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电力职工的"低碳生活"
2012-02-23 11:19:20 来源:陈捷
A-
A+
电力18讯: 低碳生活已逐渐成为了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每个人都应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注意节电、节油、节气,从点滴做起。近日,笔者走进浙江嘉兴电力局线路工区职工庄晟的家里,记录他的"低碳生活",也记录下所感:低碳生活,触手可及。每个人都能做到,只要用心。
庄晟,25岁,是典型的低碳"达人"。2009年1月前,"碳排放"、"低碳生活"这些辞藻还未流行盛传,但几年来他的生活不仅和这些时髦的名词搭上了边,也成了低碳"达人"。
笔者如约赶到了庄晟的家中,敲开门,灯全关着,庄晟正在阳台写每天的低碳记录。
一眼看到,他家里的鞋柜上贴着一张纸条"减碳兑换表":"电视机1小时0.966公斤;吹风机1小时0.552公斤;洗衣机1小时0.2898公斤......",在"电视机、笔记本、节能灯泡"的数据上,庄晟特别加注了红色波浪线。"划线的都是和碳排放有关的主要是这几项,因为经常要接触嘛。"
"少用一个塑料袋,减排二氧化碳多少;日常外出时,记下交通工具......"笔者翻阅庄晟为此准备的记录本,清晰看到使用塑料袋的次数越来越少;外出的交通工具始终只有三样:步行、骑自行车、乘公交;变化最为明显的是家里的水电费,原先每月平均水电费都要花上百元的,现在则不及一半。
庄晟带笔者参观他的家。90多平方米的家,全部使用节能灯泡,安装的都是节水龙头。说起这灯泡,庄晟说还有一番周折:"姑姑家全部换用节能灯泡,我把她淘汰的20个普通灯泡带回家,准备再利用。还没换上,就在网上查看了普通灯泡的耗电情况,说一只11W节能灯的照明效果,顶得上60W的普通灯泡,而且每分钟都比普通灯泡节电80%。他还说,如果全国使用12亿支节能灯,节约的电量相当于三峡水电站的年发电量。这一听,我心里一愣。立马就去商店买了节能灯泡。"
庄晟还告诉笔者这样一个故事:去年夏天,表弟放暑假一直住在他家,有一次和同学出去打球后忘了把家里的空调给关掉。等表弟回家后,庄晟批评了他。
表弟很不理解:"不就浪费了几度电吗,你不就是心疼电费吗?"
"哥哥不是心疼电费。作为电力从业者,哥哥对电的生产过程非常了解,每一个环节都凝结了劳动者的辛勤劳动。"庄晟告诉表弟。"我们节约一度电,至少可节省340克煤,减少272克粉尘、997克二氧化碳和30克二氧化硫的排放。"庄晟说。
听完庄晟的讲述,表弟对节电又有了重新的认识。
几年下来,庄晟和父母都养成了习惯:电视机屏幕调成中等亮度;电灯、电脑、空调......任何电器一旦不用了,随手关掉;手机一旦充电完成,立即拔掉充电插头。现在庄晟的低碳生活还渐渐地感染着身边的同事,将空调的温度上调一度,暂时不用的电器设备关掉电源,重复利用水资源,打印纸双面使用,这些"金点子"都是庄晟在班组开讨论会时提出的,用他的话来说,起初是强迫自己节约和节能,后来就习惯了。他坚持的信念是: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最开始,我们并没有节能的概念。"庄晟实话实说,"我们家以前的水电费都是我父母缴纳,从2007年,我工作了,就由我承担,每次的水电费单子我都记录下来,希望一次能比一次缴纳的少,自然而然地也养成了节能的习惯,现在就尝到了甜头。"
采访结束,庄晟告诉笔者,"一省真是吓一跳啊,节电、节油、节气,不仅让我的生活更'绿色化',也给地球减少了负担。"陈捷
庄晟,25岁,是典型的低碳"达人"。2009年1月前,"碳排放"、"低碳生活"这些辞藻还未流行盛传,但几年来他的生活不仅和这些时髦的名词搭上了边,也成了低碳"达人"。
笔者如约赶到了庄晟的家中,敲开门,灯全关着,庄晟正在阳台写每天的低碳记录。
一眼看到,他家里的鞋柜上贴着一张纸条"减碳兑换表":"电视机1小时0.966公斤;吹风机1小时0.552公斤;洗衣机1小时0.2898公斤......",在"电视机、笔记本、节能灯泡"的数据上,庄晟特别加注了红色波浪线。"划线的都是和碳排放有关的主要是这几项,因为经常要接触嘛。"
"少用一个塑料袋,减排二氧化碳多少;日常外出时,记下交通工具......"笔者翻阅庄晟为此准备的记录本,清晰看到使用塑料袋的次数越来越少;外出的交通工具始终只有三样:步行、骑自行车、乘公交;变化最为明显的是家里的水电费,原先每月平均水电费都要花上百元的,现在则不及一半。
庄晟带笔者参观他的家。90多平方米的家,全部使用节能灯泡,安装的都是节水龙头。说起这灯泡,庄晟说还有一番周折:"姑姑家全部换用节能灯泡,我把她淘汰的20个普通灯泡带回家,准备再利用。还没换上,就在网上查看了普通灯泡的耗电情况,说一只11W节能灯的照明效果,顶得上60W的普通灯泡,而且每分钟都比普通灯泡节电80%。他还说,如果全国使用12亿支节能灯,节约的电量相当于三峡水电站的年发电量。这一听,我心里一愣。立马就去商店买了节能灯泡。"
庄晟还告诉笔者这样一个故事:去年夏天,表弟放暑假一直住在他家,有一次和同学出去打球后忘了把家里的空调给关掉。等表弟回家后,庄晟批评了他。
表弟很不理解:"不就浪费了几度电吗,你不就是心疼电费吗?"
"哥哥不是心疼电费。作为电力从业者,哥哥对电的生产过程非常了解,每一个环节都凝结了劳动者的辛勤劳动。"庄晟告诉表弟。"我们节约一度电,至少可节省340克煤,减少272克粉尘、997克二氧化碳和30克二氧化硫的排放。"庄晟说。
听完庄晟的讲述,表弟对节电又有了重新的认识。
几年下来,庄晟和父母都养成了习惯:电视机屏幕调成中等亮度;电灯、电脑、空调......任何电器一旦不用了,随手关掉;手机一旦充电完成,立即拔掉充电插头。现在庄晟的低碳生活还渐渐地感染着身边的同事,将空调的温度上调一度,暂时不用的电器设备关掉电源,重复利用水资源,打印纸双面使用,这些"金点子"都是庄晟在班组开讨论会时提出的,用他的话来说,起初是强迫自己节约和节能,后来就习惯了。他坚持的信念是: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最开始,我们并没有节能的概念。"庄晟实话实说,"我们家以前的水电费都是我父母缴纳,从2007年,我工作了,就由我承担,每次的水电费单子我都记录下来,希望一次能比一次缴纳的少,自然而然地也养成了节能的习惯,现在就尝到了甜头。"
采访结束,庄晟告诉笔者,"一省真是吓一跳啊,节电、节油、节气,不仅让我的生活更'绿色化',也给地球减少了负担。"陈捷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