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要为企业的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2012-12-12 15:20:34 来源:巨鹏程
A-
A+
电力18讯: 作为国有企业党组织要始终坚持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展领域,强化功能,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不断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要求,积极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及重大决策,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企业的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目前,党建工作仍然存在以下不足:
1、开拓创新的意识不强。表现在: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自觉性不高,理想信念淡薄,宗旨意识不强;思想不够解放,观念陈旧,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机遇意识、发展意识不强。
2、认识上存在偏差。党建工作毕竟不像技术工作、经济工作那样"立竿见影",它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无声过程。也往往是直接性与间接性、内隐性或外隐型、反复性与上升性的互相交识,是通过人们的认识水平、道德水平、劳动积极性、工作责任感等这些不能直接量化的因素中显现出来。因而在一些人的眼里,党建工作视其为"可有可无论"、"无用论"、"摆设论",在企业的管理工作中,出现了重生产、轻党建的现象。
3、党员组织生活不正常。表现在:政治理论学习不扎实,人员、时间、内容、效果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党支部工作无思路、无干劲、无新意;开展"四个载体"活动流于形式。
4、党内活动不认真。党支部活动,仅仅满足于念一念报纸,听一听文件,很少安排认真讨论,谈谈认识及心得体会的撰写;党内活动不够严肃,民主生活的气氛不浓厚。
针对上述问题,在今后的党建工作中,必须着力抓好党组织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与时俱进,全面推进党支部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如何加强企业党的建设,应从具体问题入手,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1、把握建设的中心点,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在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中,要紧紧围绕企业改革发展,紧密结合企业经营管理,安全生产、优质服务的实际来抓党建工作,使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得到加强,使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为保证和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多创效益和改革发展而服务。实践证明:只有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才能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两者相辅相成,不断促进。
2、把握建设的特点,拓宽领域,强化功能,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
不断拓展党的工作的覆盖面,是十六届六中全会根据新时期对基层党建提出的新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无论是在地位作用,职责任务,机构设置上,还是在工作方法、工作制度、活动方式上,都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要求拓宽工作领域,国有企业根据其所有性质及组织形式的发生变化,企业党组织的设置和调整如何才能适应企业改革的实际即怎样充分正确行使职能,与企业改革发展同步进行;如何把党的具体工作深入到每个班组,并切实发挥作用,只有研究这些新情况,解决这些新问题,才能把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3、更新思想观念,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思想保证。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政治工作要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企业改革与发展中,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和帮助职工消除理论上的困惑、思想上的凝惑、心态上的失衡,从传统的旧观念中解脱出来,树立与现代化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首先,要学会用理论指导我们的工作,学会观察世界、分析事物的观点和方法,为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实施改革提供精神动力和理论指导。其次,要树立正视困难,勇于拼搏的思想,树立企业是一盘棋的全局观念。只有这样才能以思想的解放,观念的转变,促进企业的挖潜增效,带动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的加强,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第三,要围绕国有资产管理加强宣传教育。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学好资产经营管理相关的知识,如产权理论、营销知识、金融管理、财务管理知识等,从理性的高度提高思想认识,增强科学管理企业的本领。
4、把握方向,参与决策,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政治保证。
随着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建立,改革的深化,企业的自主经营权扩大了,决策的风险也相应增大了,这就提出了党组织如何进一步提高参与企业重大经营决策的能力和水平的问题,提出来的怎样进一步发挥好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等一系列问题。现代化企业制度,管理模式发生了变化。但党的宗旨没有变,企业的社会主义性质没有变,两个文明建设共同发展的奋斗目标没有变。因此,在新的体制下,企业党组织一定要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企业的贯彻落实,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党对企业在政治上的领导权落到实处,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看一个部门的党组织善不善于领导,领导得好不好,应该主要看这个部门实行了先进的管理方法没有,技术革新进行得怎么样,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多少,利润和效益增长了多少。二要参与决策,党政共同负责。要明确企业党组织参与决策的范围,对涉及企业和职工利益的重大问题的决策都要定向把关,要畅通参与决策的渠道,形成保证体系。同时还要建立参与决策的保证措施,用制度把党政建设聚合在一起,强化民主集中制建设。
5、强化自身,发挥作用,为改革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现代企业制度,不仅是企业经营管理方式的巨大跨越,也是人们思想观念的重大突破。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适应各种变化,必须围绕中心,抓住重点,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一是进一步抓好党的政治理论的学习教育,强化领导班子建设及局中心组学习成员的理论素质。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要带头讲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和驾驭市场经济、管理现代企业的能力;要带头讲政治,服从企业改革发展大局,为企业的改革发展创造条件;要带头讲正气,做勤政爱民廉洁奉公的表率,带好职工队伍。二是要在企业改革发展中加强党的建设。探索新路子、采取新措施,充分调动党员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企业的改革献计献策,让党组织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把企业党的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三是要抓好各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提高党支部建设的质量。党支部要加强对扩大党员的教育引导工作,使他们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为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6、把握建设的基点,增强党员党性修养,做合格党员。
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要着重解决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共产党员如何增强党性、保持先进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问题。要在全体党员中广泛深入地持续保持党员先进性的教育活动,按照"三个代表"和党章的要求,教育党员坚定信念,牢记宗旨,增强党性,始终站在改革和发展的前列,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出色地做好本职工作,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因此,在抓好党员常规教育管理工作的同时,要注重对一些特殊党员群体的教育管理,如离退休党员等,以确保使每一个党员都能参加党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履行党员职责,发挥党员的优良传统作风。(皋兰县供电公司)
