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种植 科技唱主角――南湖农网改造升级助农致富见闻
2012-03-05 16:01:57 来源:俞清 苏艳
A-
A+
电力18讯:
3月2日,浙江嘉兴南湖供电分局红船服务队来到大桥镇农业(葡萄)物联网示范基地,检查用电设备,了解"电子保姆"的运作原理和用电需求。
看着队员们认真工作的样子,站在一旁的绿江葡萄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朱屹峰踏实了不少:"葡萄好不好,温度和湿度最为关键,有了'电子保姆',控制都不是问题。现在电力供应得到保障,今年一定大丰收。"
大桥镇是远近闻名的葡萄之乡,这里的"无核四号""藤稔""红皮球"等葡萄产品远销全国各地。葡萄种植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也属于技术型产业。"江南多变的天气让葡萄种植户们吃尽了苦头。"朱屹峰说,"从前,种植户只能靠经验和感觉去估计温度、湿度,不够精确,种植标准难以统一。"
2011年,大桥镇兴起高科技种植,为葡萄大棚装上了"电子保姆"。7月,在南湖区第四届江南葡萄文化节上,一项被称为葡萄种植户"电子保姆"的农业物联网示范项目落户大桥镇。这一技术的推广与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密不可分。南湖供电分局在中心镇全面建设新型集约农网,提供随叫随到的"电保姆"式服务。经过农网改造升级,南湖区实现了村村电气化。这无疑为农业科技运用增加了底气。
目前,大桥镇3个较大规模的合作社设立了农业物联网示范点,开展高科技葡萄种植。通过农业物联网技术,葡萄大棚的温度、湿度、土壤水分含量实现实时检测,数据还能直接发到种植户的手机或电脑上。根据预先设置的程序,水泵可以自动启动给葡萄喷灌。有了"电子保姆",农民不用下地,坐在办公室就能搞好葡萄种植。
"这套系统的使用,能解放很大一部分劳动力。"朱屹峰说。应用传统种植技术,从开始种植到收获,种一亩葡萄需要30个工时。但是有了这套系统,现在浇水、施肥可以自动完成,每亩种植成本降低1500元。
朱屹峰说,这套系统有利于培育优质葡萄和创立品牌。目前,南湖区试验面积仅有90亩。今后,高科技种植模式将在南湖区大规模推开。南湖区农经局负责人说:"农业物联网示范项目成熟后,这一技术将被广泛用于种植业和养殖业。到时用电量会大增,需要供电企业大力支持。"(俞清 苏艳)
3月2日,浙江嘉兴南湖供电分局红船服务队来到大桥镇农业(葡萄)物联网示范基地,检查用电设备,了解"电子保姆"的运作原理和用电需求。
看着队员们认真工作的样子,站在一旁的绿江葡萄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朱屹峰踏实了不少:"葡萄好不好,温度和湿度最为关键,有了'电子保姆',控制都不是问题。现在电力供应得到保障,今年一定大丰收。"
大桥镇是远近闻名的葡萄之乡,这里的"无核四号""藤稔""红皮球"等葡萄产品远销全国各地。葡萄种植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也属于技术型产业。"江南多变的天气让葡萄种植户们吃尽了苦头。"朱屹峰说,"从前,种植户只能靠经验和感觉去估计温度、湿度,不够精确,种植标准难以统一。"
2011年,大桥镇兴起高科技种植,为葡萄大棚装上了"电子保姆"。7月,在南湖区第四届江南葡萄文化节上,一项被称为葡萄种植户"电子保姆"的农业物联网示范项目落户大桥镇。这一技术的推广与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密不可分。南湖供电分局在中心镇全面建设新型集约农网,提供随叫随到的"电保姆"式服务。经过农网改造升级,南湖区实现了村村电气化。这无疑为农业科技运用增加了底气。
目前,大桥镇3个较大规模的合作社设立了农业物联网示范点,开展高科技葡萄种植。通过农业物联网技术,葡萄大棚的温度、湿度、土壤水分含量实现实时检测,数据还能直接发到种植户的手机或电脑上。根据预先设置的程序,水泵可以自动启动给葡萄喷灌。有了"电子保姆",农民不用下地,坐在办公室就能搞好葡萄种植。
"这套系统的使用,能解放很大一部分劳动力。"朱屹峰说。应用传统种植技术,从开始种植到收获,种一亩葡萄需要30个工时。但是有了这套系统,现在浇水、施肥可以自动完成,每亩种植成本降低1500元。
朱屹峰说,这套系统有利于培育优质葡萄和创立品牌。目前,南湖区试验面积仅有90亩。今后,高科技种植模式将在南湖区大规模推开。南湖区农经局负责人说:"农业物联网示范项目成熟后,这一技术将被广泛用于种植业和养殖业。到时用电量会大增,需要供电企业大力支持。"(俞清 苏艳)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