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领会讲话精神 增强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任务的紧迫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7.23”重要讲话有感
2012-08-07 10:40:56 来源:王仁君
A-
A+
电力18讯: 7月23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在京举行。胡锦涛总书记出席开班仪式并作重要讲话。总书记的这次重要讲话,科学分析了当前我国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回答了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为我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统一思想的政治纲领,是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的精神总动员。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当代中国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着新的奋斗目标迈进。在新的形势下,国际国内形势错综复杂。随着党的十八大的日趋临近,总书记的讲话影响巨大,意义深远,关系到十三亿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影响着世界发展的潮流。
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综合分析当前国内外形势,我们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挑战前所未有。结合90周年重要《讲话》: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我党所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而"7.23"重要讲话,又将这个问题引到了一个更高、更深、更为迫切的程度。--"新形势下,党所处历史方位和执政条件、党员队伍组成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来自外部的风险前所未有,党的建设方面特别是党员、干部队伍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因此,"全党要增强紧追感和责任感,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要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积极发展党内民主,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坚定不移反对腐败,自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作为世界第一大执政党,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目标,加强党的自身面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不可逾越的课题。
一,思想建设是根本。"着重于从思想上建设党",是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的最核心的内容和最重要的特点。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其核心是要坚定理想信念,根本要求就是要做到总书记提出的"三个必须",即:"必须毫不动摇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毫不动摇走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开辟出来的正确道路,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必须毫不动摇推进改革开放,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信心百倍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风险。"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求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要从思想上始终毫不动摇的坚持这"三个必须",这是全党政治上坚定的基础、步调一致的重要保证。
二,组织建设是保障。其重点是要把党建设成坚强的领导核心,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只有将党组织这个阵地建设好,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战斗堡垒作用、骨干带头作用,都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才能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为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不断凝聚强大力量。
三,作风建设是形象。重点是要恪守"八个坚持、八个反对",这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切入点,只有坚持不懈地抓好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不断教育和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转变作风,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自觉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自觉抵御各种腐朽落后思想观念的侵蚀,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力量。
四,反腐倡廉建设是人心。当前,腐败问题已成为全党、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已成为一件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的大事,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重点是要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要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进一步认识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居安思危,增强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始终把反腐倡廉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始终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地反对腐败、消除腐败,才能使我们的各项事业得到健康发展。
五,制度建设是新路。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重要讲话中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民主集中制,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又说,"推进党的制度建设,要坚持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发展党内民主,积极稳妥推进党务公开,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内选举制度,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保障党的团结统一,增强党的创造活力,坚决克服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个人独断专行和软弱涣散现象。"
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其核心是充分发展党内民主。1945年,民主人士黄炎培到延安访问,在杨家岭的窑洞里,见到了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毛泽东问:"任之先生,这几天通过你的所见所闻,感觉如何?"黄炎培直言相答:"我生六十余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见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毛泽东答到:"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这就是著名"窑洞对话"的来历。这里的"民主",就是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要坚持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发展党内民主,积极稳妥推进党务公开,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内选举制度,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保障党的团结统一,增强党的创造活力";"监督",就是要使我们党在广大党员、干部的监督下获得"克服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个人独断专行和软弱涣散现象"。
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是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任务的根本。五项建设,五指连心,一以贯之。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入手,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作出总体部署。四中全会《决定》,在总结执政党建设的6条基本经验中,第四条"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和第六条"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高管党治党水平",体现了对这两项工作的高度重视。党的作风和反腐倡廉建设关系党的形象和肌体健康,是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障。抓好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有利于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更好地促进党的思想建设;有利于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建设团结奋进的领导班子和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更好地促进党的组织建设;有利于健全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党内各项制度,增强党内制度法规的权威性和实效性,更好地促进党的制度建设。这是检验党的建设成效的综合性指标,对党的建设全局尤为重要。
实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目标,根本要求是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根本关键是各级党员、干部要认真抓好落实,特别是要不断增强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任务的责任感、使命感及紧迫感。古人曰:"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为政贵在行,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如果落实工作抓得不好,再好的方针、政策、措施也会落空,再伟大的目标任务也实现不了。因此,抓落实是领导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是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也是衡量党员领导干部世界观正确与否和党性强不强的一个重要标志。"(2011年03月《求是》发表习近平副主席《关键在于落实》)
