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供电企业干部队伍的思想道德建设
2012-12-10 15:53:41 来源:田光辉
A-
A+
电力18讯: 人是有思想有道德的管理对象,人的工作劳动是带有思想道德的活动。所以,企业干部管理必须管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人文关怀是建立在人性认识的基础上,是遵照以人为本、人本主义的理论指导的活动模式。随着社会经济成份、经济利益、生产方式、组织形式和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各种矛盾错综复杂,给企业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我们供电企业也不例外。如何以道德管理的有效方法、有效载体,影响和感召供电企业干部去模范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自觉履行各自的工作职责,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是实现企业干部队伍素质提升的核心内容。
一、思想道德建设需要适应新的形势
我们的思想道德建设有过可喜的成绩,竞争精神、豪迈精神乃至团结精神,这些“精神”一直引导着蠡县供电公司干部员工创先争优,爱岗敬业,创造了蠡县供电辉煌的一页。随着形势的日益发展,新问题、新矛盾、新情况层出迭现,在各种挑战、竞争的磨练与冲击下,这些“精神”正在干部员工的身上逐渐弱化,所以加强干部员工思想道德建设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受到市场经济的挑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经济结构多元化,物质利益多元化,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等多方面因素导致了人们道德的复杂性、矛盾性、多样性,以致出现了道德滑坡;同时还受到西方文化思想的冲击,不可避免的使西方的思想文化渗入,鱼龙混杂、泥沙俱下,致使西方的思想文化、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生活方式,对干部产生了影响和冲击,他们的思想不同程度的处在了一种动摇不定的状态中。
二是广播电视、信息网络日益发达。干部员工们获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受内外各种舆论、信息的冲击,广大干部员工家属以及客户的思想、言论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于工作岗位、工资奖金、子女就业等问题,干部员工们存在埋怨情绪,委屈情绪,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逆反心理,很多的思想政治教育收效甚微,以致走过场,走形式,在干部员工心里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三是当前各种竞争激烈,物价不断上涨,造假现象严重,子女教育及就业问题等,这些都增加干部的危机感和心理压力。要想解决既要依靠提高干部员工业务能力,又必须通过有的放矢的道德行为进行约束,增强员工的自信感、责任感。道德建设就是要联系广大员工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分清是非曲直,划清真善美与假恶丑的界限,认清哪些东西是对的,要发扬光大;哪些东西是错的,要坚决摒弃,使广大干部员工的思想道德观念规范化、科学化。因而,加强供电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二、丰富职业道德建设内容,营造良好职业道德氛围
道德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全体员工的道德素质,使道德规范通过各种渠道深入人心,由外在的规范转化为内在的良心,使社会舆论与道德良心相互呼应,相互映照。为此,我们要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利用多种方式、多种宣传工具丰富道德建设内容。
一是强化干部员工供电职业道德教育培训。将与干部员工有关的,覆盖供电企业全流程及岗位的职业道德规范,汇编成册,印发给每位供电干部员工对照学习和执行,初步构建起供电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框架。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学习内容,编成通俗易懂的小册子,人手一册,通过朗诵会、知识竞赛等较为轻松、活泼的形式,帮助员工记忆和贯彻落实。其中,把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纪律转化为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行为规范,要求我们要紧密结合当前供电管理体制、队伍结构的新变化,对现有的各种岗位责任制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和规范,进一步健全完善各种规范。
二是深入开展群众性职业道德实施活动。要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成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道德素质;要坚持不懈的开展争当文明员工和争创文明单位、文明窗口等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坚持利用一切文化设施,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使干部员工在浓郁的供电文化氛围中得到哲理的启迪、身心的愉悦、心灵的感悟和情操的陶冶,在参与中得到精神激励和思想净化。如运用“文明单位”创建活动这一载体,强化各单位“硬件”设施建设和“软件”内容的规范,使职工生活在优美的工作环境中,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还可以通过“讲道德、守法纪、树新风、讲文明、塑形象”、“做四有职工、创一流业绩”等活动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促进活动的深入开。
