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谈话艺术 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实效
2011-11-04 14:09:35 来源:田光辉
A-
A+
电力18讯:
当前企业生产经营压力越来越大,一方面职工十分关心关注企业的发展和效益,另一方面随着员工文化素质、思想意识和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他们对精神文化需求和自身期望值也日益增长,思想活跃,个性独立,自我想法多,接受能力强。所以我们在做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时,一定要讲究谈话艺术,把话说好,把工作做得细致入微,真正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谈话”的基本现状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谈话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谈话能否达到“春风化雨”、“水到渠成”的效果,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谈话艺术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如果谈话时空适度、巧妙艺术,员工乐于接受,心悦诚服,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谈话急躁盲目、泛泛空谈,就会使员工产生抵触情绪,甚至针锋相对,结果往往事与愿违、适得其反,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做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时,要巧用谈话艺术,通过科学灵活的谈话法,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可当前,这种谈话方法在基层供电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现状并不让人很满意,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谈话工作边缘化。随着国网公司“三集五大”运行机制改革逐步推进,企业的工作重心主要以生产经营为主,认为业务发展工作容易出业绩,看得见,摸得着,而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谈话工作难做,务虚多,务实少,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难免与生产经营工作相抵触,使企业领导与员工应有的谈话被忽视,形成事实上的边缘化。
二是谈话简单化。受企业效益最大化原则的影响,企业习惯召开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各类会议。在这种会上,企业领导常常单纯地传达文件、布置工作、提出要求,谈生产经营多,谈思想认识少;谈工作多,谈生活少。这种以会代谈,使员工往往没有表达自己意见和想法的机会和环境,沟通不畅,谈话的先导作用乏力,使谈话走过场。
三是谈话方法陈旧。有些领导找员工谈话,多以领导身份自居,常常是不顾对象,不分层次,不讲时机场合,不分个中缘由,千篇一律地讲道理,长篇大论谈原则,墨守成规,搞一刀切。这种教条式的灌输,只是工作谈话而非心灵对话和思想交流,谈话方法老套,缺乏说服力和感染力,没有针对性,艺术性不强,使员工无法产生兴趣,更难以得到员工的认可。
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谈话”的主要作用
谈话是指通过语言和信息的传递,使人与人之间产生心理互动,进行思想文化交流,沟通认识,对一些问题和看法达成共识,使之受到教育、获得启迪,从而帮助人们转变思想、提高觉悟。谈话这种工作方式与其它思想工作的方法相比有其特殊性,它是一种不同文化交流、融合进而产生的思想火花,其过程是无形的、是没有具体规则的,但却实实在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科学灵活的谈话法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能使思想政治工作在促进企业发展中发挥实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一是以理释事。通过谈话来明确任务,交代办法,分析利弊,以理悟事,以此来达成共识,增进团结,增强员工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信心。众所周知,生产经营是企业全部工作的中心,通过开展员工思想政治工作来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落脚点和价值体现。那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如何把死板的文件要求、经营指标,转化为职工高度的认同感和强有力的执行力呢?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宣讲政策举措时,善于用富有感染力、穿透力的语言,把情况道理讲清,使员工在无意识中接受教育,克服分歧,明利弊,知得失。只有这样,员工才会积极贯彻落实这些政策举措,自觉地投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去,与企业的发展方向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以智化愚。通过谈话来交换意见,扶正纠偏,扬长避短,完善自我,以此来集思广益,提高素质,增强职工适应工作的需要,奋力争先。俗话说“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就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而言,员工往往从个人立场出发来认识和理解问题,而领导干部则是更多地站在全局的高度考虑问题、进行决策的,难免出现看法不一致的情况。所以在做思想政治工作时,要在充分尊重、理解、关心员工的基础上,以人为本,从员工个人及具体工作岗位出发,认真研究和掌握不同对象的性格特点、不同岗位的工作情形,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使谈话呈现出很强的针对性和艺术性,效果将随着其较强的针对性而提高。礼多人不怪,多一份宽容,少一些苛求,求大同,存小异,目的在于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循序渐进,耐心启发,提高其思考力和判断力,达到观点、价值的认同,使谈话取得最好的效果。
三是以诚解难。通过谈话来解除顾虑,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排忧解难,以此来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增强员工对领导的信任,对企业的忠诚。思想政治工作是凝聚人心、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性的工作,不像生产经营那样具体直观,倘若满口原则,一味说教,用大道理压人,很难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因此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应把员工关心的事情作为切入点,将谈话内容渗透到为员工解决实际问题上,始终牢记谈话的目的是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使广大员工切实感受到组织的温暖,进一步增强对企业的信任,提高广大员工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此企业领导要经常深入基层,扎根前沿,掌握员工各方面的工作情况,理解员工的喜怒哀乐,与员工多进行情感沟通,用真诚感人的话语巧妙地打开员工的心扉,见微知著,善于从小事上入手解决大问题。