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防范供电企业管理风险
2012-02-21 09:30:36 来源:田光辉
A-
A+
电力18讯:
当前,随着"三集五大"依法治企工作的不断推进,供用电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进一步得到明确,用电客户依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日渐增强,供电企业管理责任风险也在不断加大。一方面作为供电企业,应通过坚持内强素质、提升业务水平、牢固树立供电服务意识以及建立完善的规范管理工作机制,努力使自身的管理风险降到最低;另一方面作为供电干部员工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无论是在执行供电政策、管理程序还是在公开办电、优化服务等方面,都要在法制、公平、文明、效率上下功夫,稍有不慎,就要承担相应的管理风险。
下面,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如何防范供电企业管理风险,供同仁们借鉴。
一、管理风险产生的根源
(一)内部因素引起的管理风险:一是供电企业管理人员业务不熟,违反管理程序引起的管理风险。部分供电管理人员不思进取,得到且过,不深入学习和钻研供电业务,不懂装懂,凭感觉、凭经验、凭关系管理而造成管理错误。二是供电企业管理人员对相关法律的理解有偏差,管理质量不高。如制作供电管理文书不严谨、不规范,使用文书或引用法律条文错误,管理中不注意收集证据或收集的证据证明力不强等,给行政相对人或司法机关追究留以口实。三是管理人员随意管理留下风险隐患。如在进行供电检查或送达供电文书时,因熟人熟脸而不出示供电检查证明或一人前往等。四是因惰性引起的不作为而产生的风险。如偷窃电的管理跟不上。五是供电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带来的风险。如不收或少收电费,徇私舞弊,达到刑事标准的案件,得了好处不移送等。
(二)外部环境导致的管理风险:一是来自地方政府对基层供电企业工作的干涉。在当前各地都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大环境下,部分基层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搞活地方经济,私自出台各种供电优惠政策,干预供电企业管理,然而出现问题以后还要供电企业承担责任。二是供电立法与我国法律体系之间仍存在不协调,使电法与其他法律法规的衔接不通畅,造成相关部门协电护电意识不强,影响了电法的实施效力,容易形成管理风险。三是随着法律的逐步普及,公民、法人依法维权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使供电企业管理风险的变数更大。
二、供电企业管理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研究管理风险的目的就是为了防范与化解管理风险,从而有效保护管理人员的管理安全,全面提高管理效率。要防范和化解供电企业管理风险,就必须围绕着建立平安供电、和谐供电、阳光供电、效能供电而展开,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提高防范意识,各级供电企业都要把防范管理风险、构建平安供电切实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努力为基层管理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管理环境,确保供电人员的管理安全。
(二)要摒弃"权治"思想,克服"人治"意识,强化"法治"观念,供电企业要强化对供电人员的"法治"教育和"管理风险"的警示教育,不断强化供电企业管理人员的"法治"观念,提高依法管理意识,自觉地学法、遵法、守法,让"法"深入人心,克服管理上的侥幸和麻痹心理。
(三)要规范管理行为,提高管理质量。一是要求供电企业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针对本系统的每一个岗位制定出相应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标准及追究实施办法,做到有章可循,理顺管理规程。二是要求供电人员在生产经营管理的过程中自觉依法行事,努力克服管理随意性,尽力避免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从而提高管理质量,规避管理风险。
(四)要完善风险控制机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一是供电企业在制定规范性文件的时候要注意文件的合法性,避免与相关法律、法规发生冲突而引起的风险。二是供电企业在制定内部规章制度的时候,不能拍脑瓜、想当然,而要经过认真的研究、充分的论证,切实注意对供电干部员工的法律保护。三是供电人员要尽力做好本职工作,避免因自身工作失误而引起的风险。四是供电人员要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避免因违法行政而引起的风险。
(五)要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要化解供电企业管理风险,供电企业管理人员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能够正确开展供电企业管理活动的综合素质。这些素质包括正确的思想观念,端正的工作态度,必要的法律知识,熟练的业务技能和计算机操作技能以及协调能力等。因此,供电企业应统筹兼顾,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加强供电人员的政治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尽可能地提高供电人员的综合素质。
(六)突出三个重点,降低廉政风险。党员干部在执行公务或日常生活存在着发生腐败行为的可能性,因此,通过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以降低廉政风险,是降低供电管理风险的重要环节。一是突出决策权的"民主"。进一步贯彻执行领导干部民主议事制度、民主决策制度,避免"一言堂",把领导决策过程中潜在的廉政高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二是突出供电企业管理的"法理"。对涉电审批、电价类别认定、用电比例核定、偷窃电处罚等行为,构建一条自由裁量权的"警戒线",防止管理行为的随意执行。强化对日常供电管理权的监控,促进供电企业管理的公开、公平和公正。三是突出人、财、物、权的"公开"。当前,供电企业涉及的人、财、物管理是一个廉政高风险点。公开操作,透明运行,才能保障干部员工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进而降低风险。
