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供电终端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可行性建议
2012-05-25 15:05:42 来源:
A-
A+
电力18讯: 近年来,随着城网改造、农网改造及新农村电气化等电网升级改造工程的逐步完善,各地的电力基础建设全部跟着城镇、农村规划的框架走,基本上都呈现出布局完善、建设合理、容量可扩展等特点,以往电压质量低下、供电可靠率不达标的现象已基本消失。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电力客户又对供电企业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客户提供高质量、方便、快捷的用电服务已是当前供电企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走的比较科学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建立供电终端自动化管理系统则可以从根本意义上解决营销管理、设备管理、优质服务等当前供电工作多方面存在的问题。
建立供电终端自动化管理系统具体的实施步骤分以下四步:
一、抓好源头管理,保证业扩报装手续完善率100%及供电营销MIS系统的电力客户登记表准确率100%。电力客户登记表包括10KV客户的专用变编号;低压用电客户用户名编号及所在公用台变的编号。
二、认真登记,精密绘图,以最短时间的结束前期工作。供电终端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前期工作量相对来说是比较大的,也是该系统运行以后能否起到应有作用的关键所在。就按邓州市城区的供电现状来讲,邓州市电业局城区供电分局共管辖公用台变267台、专用变255台、路灯变65台、10KV线路103.7千米、400V线路255.3千米,其间包括超过七万低压用电客户及三百余家企事业单位。要想把前期工作做细、做实,应该将本单位10KV、400V配电线路图与当地地理位置示意图相结合,在客户信息登记、绘制图纸过程中标明街道名称、10KV(400V)线路名称、杆号、分接箱(计量箱)所处地理位置以及表箱编号。在统计用户个人信息时,应当对用户表计名称与箱内小空气开关位置进行确认后,对用户的表计信息进行认真登记,内容包括:电表产地、电表容量、条形码(出厂编号)及加装互感器的产地、出厂编号、倍率。
三、在统计完整每一条线路、变压器、电缆分接箱、计量箱及用户信息后手工绘图,把所采集信息及图纸通过计算机专业操作人员将全部信息、图纸按照电力线路、设备所在地理位置进行编程、绘制,建立一套完整的供电信息自动化管理网络系统。该系统运行即可实现操作中输入台区编号加用户编号后,在显示器上直接显现线路名称、变压器、电缆分接箱及计量箱所处地理位置及计量箱内客户表计、空气开关位置。
四、系统投运以后,需进一步完善业扩报装流程,建立健全用电入户系统登记手续。以本单位的技术部门为系统终端,客户办理新的用电入户手续时,技术部门制定用电入户现场勘查制度,将客户个人用电信息全部记录在案,技术室负责将用户信息在系统终端中进行补充、更改。营业大厅、各收费网点、电力抢修维护等部门的微机全部装载该系统,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
供电终端自动化管理系统特点:
一、营销管理工作:系统原始信息采集本身其性质就类似于一次营销普查,系统建立后每条线路新上一台专用变、每台公用变新增一名用户都显示在该系统中。如果客户没有通过正规渠道办理入户报装手续,不仅无法交费就是遇到用电故障也无法报修。这样一来,从源头堵塞了入户报装漏洞,便于营销普查工作的开展,从很大层面上降低了私自截留、挪用电量等行为的发生,对于度电值的提升也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设备管理工作:抢修部门根据报修客户编码在系统中就可以确定用户所在的变压器、线路及计量箱确切位置,不跑弯路,大大缩短了事故抢修时间,提高了供电可靠率。
三、优质服务工作:供电终端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建立,在规范、提高营销及设备管理工作的同时,在更深层意义上实际把优质服务工作也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规范的用电秩序、快捷的抢修服务,一个优良的用电环境随着供电终端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建立而逐步形成。
建立供电终端自动化管理系统则可以从根本意义上解决营销管理、设备管理、优质服务等当前供电工作多方面存在的问题。
建立供电终端自动化管理系统具体的实施步骤分以下四步:
一、抓好源头管理,保证业扩报装手续完善率100%及供电营销MIS系统的电力客户登记表准确率100%。电力客户登记表包括10KV客户的专用变编号;低压用电客户用户名编号及所在公用台变的编号。
二、认真登记,精密绘图,以最短时间的结束前期工作。供电终端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前期工作量相对来说是比较大的,也是该系统运行以后能否起到应有作用的关键所在。就按邓州市城区的供电现状来讲,邓州市电业局城区供电分局共管辖公用台变267台、专用变255台、路灯变65台、10KV线路103.7千米、400V线路255.3千米,其间包括超过七万低压用电客户及三百余家企事业单位。要想把前期工作做细、做实,应该将本单位10KV、400V配电线路图与当地地理位置示意图相结合,在客户信息登记、绘制图纸过程中标明街道名称、10KV(400V)线路名称、杆号、分接箱(计量箱)所处地理位置以及表箱编号。在统计用户个人信息时,应当对用户表计名称与箱内小空气开关位置进行确认后,对用户的表计信息进行认真登记,内容包括:电表产地、电表容量、条形码(出厂编号)及加装互感器的产地、出厂编号、倍率。
三、在统计完整每一条线路、变压器、电缆分接箱、计量箱及用户信息后手工绘图,把所采集信息及图纸通过计算机专业操作人员将全部信息、图纸按照电力线路、设备所在地理位置进行编程、绘制,建立一套完整的供电信息自动化管理网络系统。该系统运行即可实现操作中输入台区编号加用户编号后,在显示器上直接显现线路名称、变压器、电缆分接箱及计量箱所处地理位置及计量箱内客户表计、空气开关位置。
四、系统投运以后,需进一步完善业扩报装流程,建立健全用电入户系统登记手续。以本单位的技术部门为系统终端,客户办理新的用电入户手续时,技术部门制定用电入户现场勘查制度,将客户个人用电信息全部记录在案,技术室负责将用户信息在系统终端中进行补充、更改。营业大厅、各收费网点、电力抢修维护等部门的微机全部装载该系统,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
供电终端自动化管理系统特点:
一、营销管理工作:系统原始信息采集本身其性质就类似于一次营销普查,系统建立后每条线路新上一台专用变、每台公用变新增一名用户都显示在该系统中。如果客户没有通过正规渠道办理入户报装手续,不仅无法交费就是遇到用电故障也无法报修。这样一来,从源头堵塞了入户报装漏洞,便于营销普查工作的开展,从很大层面上降低了私自截留、挪用电量等行为的发生,对于度电值的提升也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设备管理工作:抢修部门根据报修客户编码在系统中就可以确定用户所在的变压器、线路及计量箱确切位置,不跑弯路,大大缩短了事故抢修时间,提高了供电可靠率。
三、优质服务工作:供电终端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建立,在规范、提高营销及设备管理工作的同时,在更深层意义上实际把优质服务工作也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规范的用电秩序、快捷的抢修服务,一个优良的用电环境随着供电终端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建立而逐步形成。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