只有真正把解决员工思想问题与具体问题结合起来,把实事办好了,把困难问题解决了,才能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才能充分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凝聚成加快企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三、企业思想政治中“谈话”的几点建议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做人的工作就离不开谈话。掌握谈话艺术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必备的一项基本功,对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巧用谈话更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它的实践性、探索性、灵活性很强,需要广大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升综合素质,在实践中不断研究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强化谈话中语言的艺术性。那么究竟该如何使谈话活动顺利进行并富有成效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实践:
一是要建章立制,创新谈话机制,不断完善和规范谈话活动。“谈心谈话”是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之一,建立谈话制度,是促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的有效举措。实践告诉我们,开展任何工作都要有制度。谈话活动对于企业领导来说只是众多工作中的一项,它是一项经常性、长期性的工作,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建立比较完善的工作制度,并且在实践中不断予以完善,做到常抓不懈。要建立完善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必谈、员工向领导反映情况必谈、员工彼此有矛盾纠纷必谈、员工工作情绪异常必谈、员工生活上有困难必谈、员工异岗异薪必谈等必谈制度,防止谈话活动流于形式。通过建立谈话良性互动机制,开展经常性、多层次的谈话活动,促进谈话工作深入开展,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避免谈话在实践中被当成“软任务”忽略掉,用制度来保证谈话活动的落实,确保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取得实效。
二是要以人为本,坚持人格平等和语言交流平等的原则。谈话实际上是沟通交心,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注重以人为本,善于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以平等的身份与员工进行谈话交流,谦虚不摆架子,这样就容易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消除平时工作中形成的落差定势,引起对方的积极回应,产生互动。有的员工常常会因为工作压力、人际关系和家庭生活等问题而感到困惑苦闷,甚至悲观,需要宣泄安慰,就特别想找人说说话。如果以领导者身份居高临下,态度刻板,言辞生硬,没有艺术性,把谈话变成训话,员工就会产生“怕”的心理,对领导敬而远之,不敢、不愿多说,更谈不出实质内容。成事在理不在势,只有平等待人,以诚换心,给员工一种平等感、亲切感,才能情理交融,使双方产生共鸣,在平和舒畅的氛围中实现既定的谈话目的。
三是要提高认识,切实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富有哲理和艺术性的的谈话让人茅塞顿开,干劲倍增。有人把谈话艺术比做组织的黏合剂,管理方法的润滑剂,管理功能的增效剂。因此谈话的逻辑性、技巧性、艺术性,对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掌握和运用好这门艺术,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良好的品德,宽阔的胸襟,广博的学识和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要充分认识到谈话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一种形式,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的重要方法;要加强自身修养,充实思想,丰富知识,创新思维,细致观察,要在实践中不断研究摸索谈话的语言艺术。古人云:“一言可兴邦,一言可误国”。只有讲究谈话艺术和技巧,把握其基本要则,才能发挥谈话的最佳效应,以达到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
“话是开心斧”。科学灵活的谈话方法作为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实效的一种手段和方法,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探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谈话艺术,意在巧用谈话艺术,在把道理讲清讲透,使人们的认识得到不断升华,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向心力、凝聚力,以焕发出员工极大的工作热情和敬业精神,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高昂的斗志,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共谋企业发展。我们只有真正学会谈话技巧和艺术的运用,使谈话这一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更加完善,更富有时代特点,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田光辉)
当前企业生产经营压力越来越大,一方面职工十分关心关注企业的发展和效益,另一方面随着员工文化素质、思想意识和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他们对精神文化需求和自身期望值也日益增长,思想活跃,个性独立,自我想法多,接受能力强。所以我们在做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时,一定要讲究谈话艺术,把话说好,把工作做得细致入微,真正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谈话”的基本现状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谈话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谈话能否达到“春风化雨”、“水到渠成”的效果,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谈话艺术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如果谈话时空适度、巧妙艺术,员工乐于接受,心悦诚服,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谈话急躁盲目、泛泛空谈,就会使员工产生抵触情绪,甚至针锋相对,结果往往事与愿违、适得其反,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做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时,要巧用谈话艺术,通过科学灵活的谈话法,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可当前,这种谈话方法在基层供电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现状并不让人很满意,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谈话工作边缘化。随着国网公司“三集五大”运行机制改革逐步推进,企业的工作重心主要以生产经营为主,认为业务发展工作容易出业绩,看得见,摸得着,而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谈话工作难做,务虚多,务实少,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难免与生产经营工作相抵触,使企业领导与员工应有的谈话被忽视,形成事实上的边缘化。
