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做多错多”与“不做不错”
2011-10-28 18:16:53 来源:田光辉
A-
A+
电力18讯: 时下员工中留传这样一个“至理名言”:“做多错多、不做不错”。于是当领导安排工作时,便出现你推我躲、明推暗躲、谁也不愿多做的现象,笔者对此颇有感触。
若做错事的概率为10%:不做事,就没有错;做10件,会做错1件;做100件,就会做错10件……做得多,也就错得多。做错事,受到了挫折,人的本性就会遇事逃避,今后就干脆不做;于是便产生了“做多错多、不做不错”的消极观念。究其原因,一是业务水平还没有完全达到岗位要求;二是怕领导批评、考核;三是缺乏责任感,缺少敢于承担错误的勇气。此种想法是消极的,是会给工作带来不利因素的,长此下去,会使工作态度消极,作风涣散,是必须及时加以制止和限制的,笔者认为,我们是否应该在对“做错事”的看法上进行调整。
首先,要看出发点。如果员工在努力完成工作之余,还积极出谋划策,帮助大家办好事、办实事,这样的榜样值得每一个人去学习,这样的精神也应该弘扬。相反,该做的不去做,遇事推诿扯皮,这就是真正的大错!其次,要看做事的方式方法。做任何事都有规章制度,都有作业程序,刚进单位的年轻人,对工作环境不熟悉,实践的经验还不够,很容易犯低级错误。此时,领导者应掌握大方向,及时帮教、纠正错误,注意工作的方式方法。如果做错事就一味的批评考核,时间一久,年青人就会产生心理阴影,以后干脆就不做,反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再者,要看员工是否有承担错误的勇气。一个怕承担责任的人始终是一个“靠不住”的人,员工不仅要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更应该有承担错误的勇气。众人会忘记你出错时的“ 样”,一定会记得你成长后自信的样子。
孔子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一定会犯错,重点是人在犯错后能及时吸取教训,并加以改进,从而进步。婴孩想学会走路,必定要在摔倒中成长;员工要学会成长,也必定会在歧途中知晓对错,错得多,自然改正的就多。我们宁愿鼓励青年人“做多错多”,也不应让他们“不做不错”;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青年人工作的积极性。做一件事奖励100分,做错了就扣50分,这样他们仍然能得到50分;剩下的50分会在今后的工作中赢回来!(田光辉)
若做错事的概率为10%:不做事,就没有错;做10件,会做错1件;做100件,就会做错10件……做得多,也就错得多。做错事,受到了挫折,人的本性就会遇事逃避,今后就干脆不做;于是便产生了“做多错多、不做不错”的消极观念。究其原因,一是业务水平还没有完全达到岗位要求;二是怕领导批评、考核;三是缺乏责任感,缺少敢于承担错误的勇气。此种想法是消极的,是会给工作带来不利因素的,长此下去,会使工作态度消极,作风涣散,是必须及时加以制止和限制的,笔者认为,我们是否应该在对“做错事”的看法上进行调整。
首先,要看出发点。如果员工在努力完成工作之余,还积极出谋划策,帮助大家办好事、办实事,这样的榜样值得每一个人去学习,这样的精神也应该弘扬。相反,该做的不去做,遇事推诿扯皮,这就是真正的大错!其次,要看做事的方式方法。做任何事都有规章制度,都有作业程序,刚进单位的年轻人,对工作环境不熟悉,实践的经验还不够,很容易犯低级错误。此时,领导者应掌握大方向,及时帮教、纠正错误,注意工作的方式方法。如果做错事就一味的批评考核,时间一久,年青人就会产生心理阴影,以后干脆就不做,反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再者,要看员工是否有承担错误的勇气。一个怕承担责任的人始终是一个“靠不住”的人,员工不仅要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更应该有承担错误的勇气。众人会忘记你出错时的“ 样”,一定会记得你成长后自信的样子。
孔子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一定会犯错,重点是人在犯错后能及时吸取教训,并加以改进,从而进步。婴孩想学会走路,必定要在摔倒中成长;员工要学会成长,也必定会在歧途中知晓对错,错得多,自然改正的就多。我们宁愿鼓励青年人“做多错多”,也不应让他们“不做不错”;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青年人工作的积极性。做一件事奖励100分,做错了就扣50分,这样他们仍然能得到50分;剩下的50分会在今后的工作中赢回来!(田光辉)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