三是广泛开展学习先进典型活动。先进典型体现了民族精神和时代风貌,是实践社会主义道德的楷模,具有较大的教育作用。要善于发现和总结推广先进典型的事迹和经验,深入挖掘先进典型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思想深处获得共鸣;要高度重视典型的真实性,不生拉硬扯,无限拔高,使广大员工感到真实可信,可敬可学;要通过实施“示范引导工程”,培养各层次、各类型先进典型,使每个干部员工都有自己的榜样,都有自己的镜子,运用精神和物质的双重激励,发动干部员工都来关心和参与文明创建,引导职工比学赶超,上下形成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是加强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设。作为企业的决策层,领导干部的职业道德水平关系着单位的发展。领导干部的职业道德建设搞好了,为员工做出了样子,能够以德服人,领导在做思想道德教育时,员工就容易接受,一个企业就容易形成良好的道德氛围。一是建立领导干部学习、教育培训制度,检查自己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做到学用一致,知行合一,努力做到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二是在干部选拔任用中,认真贯彻德才兼备的原则,将干部道德素质高低作为一条重要的标准,注重对干部的德、能、勤、绩进行全面考核。
三、实施思想道德建设,实现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
没有强烈的职业道德意识,就不会有过硬的干部队伍,要通过实施思想道德建设,树立起职工敬业、精业、创业的“三业”意识。
一是恪尽职守,树立起员工的敬业意识。敬业意识是树立员工职业道德观念的核心问题。如果一个员工对自我职业和岗位的社会价值与追求的个人价值能够达到一致的认识,那么员工就会产生良好的敬业态度,激发高度的敬业精神,以满腔的热情自觉的、创造性的将本职工作干好。因此要教育员工忠实履行岗位职责,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努力克服职业偏见,不断提高主人翁的责任感、事业心。
二是积极探索,树立起员工的精业意识。对业务的精益求精,是职业道德的更深一层的具体要求。如果员工对本职工作所要求的职业技能知识不懂,或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工作就不会得心应手,就不会保质保量。所以员工不仅要追求本职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本领,更要积极探索,开辟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具备高超的职业技术、过硬的专业本领,树立起钻研业务,精益求精、不断升华的精业意识。
三是锐意进取,树立起员工的创业意识。有了敬业意识与精业意识,还必须具备创业意识。如果没有强烈的创业意识,就不会开拓崭新的局面,走出独特而光明的道路。在当前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形势面前,不论是领导干部上层决策者,还是基层员工劳动实践者,都要牢固树立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奋勇争先、大胆改革、创造新成绩、开拓新局面的意识,克服不思进取、因循守旧的陈旧观念。(蠡县供电:田光辉)
一、思想道德建设需要适应新的形势
我们的思想道德建设有过可喜的成绩,竞争精神、豪迈精神乃至团结精神,这些“精神”一直引导着蠡县供电公司干部员工创先争优,爱岗敬业,创造了蠡县供电辉煌的一页。随着形势的日益发展,新问题、新矛盾、新情况层出迭现,在各种挑战、竞争的磨练与冲击下,这些“精神”正在干部员工的身上逐渐弱化,所以加强干部员工思想道德建设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受到市场经济的挑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经济结构多元化,物质利益多元化,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等多方面因素导致了人们道德的复杂性、矛盾性、多样性,以致出现了道德滑坡;同时还受到西方文化思想的冲击,不可避免的使西方的思想文化渗入,鱼龙混杂、泥沙俱下,致使西方的思想文化、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生活方式,对干部产生了影响和冲击,他们的思想不同程度的处在了一种动摇不定的状态中。
二是广播电视、信息网络日益发达。干部员工们获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受内外各种舆论、信息的冲击,广大干部员工家属以及客户的思想、言论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于工作岗位、工资奖金、子女就业等问题,干部员工们存在埋怨情绪,委屈情绪,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逆反心理,很多的思想政治教育收效甚微,以致走过场,走形式,在干部员工心里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三是当前各种竞争激烈,物价不断上涨,造假现象严重,子女教育及就业问题等,这些都增加干部的危机感和心理压力。要想解决既要依靠提高干部员工业务能力,又必须通过有的放矢的道德行为进行约束,增强员工的自信感、责任感。道德建设就是要联系广大员工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分清是非曲直,划清真善美与假恶丑的界限,认清哪些东西是对的,要发扬光大;哪些东西是错的,要坚决摒弃,使广大干部员工的思想道德观念规范化、科学化。因而,加强供电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二、丰富职业道德建设内容,营造良好职业道德氛围
