中国电力体制改革并没有停滞,但“渐进式”的改革与厂网分开时的轰轰烈烈相比,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进展。
对此,电力行业一直强调,由于缺电上升为主要矛盾,已经上路的电力市场化改革不得不轻带刹车,靠边让行。但更深层的原因是,电力改革主体之间的利益之争和权力纠葛,迫使各方力量相互抵消,从而进展缓慢。
国家电监委首席工程师、华东电力市场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于新阳说:“华东电力市场进入试运行必须具备电量基本平衡且略有富余和输配电价和电价连动政策均已出台两个基本条件。”
从今年下半年开始,一则有关电力的重磅消息,分别从业内、外权威人士和机构的口中抛出:中国电力供需将在2006年实现平衡。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秘书长王永干日前预计,下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依然紧张,但进入四季度后,供需缺口将明显缩小,可望下降到1000万千瓦左右。
实施改革的障碍正在消融。据华东电监局在启动市场化模拟运行之前预测:“今冬明春华东市场电力可以平衡,明年夏季为尖峰时段略有短缺,其余时段电力可以平衡,电量将有富余。”
在此背景下,发电企业推进着电力市场化的决心日益坚定。因为电力供需无论平衡还是过剩,对发电企业而言都是雪上加霜。尤其是发电企业由机组可利用小时支撑起来的赢利模式,会随着电力的供需平衡而失去其应有力度。
更重要的是,虽然已经实行“厂网分开”,但电网(即所谓“调度”)依然还拥有一定的存量电厂。“电力短缺的时候,机组尽可以超发满发,一旦电力过剩,谁敢保证‘调度’的胳膊肘不往里拐。”在这种局势下,竞价上网是大家都能接受的选择。
鼓励两部电价制
如果说竞价上网是整个电力改革的方向,那么在保证电力供应安全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价格体制,是最核心的内容之一。
据了解,10月28日启动的华东电力市场与之前东北电力市场在电力价格体制上略有不同。东北是以电厂为主体报价,而华东则是机组直接在平台上进行交易。在电价改革方面,东北实行的是两部制电价改革,华东则将重点放在输配电价改革,即单一电价制。
一部制电价是指全部费用从发电量中回收,为此必须规定最低发电小时,在最低发电小时内电力公司根据“照付不议”的原则收购电量。两部电价制,由容量电价和电量电价两部分组成。
有分析认为,这两个地区分别选择不同的价格体制别有用心。因为“两部电价制”已经在东北进行了试点,这次选择华东进行一部电价制试点,目的就是要在两<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