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承诺成摆设
2012-05-24 09:41:22 来源:李友柱
A-
A+
电力18讯: 时下,许多地方的党政部门,尤其是直接和群众打交道的一些部门和单位,都在通过不同形式和渠道,将自己的办事效率、服务质量等向社会作公开承诺,以便接受群众监督,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服务质量,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应该说,这一做法是好的。但是,也有少数部门和单位在推出服务承诺之后,并没有真正履行承诺,而是把承诺当作装点门面的摆设,使承诺流于形式。
具体说来,这其中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少数部门、单位根本就不想公开服务承诺。在某些人看来,公开服务承诺无异于在自己的手脚上套上一副无形的枷锁,不干不行,干不好更不行。但是,其他部门单位都在搞,如自己不搞似与形势有悖,无奈之下,只好草草列出几条,公布了之。如此搪塞敷衍,效果可想而知。二是少数部门、单位的确想把事情办好,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因缺乏切实可行的措施,仍然使承诺停留在口头上,致使承诺不能很好地兑现。这两种情况,前者属能为而不愿为,后者属愿为而不知如何为。两者虽主观出发点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都使承诺表面化、公式化而流于形式。
慎重承诺、有诺必践,是为人之道、经营之道、行政之道。老百姓是最讲实际的,他们既要看我们是怎样说的,更要看我们是怎样做的。作为政府机关、经营服务单位要树立起诚实守信的良好形象,就必须杜绝上述两种情况,坚决做到承诺要慎重,一旦做出承诺,就要坚决去兑现承诺,只有这样才能取信于民。
具体说来,这其中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少数部门、单位根本就不想公开服务承诺。在某些人看来,公开服务承诺无异于在自己的手脚上套上一副无形的枷锁,不干不行,干不好更不行。但是,其他部门单位都在搞,如自己不搞似与形势有悖,无奈之下,只好草草列出几条,公布了之。如此搪塞敷衍,效果可想而知。二是少数部门、单位的确想把事情办好,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因缺乏切实可行的措施,仍然使承诺停留在口头上,致使承诺不能很好地兑现。这两种情况,前者属能为而不愿为,后者属愿为而不知如何为。两者虽主观出发点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都使承诺表面化、公式化而流于形式。
慎重承诺、有诺必践,是为人之道、经营之道、行政之道。老百姓是最讲实际的,他们既要看我们是怎样说的,更要看我们是怎样做的。作为政府机关、经营服务单位要树立起诚实守信的良好形象,就必须杜绝上述两种情况,坚决做到承诺要慎重,一旦做出承诺,就要坚决去兑现承诺,只有这样才能取信于民。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