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蓄批评 要不得 狠敲警钟 是上策
2012-07-04 14:03:17 来源:王艳
A-
A+
电力18讯: 最近,笔者听到这样一个小故事,一名职工在实际工作中触犯了安全规定,上级管理干部在对其教育时只是采取了点到为止的教育方法,这名职工表面上承诺今后会注意,可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将其牢记在心,还是照旧触犯安全规定。事实上,在基层一些班组的安全管理中,也存在类似问题,为此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管理干部对有过失的下属采取点到为止的教育方法要结合实际,有些人安全意识较强,对其采取这种教育方法成效很大;然而对一些安全意识淡薄的人来说,效果往往不佳,更有甚者在实际工作中还会出大纰漏、大乱子,采取这种方法不能奏效。
诚然对一些有自知之明的人在工作中偶尔出现过失,采取委婉的点到为止的批评教育方法也未尝不可。但问题是,对那些把自己错误言行不当一回事的人,则万万不能因顾及面子而采取点到为止的教育方法。管理干部对其批评教育过于含蓄,则很难点到真正要害,致使当事人依然我行我素,在违法违纪的道路上越滑越深、越走越远。纵观一些班组安全事故的发生,其中不乏因为管理干部在日常检查工作时对违法违纪行为"点不明、点不透"而一错再错,最终导致酿成事故的案例。
由此观之,那种不分情由、不看对象而一味点到为止的工作方法,是缺乏责任意识的表现,无论是对职工还是对企业健康发展都将是一个重大隐患。
管理干部对有过失的下属采取点到为止的教育方法要结合实际,有些人安全意识较强,对其采取这种教育方法成效很大;然而对一些安全意识淡薄的人来说,效果往往不佳,更有甚者在实际工作中还会出大纰漏、大乱子,采取这种方法不能奏效。
诚然对一些有自知之明的人在工作中偶尔出现过失,采取委婉的点到为止的批评教育方法也未尝不可。但问题是,对那些把自己错误言行不当一回事的人,则万万不能因顾及面子而采取点到为止的教育方法。管理干部对其批评教育过于含蓄,则很难点到真正要害,致使当事人依然我行我素,在违法违纪的道路上越滑越深、越走越远。纵观一些班组安全事故的发生,其中不乏因为管理干部在日常检查工作时对违法违纪行为"点不明、点不透"而一错再错,最终导致酿成事故的案例。
由此观之,那种不分情由、不看对象而一味点到为止的工作方法,是缺乏责任意识的表现,无论是对职工还是对企业健康发展都将是一个重大隐患。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