道德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全体员工的道德素质,使道德规范通过各种渠道深入人心,由外在的规范转化为内在的良心,使社会舆论与道德良心相互呼应,相互映照。为此,我们要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利用多种方式、多种宣传工具丰富道德建设内容。
一是强化干部员工供电职业道德教育培训。将与干部员工有关的,覆盖供电企业全流程及岗位的职业道德规范,汇编成册,印发给每位供电干部员工对照学习和执行,初步构建起供电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框架。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学习内容,编成通俗易懂的小册子,人手一册,通过朗诵会、知识竞赛等较为轻松、活泼的形式,帮助员工记忆和贯彻落实。其中,把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纪律转化为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行为规范,要求我们要紧密结合当前供电管理体制、队伍结构的新变化,对现有的各种岗位责任制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和规范,进一步健全完善各种规范。
二是深入开展群众性职业道德实施活动。要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成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道德素质;要坚持不懈的开展争当文明员工和争创文明单位、文明窗口等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坚持利用一切文化设施,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使干部员工在浓郁的供电文化氛围中得到哲理的启迪、身心的愉悦、心灵的感悟和情操的陶冶,在参与中得到精神激励和思想净化。如运用“文明单位”创建活动这一载体,强化各单位“硬件”设施建设和“软件”内容的规范,使职工生活在优美的工作环境中,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还可以通过“讲道德、守法纪、树新风、讲文明、塑形象”、“做四有职工、创一流业绩”等活动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促进活动的深入开。
三是广泛开展学习先进典型活动。先进典型体现了民族精神和时代风貌,是实践社会主义道德的楷模,具有较大的教育作用。要善于发现和总结推广先进典型的事迹和经验,深入挖掘先进典型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思想深处获得共鸣;要高度重视典型的真实性,不生拉硬扯,无限拔高,使广大员工感到真实可信,可敬可学;要通过实施“示范引导工程”,培养各层次、各类型先进典型,使每个干部员工都有自己的榜样,都有自己的镜子,运用精神和物质的双重激励,发动干部员工都来关心和参与文明创建,引导职工比学赶超,上下形成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是加强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设。作为企业的决策层,领导干部的职业道德水平关系着单位的发展。领导干部的职业道德建设搞好了,为员工做出了样子,能够以德服人,领导在做思想道德教育时,员工就容易接受,一个企业就容易形成良好的道德氛围。一是建立领导干部学习、教育培训制度,检查自己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做到学用一致,知行合一,努力做到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二是在干部选拔任用中,认真贯彻德才兼备的原则,将干部道德素质高低作为一条重要的标准,注重对干部的德、能、勤、绩进行全面考核。
三、实施思想道德建设,实现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
没有强烈的职业道德意识,就不会有过硬的干部队伍,要通过实施思想道德建设,树立起职工敬业、精业、创业的“三业”意识。
一是恪尽职守,树立起员工的敬业意识。敬业意识是树立员工职业道德观念的核心问题。如果一个员工对自我职业和岗位的社会价值与追求的个人价值能够达到一致的认识,那么员工就会产生良好的敬业态度,激发高度的敬业精神,以满腔的热情自觉的、创造性的将本职工作干好。因此要教育员工忠实履行岗位职责,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努力克服职业偏见,不断提高主人翁的责任感、事业心。
二是积极探索,树立起员工的精业意识。对业务的精益求精,是职业道德的更深一层的具体要求。如果员工对本职工作所要求的职业技能知识不懂,或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工作就不会得心应手,就不会保质保量。所以员工不仅要追求本职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本领,更要积极探索,开辟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具备高超的职业技术、过硬的专业本领,树立起钻研业务,精益求精、不断升华的精业意识。
三是锐意进取,树立起员工的创业意识。有了敬业意识与精业意识,还必须具备创业意识。如果没有强烈的创业意识,就不会开拓崭新的局面,走出独特而光明的道路。在当前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形势面前,不论是领导干部上层决策者,还是基层员工劳动实践者,都要牢固树立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奋勇争先、大胆改革、创造新成绩、开拓新局面的意识,克服不思进取、因循守旧的陈旧观念。(蠡县供电:田光辉)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