(七)构建三个平台,积极应对风险。一是构建风险评估平台。针对供电企业管理中风险较大的环节和事项,充分运用数据分析、供电评估、供电企业管理检查等信息,拓展管理风险查找面,挖掘风险点,对风险管理项目进行动态管理和评估。二是构建风险监控平台。明确各岗位、各环节、各部门的风险管理职责,建立起自上而下的风险监控体系,对供电企业管理实行全程监控。三是构建风险预警平台。依托廉政预警机制,对供电企业管理权运行的全过程进行事前提醒、事中警示、事后警戒。
(八)实行权力制约,强化内外监督。一是科学分权。对供电企业管理权进行全面梳理,严格划分不同权力的行使范围,通过优化权力流程,逐项确认权力行使的依据、程序、时限以及相应责任,减少非法定的和不必要的审批环节,建立起职权明晰、责任明确,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权力制衡机制。二是公开亮权,严格执行公开管理办事制度,不断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使每一项权力的行使过程都做到公开可控,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三是实时监控。逐步将各类权力运行纳入信息化管理,实现实时监督、控制和综合分析,做到权力行使的全过程可查可控。四是加强内部审计。改进审计手段,及时发现内控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并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改进的措施和方法。五是加强外部监督。外部监督的重点,就是要把监督权真正交给社会和用电客户。设立"政务公开"栏,方便用电客户监督;设立"意见箱",方便用电客户提出意见或举报投诉;要求掌握高风险权力的干部员工定期进行述职述廉,现场接受用电客户的监督。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切实提高监督实效。
(九)要强化供电宣传,做好管理协调,力求社会广泛支持,努力构筑供电企业与社会各界及广大用电客户的和谐关系。在供电企业管理活动中,如果能做到让用电客户或相关人员理解、支持、配合供电企业工作,那么就会减少或降低管理风险,提高工作效率,完成生产经营任务。要做到以上工作,供电宣传是必不可少的。多年来,供电企业在进行供电宣传时比较注重纵向宣传,即对用电客户的宣传,忽视了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 向宣传。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有些工作如果得不到相关部门的配合和支持,得不到有关人员的理解,就很容易使工作陷入被动或僵局,这不仅不利于供电企业管理工作的开展,而且会提高管理风险系数。因此,在强练内功的同时,做好供电宣传,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争取社会各界对供电企业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努力构建平安企业,创建和谐企业,才能有效保障供电企业管理和供电干部员工的安全。
当前,随着"三集五大"依法治企工作的不断推进,供用电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进一步得到明确,用电客户依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日渐增强,供电企业管理责任风险也在不断加大。一方面作为供电企业,应通过坚持内强素质、提升业务水平、牢固树立供电服务意识以及建立完善的规范管理工作机制,努力使自身的管理风险降到最低;另一方面作为供电干部员工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无论是在执行供电政策、管理程序还是在公开办电、优化服务等方面,都要在法制、公平、文明、效率上下功夫,稍有不慎,就要承担相应的管理风险。
下面,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如何防范供电企业管理风险,供同仁们借鉴。
一、管理风险产生的根源
(一)内部因素引起的管理风险:一是供电企业管理人员业务不熟,违反管理程序引起的管理风险。部分供电管理人员不思进取,得到且过,不深入学习和钻研供电业务,不懂装懂,凭感觉、凭经验、凭关系管理而造成管理错误。二是供电企业管理人员对相关法律的理解有偏差,管理质量不高。如制作供电管理文书不严谨、不规范,使用文书或引用法律条文错误,管理中不注意收集证据或收集的证据证明力不强等,给行政相对人或司法机关追究留以口实。三是管理人员随意管理留下风险隐患。如在进行供电检查或送达供电文书时,因熟人熟脸而不出示供电检查证明或一人前往等。四是因惰性引起的不作为而产生的风险。如偷窃电的管理跟不上。五是供电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带来的风险。如不收或少收电费,徇私舞弊,达到刑事标准的案件,得了好处不移送等。
(二)外部环境导致的管理风险:一是来自地方政府对基层供电企业工作的干涉。在当前各地都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大环境下,部分基层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搞活地方经济,私自出台各种供电优惠政策,干预供电企业管理,然而出现问题以后还要供电企业承担责任。二是供电立法与我国法律体系之间仍存在不协调,使电法与其他法律法规的衔接不通畅,造成相关部门协电护电意识不强,影响了电法的实施效力,容易形成管理风险。三是随着法律的逐步普及,公民、法人依法维权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使供电企业管理风险的变数更大。
二、供电企业管理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研究管理风险的目的就是为了防范与化解管理风险,从而有效保护管理人员的管理安全,全面提高管理效率。要防范和化解供电企业管理风险,就必须围绕着建立平安供电、和谐供电、阳光供电、效能供电而展开,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提高防范意识,各级供电企业都要把防范管理风险、构建平安供电切实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努力为基层管理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管理环境,确保供电人员的管理安全。
