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独,涵养人格的基石
2012-07-02 09:40:53 来源:李友柱
A-
A+
电力18讯: "慎独"一词出自《札记.中庸》:"莫见于隐,莫显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一个有道德的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的情境下能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去行动,小心谨慎地不做任何坏事。慎独,是道德修养的精髓,它的核心强调自觉性,要求人们在道德修养的"隐"与"微"的地方下功夫,要在别人看不见、听不到的情况下不做违反道德准则的事,自觉自愿,自我克制,自我教育,自我反省,自我改造。
古往今来,大凡有作为的仁人志士大都十分重视道德品质的修养。相传,唐代诗人白居易曾有这样一段故事:一次他到杭州天竺山游览,发现一块美丽的石头便捡了起来,返回途中,他想,若是游人都像我这样子,天竺山会变成什么样子?于是他将那块美丽的石头放回了原处。这是慎独的具体体现。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该学习这种"慎独"精神。
慎独来不得半点虚伪,如果不能养成真正的慎独品质,在自己的内心深处为不道德的东西保留一块合法的小天地,天长日久,必定危害他人,危害社会。一些腐败堕落的党员干部就是没有坚持慎独修养的反面典型,他们不能在无人知道、无人监督的情况下控制自己,终而成为被社会唾弃的罪人。
笔者认为,作为每一名共产党员都应该处处为人民着想,严于律己,做到在无人之处,在别人"永远"不会知道的情况下,都能自觉地站在党性的高度,规范自己、锻炼自己、改造自己,像古人所说的那样"慎始"、"慎微",自尊、自重、自律、自责,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把社会主义道德修养提高到"慎独"的境界,使古人倡导的慎独在新形势下展现出更加动人的风采,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富民强国的宏伟目标而作出一位党员干部的应有贡献。
古往今来,大凡有作为的仁人志士大都十分重视道德品质的修养。相传,唐代诗人白居易曾有这样一段故事:一次他到杭州天竺山游览,发现一块美丽的石头便捡了起来,返回途中,他想,若是游人都像我这样子,天竺山会变成什么样子?于是他将那块美丽的石头放回了原处。这是慎独的具体体现。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该学习这种"慎独"精神。
慎独来不得半点虚伪,如果不能养成真正的慎独品质,在自己的内心深处为不道德的东西保留一块合法的小天地,天长日久,必定危害他人,危害社会。一些腐败堕落的党员干部就是没有坚持慎独修养的反面典型,他们不能在无人知道、无人监督的情况下控制自己,终而成为被社会唾弃的罪人。
笔者认为,作为每一名共产党员都应该处处为人民着想,严于律己,做到在无人之处,在别人"永远"不会知道的情况下,都能自觉地站在党性的高度,规范自己、锻炼自己、改造自己,像古人所说的那样"慎始"、"慎微",自尊、自重、自律、自责,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把社会主义道德修养提高到"慎独"的境界,使古人倡导的慎独在新形势下展现出更加动人的风采,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富民强国的宏伟目标而作出一位党员干部的应有贡献。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