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供电公司:彰显国家电网品牌形象 打好抗洪抢险攻坚战
2012-08-28 08:55:43 来源:徐文
A-
A+
电力18讯: 8月初,受台风“达维”影响,辽宁辽阳遭遇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涝灾害,局部地区电力设施严重损毁。在洪灾面前,辽阳供电公司干部员工发扬“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和“坚持、坚守、坚韧、坚强”的意志品质,快速恢复了受灾地区的电力供应,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评价。总结辽阳供电公司抗洪抢险工作之所以能收到以上效果,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
企业和电网发展跨越式提升
辽阳供电公司全面贯彻落实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三年再上新台阶”部署,解放思想、奋力赶超,企业和电网发展实力跨越式提升,为抗洪抢险的高效完成打下了坚实的软、硬件基础。
一是电网建设取得重大成就。面对地区网架薄弱、“卡脖子”突出的短板,辽阳供电公司一手抓外部环境改善,一手抓内部资金投入,在确保《征地、动迁工作框架协议》有效落地的同时,逐年加大电网建设力度,三年实现电网建设规模翻番,电网抗风险能力、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大幅提升。在这次洪灾中,地区220千伏主网架未受到任何影响,停运的5座66千伏变电站全部集中在辽阳东部山区,均为原农网变电站,有力地证明了企业发展、建设电网的成果。
二是应急体系建设得到加强。辽阳供电公司以“企业管理上新台阶”为抓手,强化应急机制体制建设,加快应急队伍壮大和应急物资储备,建立健全了各层级预案体系及处置方案,针对特殊时期、特殊事件开展应急演练,企业防范和应对大面积停电、自然灾害和其他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明显提升。在这次抗洪救灾中,辽阳供电公司之所以反应迅速、沉着应对、措施得当,就是应急管理实现了常态化。
三是企业精神发挥作用。在抗洪抢险中,抢险的同志们在滔滔洪水中传递塔材、在泥泞山路上铿锵前行,在炎炎烈日下连续作战,用自己的行动、力量和勇气,捍卫了电网安全,彰显了国家电网的品牌形象。
农电整体划转作用凸显
2009年,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在全国省级电力企业中率先实施农电整体划转。三年来,辽宁公司供电、农电实现了深度融合,其作用和意义在这次抗洪抢险中得以凸显。
一方面,通过整体划转,大大增强了原农网设备的健康水平。以前的农网,“单变单线”普遍,设备严重老旧,网架十分脆弱。农电划转打破了城乡电网二元分割体制,实现了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特别是近几年,通过升级改造、“低电压”治理以及专业化检修等措施,辽阳农网整体健康水平得到了质的提升,有效减少了灾害对电力设施的破坏。
另一方面,通过整体划转,大大增强了原农电企业的救灾减灾能力。由于局部地区雨量大、地理地形特殊等原因,这次洪水造成辽阳11个乡镇、95个村庄、近6万户居民停电,受灾较重。在道路、通讯不畅的情况下,要快速完成如此繁重的抢修工作,如果仅靠划转前地区农电局的力量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在供电、农电合并的体制下,我们集中全公司的力量,无灾帮有灾,轻灾帮重灾,快速、圆满完成全部抢修任务。
“三集五大”体系保障到位
抗洪抢险期间,正是辽阳供电公司深入推进“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关键时期。面对灾情,辽阳供电公司快速行动、有效联动,各项工作高效运转,充分验证了“三集五大”体系优势。
一是资源集结迅速。发挥“三集五大”体系资源整合优势,统筹人力、技术、物资,第一时间投入抢险。仅在灾害发生的第一天,辽阳供电公司就派出16支抢修队伍、84辆抢修车赶赴重灾区实施抢险,大大提高了抢修效率。
二是专业配合紧密。“大运行”处置事故果断,共下达指令495项,无一差错;“大检修”对输、变、配、检专业统一部署,对一、二次作业统筹安排,各岗位配合紧密,协同作战;“大营销”主动通报故障情况,对故障抢修处理信息做到了实时同步。
三是物资调拨高效。辽阳供电公司对所有物料实施集中采购、统一调拨、全天候配送。仅第一天晚上,就完成了17吨钢芯铝绞线、800根电杆以及其他大量物资的调拨工作,保证了所有物资第一时间送到抢修现场。