文章来自:云南怒江供电公司 政工部 王仁君
通讯地址:云南省 怒江州 泸水县六库镇向阳南路65号
(邮编:673100)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当代中国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着新的奋斗目标迈进。在新的形势下,国际国内形势错综复杂。随着党的十八大的日趋临近,总书记的讲话影响巨大,意义深远,关系到十三亿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影响着世界发展的潮流。
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综合分析当前国内外形势,我们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挑战前所未有。结合90周年重要《讲话》: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我党所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而"7.23"重要讲话,又将这个问题引到了一个更高、更深、更为迫切的程度。--"新形势下,党所处历史方位和执政条件、党员队伍组成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来自外部的风险前所未有,党的建设方面特别是党员、干部队伍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因此,"全党要增强紧追感和责任感,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要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积极发展党内民主,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坚定不移反对腐败,自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作为世界第一大执政党,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目标,加强党的自身面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不可逾越的课题。
一,思想建设是根本。"着重于从思想上建设党",是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的最核心的内容和最重要的特点。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其核心是要坚定理想信念,根本要求就是要做到总书记提出的"三个必须",即:"必须毫不动摇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毫不动摇走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开辟出来的正确道路,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必须毫不动摇推进改革开放,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信心百倍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风险。"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求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要从思想上始终毫不动摇的坚持这"三个必须",这是全党政治上坚定的基础、步调一致的重要保证。
二,组织建设是保障。其重点是要把党建设成坚强的领导核心,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只有将党组织这个阵地建设好,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战斗堡垒作用、骨干带头作用,都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才能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为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不断凝聚强大力量。
三,作风建设是形象。重点是要恪守"八个坚持、八个反对",这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切入点,只有坚持不懈地抓好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不断教育和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转变作风,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自觉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自觉抵御各种腐朽落后思想观念的侵蚀,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力量。
四,反腐倡廉建设是人心。当前,腐败问题已成为全党、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已成为一件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的大事,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重点是要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要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进一步认识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居安思危,增强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始终把反腐倡廉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始终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地反对腐败、消除腐败,才能使我们的各项事业得到健康发展。
五,制度建设是新路。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重要讲话中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民主集中制,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又说,"推进党的制度建设,要坚持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发展党内民主,积极稳妥推进党务公开,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内选举制度,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保障党的团结统一,增强党的创造活力,坚决克服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个人独断专行和软弱涣散现象。"
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其核心是充分发展党内民主。1945年,民主人士黄炎培到延安访问,在杨家岭的窑洞里,见到了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毛泽东问:"任之先生,这几天通过你的所见所闻,感觉如何?"黄炎培直言相答:"我生六十余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见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毛泽东答到:"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这就是著名"窑洞对话"的来历。这里的"民主",就是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要坚持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发展党内民主,积极稳妥推进党务公开,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内选举制度,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保障党的团结统一,增强党的创造活力";"监督",就是要使我们党在广大党员、干部的监督下获得"克服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个人独断专行和软弱涣散现象"。
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是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任务的根本。五项建设,五指连心,一以贯之。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入手,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作出总体部署。四中全会《决定》,在总结执政党建设的6条基本经验中,第四条"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和第六条"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高管党治党水平",体现了对这两项工作的高度重视。党的作风和反腐倡廉建设关系党的形象和肌体健康,是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障。抓好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有利于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更好地促进党的思想建设;有利于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建设团结奋进的领导班子和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更好地促进党的组织建设;有利于健全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党内各项制度,增强党内制度法规的权威性和实效性,更好地促进党的制度建设。这是检验党的建设成效的综合性指标,对党的建设全局尤为重要。
实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目标,根本要求是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根本关键是各级党员、干部要认真抓好落实,特别是要不断增强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任务的责任感、使命感及紧迫感。古人曰:"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为政贵在行,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如果落实工作抓得不好,再好的方针、政策、措施也会落空,再伟大的目标任务也实现不了。因此,抓落实是领导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是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也是衡量党员领导干部世界观正确与否和党性强不强的一个重要标志。"(2011年03月《求是》发表习近平副主席《关键在于落实》)
文章来自:云南怒江供电公司 政工部 王仁君
通讯地址:云南省 怒江州 泸水县六库镇向阳南路65号
(邮编:673100)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