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电力作业风险评估的分析与建议
2012-07-24 10:01:53 来源:黄秀德
A-
A+
电力18讯: 南方电网公司推行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正在各县级供电企业推广运行。在"体系"建设中,通过作业风险评估识别各项作业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制定有效的风险控制方案,避免和控制事故及其损失。
正在开展或已经开展"体系"建设工作的单位员工们,对作业风险评估可能并不陌生。但在实际评估工作中又往往经多次评估后,还是有可能得不到满意的结果。经过本人多次参与评估工作的总结分析在作业风险评估的初期阶段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对标准流程不熟悉。针对南方电网公司印发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与实施指导文件汇编"没有认真剖析及领会。对一些基本的名词术语没有掌握。如对"工种"、与"作业任务"的概念没有正确区分。对"危害分布、特性及生产风险条件与危险可能导致的后果"的细分内容模糊不清等,造成评估工作中因果关系理不顺。
二是评估人员没有实际现场工作经验。对作业步骤评不全面。对关系步骤缺失,导致评做失败。
三是安排时间过紧。起初,管理层低估了评估的工作量,把时间安排过紧,评估人员发现不能按时限完成时,急于求成,采用一些复制、仿照等方式简化流程,导致评估工作失去意义。
四是各部门配合不积极。作业评估工作由安全监部牵头,但还虽要各生产岗位专业人士参与。受各种生产任务的影响,往往生产部门只派员参与,应付了事。导致工作开展迟缓。
为达到规范、系统的去识别各项作业中存在的风险,制定可行控制措施,实现风险超前控制,把风降低到可接受程度开展作业,"作业风险评估"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现结合本人参与本项工作的一点感悟建议如下:
一是加强业务人员培训。在开展作业风险评估以前,根据相关人员专业进行"作业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技术标准"的培训。达到一般名词及评估流程必须掌握,对相关评分标准能快速查找对标,这是底限标准。在评估过程中,不断查阅资料强化业务知识。
二是对评估人员的选用是关键。对参与作业评估的人员必须要有现场工作经验,同时要懂得评估方法。对评估的人进行分组(3-5人)开展。个人工作经验必定有限,不建议采取单独一个人开展作业评估。在"暴露"与"可能性"中,最好是结合多人的工作经历及以往的事故通报综合评定,更具有代表性。
三是在评估前,首先把"工种"梳理出来,清楚本单位有多少"工种"。一一对应并列出所有的"作业任务"。最后才能根据作业作业清单一一进行评估。在评估每个作业步骤时,对所有危害进行识别并确定其危害名称,危害信息描述。对评估风险值大于70分的,必须制定措施进行纠正。对采取的措施要进行结果判断,如判断结果(J)大于或等于10,似为预期的控制措施的费用支出恰当,否则似为控制措施的费用支出不恰当。
在日常工作中,要开展持续的风险评估,要不间断采用计划任务观察、作业前评估、安全区代表检查、日常巡视等开展识别所面临的安全风险,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各项风险,确保各项环节的安全生产。(黄秀德)
正在开展或已经开展"体系"建设工作的单位员工们,对作业风险评估可能并不陌生。但在实际评估工作中又往往经多次评估后,还是有可能得不到满意的结果。经过本人多次参与评估工作的总结分析在作业风险评估的初期阶段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对标准流程不熟悉。针对南方电网公司印发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与实施指导文件汇编"没有认真剖析及领会。对一些基本的名词术语没有掌握。如对"工种"、与"作业任务"的概念没有正确区分。对"危害分布、特性及生产风险条件与危险可能导致的后果"的细分内容模糊不清等,造成评估工作中因果关系理不顺。
二是评估人员没有实际现场工作经验。对作业步骤评不全面。对关系步骤缺失,导致评做失败。
三是安排时间过紧。起初,管理层低估了评估的工作量,把时间安排过紧,评估人员发现不能按时限完成时,急于求成,采用一些复制、仿照等方式简化流程,导致评估工作失去意义。
四是各部门配合不积极。作业评估工作由安全监部牵头,但还虽要各生产岗位专业人士参与。受各种生产任务的影响,往往生产部门只派员参与,应付了事。导致工作开展迟缓。
为达到规范、系统的去识别各项作业中存在的风险,制定可行控制措施,实现风险超前控制,把风降低到可接受程度开展作业,"作业风险评估"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现结合本人参与本项工作的一点感悟建议如下:
一是加强业务人员培训。在开展作业风险评估以前,根据相关人员专业进行"作业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技术标准"的培训。达到一般名词及评估流程必须掌握,对相关评分标准能快速查找对标,这是底限标准。在评估过程中,不断查阅资料强化业务知识。
二是对评估人员的选用是关键。对参与作业评估的人员必须要有现场工作经验,同时要懂得评估方法。对评估的人进行分组(3-5人)开展。个人工作经验必定有限,不建议采取单独一个人开展作业评估。在"暴露"与"可能性"中,最好是结合多人的工作经历及以往的事故通报综合评定,更具有代表性。
三是在评估前,首先把"工种"梳理出来,清楚本单位有多少"工种"。一一对应并列出所有的"作业任务"。最后才能根据作业作业清单一一进行评估。在评估每个作业步骤时,对所有危害进行识别并确定其危害名称,危害信息描述。对评估风险值大于70分的,必须制定措施进行纠正。对采取的措施要进行结果判断,如判断结果(J)大于或等于10,似为预期的控制措施的费用支出恰当,否则似为控制措施的费用支出不恰当。
在日常工作中,要开展持续的风险评估,要不间断采用计划任务观察、作业前评估、安全区代表检查、日常巡视等开展识别所面临的安全风险,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各项风险,确保各项环节的安全生产。(黄秀德)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