在本次抗洪抢险中,辽阳供电公司取得了全面胜利。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辽宁公司年中会议精神,深入推进“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扎实做好迎峰度夏和防洪防汛工作,着力解决好增供扩销、同业对标管理等方面的难题,努力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企业和电网发展跨越式提升
辽阳供电公司全面贯彻落实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三年再上新台阶”部署,解放思想、奋力赶超,企业和电网发展实力跨越式提升,为抗洪抢险的高效完成打下了坚实的软、硬件基础。
一是电网建设取得重大成就。面对地区网架薄弱、“卡脖子”突出的短板,辽阳供电公司一手抓外部环境改善,一手抓内部资金投入,在确保《征地、动迁工作框架协议》有效落地的同时,逐年加大电网建设力度,三年实现电网建设规模翻番,电网抗风险能力、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大幅提升。在这次洪灾中,地区220千伏主网架未受到任何影响,停运的5座66千伏变电站全部集中在辽阳东部山区,均为原农网变电站,有力地证明了企业发展、建设电网的成果。
二是应急体系建设得到加强。辽阳供电公司以“企业管理上新台阶”为抓手,强化应急机制体制建设,加快应急队伍壮大和应急物资储备,建立健全了各层级预案体系及处置方案,针对特殊时期、特殊事件开展应急演练,企业防范和应对大面积停电、自然灾害和其他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明显提升。在这次抗洪救灾中,辽阳供电公司之所以反应迅速、沉着应对、措施得当,就是应急管理实现了常态化。
三是企业精神发挥作用。在抗洪抢险中,抢险的同志们在滔滔洪水中传递塔材、在泥泞山路上铿锵前行,在炎炎烈日下连续作战,用自己的行动、力量和勇气,捍卫了电网安全,彰显了国家电网的品牌形象。
农电整体划转作用凸显
2009年,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在全国省级电力企业中率先实施农电整体划转。三年来,辽宁公司供电、农电实现了深度融合,其作用和意义在这次抗洪抢险中得以凸显。
一方面,通过整体划转,大大增强了原农网设备的健康水平。以前的农网,“单变单线”普遍,设备严重老旧,网架十分脆弱。农电划转打破了城乡电网二元分割体制,实现了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特别是近几年,通过升级改造、“低电压”治理以及专业化检修等措施,辽阳农网整体健康水平得到了质的提升,有效减少了灾害对电力设施的破坏。
另一方面,通过整体划转,大大增强了原农电企业的救灾减灾能力。由于局部地区雨量大、地理地形特殊等原因,这次洪水造成辽阳11个乡镇、95个村庄、近6万户居民停电,受灾较重。在道路、通讯不畅的情况下,要快速完成如此繁重的抢修工作,如果仅靠划转前地区农电局的力量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在供电、农电合并的体制下,我们集中全公司的力量,无灾帮有灾,轻灾帮重灾,快速、圆满完成全部抢修任务。
“三集五大”体系保障到位
抗洪抢险期间,正是辽阳供电公司深入推进“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关键时期。面对灾情,辽阳供电公司快速行动、有效联动,各项工作高效运转,充分验证了“三集五大”体系优势。
一是资源集结迅速。发挥“三集五大”体系资源整合优势,统筹人力、技术、物资,第一时间投入抢险。仅在灾害发生的第一天,辽阳供电公司就派出16支抢修队伍、84辆抢修车赶赴重灾区实施抢险,大大提高了抢修效率。
二是专业配合紧密。“大运行”处置事故果断,共下达指令495项,无一差错;“大检修”对输、变、配、检专业统一部署,对一、二次作业统筹安排,各岗位配合紧密,协同作战;“大营销”主动通报故障情况,对故障抢修处理信息做到了实时同步。
三是物资调拨高效。辽阳供电公司对所有物料实施集中采购、统一调拨、全天候配送。仅第一天晚上,就完成了17吨钢芯铝绞线、800根电杆以及其他大量物资的调拨工作,保证了所有物资第一时间送到抢修现场。
在本次抗洪抢险中,辽阳供电公司取得了全面胜利。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辽宁公司年中会议精神,深入推进“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扎实做好迎峰度夏和防洪防汛工作,着力解决好增供扩销、同业对标管理等方面的难题,努力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