目前,党建工作仍然存在以下不足:
1、开拓创新的意识不强。表现在: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自觉性不高,理想信念淡薄,宗旨意识不强;思想不够解放,观念陈旧,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机遇意识、发展意识不强。
2、认识上存在偏差。党建工作毕竟不像技术工作、经济工作那样"立竿见影",它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无声过程。也往往是直接性与间接性、内隐性或外隐型、反复性与上升性的互相交识,是通过人们的认识水平、道德水平、劳动积极性、工作责任感等这些不能直接量化的因素中显现出来。因而在一些人的眼里,党建工作视其为"可有可无论"、"无用论"、"摆设论",在企业的管理工作中,出现了重生产、轻党建的现象。
3、党员组织生活不正常。表现在:政治理论学习不扎实,人员、时间、内容、效果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党支部工作无思路、无干劲、无新意;开展"四个载体"活动流于形式。
4、党内活动不认真。党支部活动,仅仅满足于念一念报纸,听一听文件,很少安排认真讨论,谈谈认识及心得体会的撰写;党内活动不够严肃,民主生活的气氛不浓厚。
针对上述问题,在今后的党建工作中,必须着力抓好党组织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与时俱进,全面推进党支部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如何加强企业党的建设,应从具体问题入手,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1、把握建设的中心点,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在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中,要紧紧围绕企业改革发展,紧密结合企业经营管理,安全生产、优质服务的实际来抓党建工作,使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得到加强,使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为保证和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多创效益和改革发展而服务。实践证明:只有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才能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两者相辅相成,不断促进。
2、把握建设的特点,拓宽领域,强化功能,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
不断拓展党的工作的覆盖面,是十六届六中全会根据新时期对基层党建提出的新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无论是在地位作用,职责任务,机构设置上,还是在工作方法、工作制度、活动方式上,都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要求拓宽工作领域,国有企业根据其所有性质及组织形式的发生变化,企业党组织的设置和调整如何才能适应企业改革的实际即怎样充分正确行使职能,与企业改革发展同步进行;如何把党的具体工作深入到每个班组,并切实发挥作用,只有研究这些新情况,解决这些新问题,才能把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3、更新思想观念,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思想保证。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政治工作要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企业改革与发展中,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和帮助职工消除理论上的困惑、思想上的凝惑、心态上的失衡,从传统的旧观念中解脱出来,树立与现代化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首先,要学会用理论指导我们的工作,学会观察世界、分析事物的观点和方法,为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实施改革提供精神动力和理论指导。其次,要树立正视困难,勇于拼搏的思想,树立企业是一盘棋的全局观念。只有这样才能以思想的解放,观念的转变,促进企业的挖潜增效,带动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的加强,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第三,要围绕国有资产管理加强宣传教育。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学好资产经营管理相关的知识,如产权理论、营销知识、金融管理、财务管理知识等,从理性的高度提高思想认识,增强科学管理企业的本领。
4、把握方向,参与决策,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政治保证。
随着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建立,改革的深化,企业的自主经营权扩大了,决策的风险也相应增大了,这就提出了党组织如何进一步提高参与企业重大经营决策的能力和水平的问题,提出来的怎样进一步发挥好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等一系列问题。现代化企业制度,管理模式发生了变化。但党的宗旨没有变,企业的社会主义性质没有变,两个文明建设共同发展的奋斗目标没有变。因此,在新的体制下,企业党组织一定要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企业的贯彻落实,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党对企业在政治上的领导权落到实处,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看一个部门的党组织善不善于领导,领导得好不好,应该主要看这个部门实行了先进的管理方法没有,技术革新进行得怎么样,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多少,利润和效益增长了多少。二要参与决策,党政共同负责。要明确企业党组织参与决策的范围,对涉及企业和职工利益的重大问题的决策都要定向把关,要畅通参与决策的渠道,形成保证体系。同时还要建立参与决策的保证措施,用制度把党政建设聚合在一起,强化民主集中制建设。
5、强化自身,发挥作用,为改革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现代企业制度,不仅是企业经营管理方式的巨大跨越,也是人们思想观念的重大突破。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适应各种变化,必须围绕中心,抓住重点,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一是进一步抓好党的政治理论的学习教育,强化领导班子建设及局中心组学习成员的理论素质。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要带头讲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和驾驭市场经济、管理现代企业的能力;要带头讲政治,服从企业改革发展大局,为企业的改革发展创造条件;要带头讲正气,做勤政爱民廉洁奉公的表率,带好职工队伍。二是要在企业改革发展中加强党的建设。探索新路子、采取新措施,充分调动党员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企业的改革献计献策,让党组织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把企业党的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三是要抓好各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提高党支部建设的质量。党支部要加强对扩大党员的教育引导工作,使他们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为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6、把握建设的基点,增强党员党性修养,做合格党员。
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要着重解决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共产党员如何增强党性、保持先进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问题。要在全体党员中广泛深入地持续保持党员先进性的教育活动,按照"三个代表"和党章的要求,教育党员坚定信念,牢记宗旨,增强党性,始终站在改革和发展的前列,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出色地做好本职工作,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因此,在抓好党员常规教育管理工作的同时,要注重对一些特殊党员群体的教育管理,如离退休党员等,以确保使每一个党员都能参加党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履行党员职责,发挥党员的优良传统作风。(皋兰县供电公司)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