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社会责任报告看企业科技创新
2013-02-22 15:45:28 来源:王燕
A-
A+
电力18讯: 国家电网21日在北京发布其2012年的社会责任报告,笔者在国家电网的社会责任承诺中看到,自该公司2002年成立至今的十年间,电网建设累计投资超过2万亿元,国家电力市场交易电量增长14倍,公司专利拥有量达16399项。十年间,国家电网公司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工作,以特高压技术为代表,在世界电网科技领域实现了"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
联想起前些日子看到一篇文章《他为何"逃离"科研》,说的是中国科学院程代展教授为了自已一名极具科研潜质的博士生执意转行,写下了一篇充满感情色彩的博文,哀叹"是我错了,还是他错了",从而引发网友热议:是谁让年轻人纷纷"逃离"科研?
2012年11月20日,科学网就这一现象展开调查。对于"你身边是否有青年人逃离科研"的问题,选择"较多"的有3117票,选择"较少"的为207票,选择"没有"的仅47票。这一现象的背后,可能折射出的是科研资源的基本保障、行业价值的舆论评价、科研个体的社会地位等一系列的问题。回想起"钱学森之问",到底科研路在何方?
党的十八大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9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外发布了《关于深化科技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促进经济与科技集合。意见对我国现行的科技管理体制做了诊断,认为我国的科研机制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的要求不相适应,最突出的表现是: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没有真正确立,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科技与经济结合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国家电网公司作为一家特大型央企,有责任落实国家战略,通过科技创新,推动国家发展。围绕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坚强智能电网的战略目标,国家电网公司近年来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当前,国家电网已成为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系统规模最大、资源配置能力最强的交直流混合电网。2013年1月18日,国家电网公司牵头,100多家单位参与联合攻关的"特高压交流输电关键技术、成套设备及工程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012年12月12日,锦屏-苏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投入运行,这是目前世界上输送容量最大、送电距离最远、电压等级最高、技术最先进的直流输电工程,树立了直流输电新的里程碑;自主研发建设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智能调度技术支持系统,推广应用智能电表超过1.2亿只,在智能电网理论研究、试验体系和工程应用方面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成就的背后离不开企业自主科技创新。"十一五"至今,国家电网公司科技技入累计近400亿元。高比例的研发投入为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和支撑。科学配置体制内外创新资源,改革科技体制、整合科研资源,建立高效的科技投入产出机制。1月26日,国家电网公司科技暨智能电网工作会议上,与会代表们发现,直属科研和产业单位、省属科研所、环保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清华大学等经常在会上提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坚持企业科技创新主导,开展长期基础性、前瞻性研究,增强与产业单位及高校间的协同合作,积极推动跨部门、跨行业联合攻关,取得了一系列的原创成果。特高压、智能电网等创新实践,科技成果的加速转化与推广,使得国家电网取得了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电网的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提升,公司的运行水平迈入国际先进行列。
展望未来,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及能源储存技术、输送技术等将继续发生深刻变革,中国电力工业也将保持快速发展势头,电网正向高度智能化方向发展。"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将继续发挥科技创新示范作用,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核心技术研发和关键设备研制,带动民族电工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向着全球电力行业的科技领军企业迈进。(旌德供电公司 王燕)
联想起前些日子看到一篇文章《他为何"逃离"科研》,说的是中国科学院程代展教授为了自已一名极具科研潜质的博士生执意转行,写下了一篇充满感情色彩的博文,哀叹"是我错了,还是他错了",从而引发网友热议:是谁让年轻人纷纷"逃离"科研?
2012年11月20日,科学网就这一现象展开调查。对于"你身边是否有青年人逃离科研"的问题,选择"较多"的有3117票,选择"较少"的为207票,选择"没有"的仅47票。这一现象的背后,可能折射出的是科研资源的基本保障、行业价值的舆论评价、科研个体的社会地位等一系列的问题。回想起"钱学森之问",到底科研路在何方?
党的十八大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9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外发布了《关于深化科技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促进经济与科技集合。意见对我国现行的科技管理体制做了诊断,认为我国的科研机制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的要求不相适应,最突出的表现是: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没有真正确立,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科技与经济结合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国家电网公司作为一家特大型央企,有责任落实国家战略,通过科技创新,推动国家发展。围绕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坚强智能电网的战略目标,国家电网公司近年来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当前,国家电网已成为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系统规模最大、资源配置能力最强的交直流混合电网。2013年1月18日,国家电网公司牵头,100多家单位参与联合攻关的"特高压交流输电关键技术、成套设备及工程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012年12月12日,锦屏-苏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投入运行,这是目前世界上输送容量最大、送电距离最远、电压等级最高、技术最先进的直流输电工程,树立了直流输电新的里程碑;自主研发建设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智能调度技术支持系统,推广应用智能电表超过1.2亿只,在智能电网理论研究、试验体系和工程应用方面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成就的背后离不开企业自主科技创新。"十一五"至今,国家电网公司科技技入累计近400亿元。高比例的研发投入为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和支撑。科学配置体制内外创新资源,改革科技体制、整合科研资源,建立高效的科技投入产出机制。1月26日,国家电网公司科技暨智能电网工作会议上,与会代表们发现,直属科研和产业单位、省属科研所、环保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清华大学等经常在会上提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坚持企业科技创新主导,开展长期基础性、前瞻性研究,增强与产业单位及高校间的协同合作,积极推动跨部门、跨行业联合攻关,取得了一系列的原创成果。特高压、智能电网等创新实践,科技成果的加速转化与推广,使得国家电网取得了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电网的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提升,公司的运行水平迈入国际先进行列。
展望未来,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及能源储存技术、输送技术等将继续发生深刻变革,中国电力工业也将保持快速发展势头,电网正向高度智能化方向发展。"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将继续发挥科技创新示范作用,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核心技术研发和关键设备研制,带动民族电工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向着全球电力行业的科技领军企业迈进。(旌德供电公司 王燕)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