(二)要摒弃"权治"思想,克服"人治"意识,强化"法治"观念,供电企业要强化对供电人员的"法治"教育和"管理风险"的警示教育,不断强化供电企业管理人员的"法治"观念,提高依法管理意识,自觉地学法、遵法、守法,让"法"深入人心,克服管理上的侥幸和麻痹心理。
(三)要规范管理行为,提高管理质量。一是要求供电企业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针对本系统的每一个岗位制定出相应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标准及追究实施办法,做到有章可循,理顺管理规程。二是要求供电人员在生产经营管理的过程中自觉依法行事,努力克服管理随意性,尽力避免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从而提高管理质量,规避管理风险。
(四)要完善风险控制机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一是供电企业在制定规范性文件的时候要注意文件的合法性,避免与相关法律、法规发生冲突而引起的风险。二是供电企业在制定内部规章制度的时候,不能拍脑瓜、想当然,而要经过认真的研究、充分的论证,切实注意对供电干部员工的法律保护。三是供电人员要尽力做好本职工作,避免因自身工作失误而引起的风险。四是供电人员要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避免因违法行政而引起的风险。
(五)要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要化解供电企业管理风险,供电企业管理人员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能够正确开展供电企业管理活动的综合素质。这些素质包括正确的思想观念,端正的工作态度,必要的法律知识,熟练的业务技能和计算机操作技能以及协调能力等。因此,供电企业应统筹兼顾,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加强供电人员的政治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尽可能地提高供电人员的综合素质。
(六)突出三个重点,降低廉政风险。党员干部在执行公务或日常生活存在着发生腐败行为的可能性,因此,通过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以降低廉政风险,是降低供电管理风险的重要环节。一是突出决策权的"民主"。进一步贯彻执行领导干部民主议事制度、民主决策制度,避免"一言堂",把领导决策过程中潜在的廉政高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二是突出供电企业管理的"法理"。对涉电审批、电价类别认定、用电比例核定、偷窃电处罚等行为,构建一条自由裁量权的"警戒线",防止管理行为的随意执行。强化对日常供电管理权的监控,促进供电企业管理的公开、公平和公正。三是突出人、财、物、权的"公开"。当前,供电企业涉及的人、财、物管理是一个廉政高风险点。公开操作,透明运行,才能保障干部员工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进而降低风险。
(七)构建三个平台,积极应对风险。一是构建风险评估平台。针对供电企业管理中风险较大的环节和事项,充分运用数据分析、供电评估、供电企业管理检查等信息,拓展管理风险查找面,挖掘风险点,对风险管理项目进行动态管理和评估。二是构建风险监控平台。明确各岗位、各环节、各部门的风险管理职责,建立起自上而下的风险监控体系,对供电企业管理实行全程监控。三是构建风险预警平台。依托廉政预警机制,对供电企业管理权运行的全过程进行事前提醒、事中警示、事后警戒。
(八)实行权力制约,强化内外监督。一是科学分权。对供电企业管理权进行全面梳理,严格划分不同权力的行使范围,通过优化权力流程,逐项确认权力行使的依据、程序、时限以及相应责任,减少非法定的和不必要的审批环节,建立起职权明晰、责任明确,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权力制衡机制。二是公开亮权,严格执行公开管理办事制度,不断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使每一项权力的行使过程都做到公开可控,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三是实时监控。逐步将各类权力运行纳入信息化管理,实现实时监督、控制和综合分析,做到权力行使的全过程可查可控。四是加强内部审计。改进审计手段,及时发现内控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并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改进的措施和方法。五是加强外部监督。外部监督的重点,就是要把监督权真正交给社会和用电客户。设立"政务公开"栏,方便用电客户监督;设立"意见箱",方便用电客户提出意见或举报投诉;要求掌握高风险权力的干部员工定期进行述职述廉,现场接受用电客户的监督。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切实提高监督实效。
(九)要强化供电宣传,做好管理协调,力求社会广泛支持,努力构筑供电企业与社会各界及广大用电客户的和谐关系。在供电企业管理活动中,如果能做到让用电客户或相关人员理解、支持、配合供电企业工作,那么就会减少或降低管理风险,提高工作效率,完成生产经营任务。要做到以上工作,供电宣传是必不可少的。多年来,供电企业在进行供电宣传时比较注重纵向宣传,即对用电客户的宣传,忽视了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 向宣传。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有些工作如果得不到相关部门的配合和支持,得不到有关人员的理解,就很容易使工作陷入被动或僵局,这不仅不利于供电企业管理工作的开展,而且会提高管理风险系数。因此,在强练内功的同时,做好供电宣传,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争取社会各界对供电企业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努力构建平安企业,创建和谐企业,才能有效保障供电企业管理和供电干部员工的安全。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