二是谈话简单化。受企业效益最大化原则的影响,企业习惯召开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各类会议。在这种会上,企业领导常常单纯地传达文件、布置工作、提出要求,谈生产经营多,谈思想认识少;谈工作多,谈生活少。这种以会代谈,使员工往往没有表达自己意见和想法的机会和环境,沟通不畅,谈话的先导作用乏力,使谈话走过场。
三是谈话方法陈旧。有些领导找员工谈话,多以领导身份自居,常常是不顾对象,不分层次,不讲时机场合,不分个中缘由,千篇一律地讲道理,长篇大论谈原则,墨守成规,搞一刀切。这种教条式的灌输,只是工作谈话而非心灵对话和思想交流,谈话方法老套,缺乏说服力和感染力,没有针对性,艺术性不强,使员工无法产生兴趣,更难以得到员工的认可。
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谈话”的主要作用
谈话是指通过语言和信息的传递,使人与人之间产生心理互动,进行思想文化交流,沟通认识,对一些问题和看法达成共识,使之受到教育、获得启迪,从而帮助人们转变思想、提高觉悟。谈话这种工作方式与其它思想工作的方法相比有其特殊性,它是一种不同文化交流、融合进而产生的思想火花,其过程是无形的、是没有具体规则的,但却实实在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科学灵活的谈话法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能使思想政治工作在促进企业发展中发挥实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一是以理释事。通过谈话来明确任务,交代办法,分析利弊,以理悟事,以此来达成共识,增进团结,增强员工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信心。众所周知,生产经营是企业全部工作的中心,通过开展员工思想政治工作来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落脚点和价值体现。那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如何把死板的文件要求、经营指标,转化为职工高度的认同感和强有力的执行力呢?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宣讲政策举措时,善于用富有感染力、穿透力的语言,把情况道理讲清,使员工在无意识中接受教育,克服分歧,明利弊,知得失。只有这样,员工才会积极贯彻落实这些政策举措,自觉地投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去,与企业的发展方向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以智化愚。通过谈话来交换意见,扶正纠偏,扬长避短,完善自我,以此来集思广益,提高素质,增强职工适应工作的需要,奋力争先。俗话说“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就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而言,员工往往从个人立场出发来认识和理解问题,而领导干部则是更多地站在全局的高度考虑问题、进行决策的,难免出现看法不一致的情况。所以在做思想政治工作时,要在充分尊重、理解、关心员工的基础上,以人为本,从员工个人及具体工作岗位出发,认真研究和掌握不同对象的性格特点、不同岗位的工作情形,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使谈话呈现出很强的针对性和艺术性,效果将随着其较强的针对性而提高。礼多人不怪,多一份宽容,少一些苛求,求大同,存小异,目的在于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循序渐进,耐心启发,提高其思考力和判断力,达到观点、价值的认同,使谈话取得最好的效果。
三是以诚解难。通过谈话来解除顾虑,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排忧解难,以此来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增强员工对领导的信任,对企业的忠诚。思想政治工作是凝聚人心、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性的工作,不像生产经营那样具体直观,倘若满口原则,一味说教,用大道理压人,很难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因此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应把员工关心的事情作为切入点,将谈话内容渗透到为员工解决实际问题上,始终牢记谈话的目的是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使广大员工切实感受到组织的温暖,进一步增强对企业的信任,提高广大员工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此企业领导要经常深入基层,扎根前沿,掌握员工各方面的工作情况,理解员工的喜怒哀乐,与员工多进行情感沟通,用真诚感人的话语巧妙地打开员工的心扉,见微知著,善于从小事上入手解决大问题。只有真正把解决员工思想问题与具体问题结合起来,把实事办好了,把困难问题解决了,才能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才能充分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凝聚成加快企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三、企业思想政治中“谈话”的几点建议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做人的工作就离不开谈话。掌握谈话艺术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必备的一项基本功,对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巧用谈话更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它的实践性、探索性、灵活性很强,需要广大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升综合素质,在实践中不断研究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强化谈话中语言的艺术性。那么究竟该如何使谈话活动顺利进行并富有成效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实践:
一是要建章立制,创新谈话机制,不断完善和规范谈话活动。“谈心谈话”是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之一,建立谈话制度,是促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的有效举措。实践告诉我们,开展任何工作都要有制度。谈话活动对于企业领导来说只是众多工作中的一项,它是一项经常性、长期性的工作,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建立比较完善的工作制度,并且在实践中不断予以完善,做到常抓不懈。要建立完善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必谈、员工向领导反映情况必谈、员工彼此有矛盾纠纷必谈、员工工作情绪异常必谈、员工生活上有困难必谈、员工异岗异薪必谈等必谈制度,防止谈话活动流于形式。通过建立谈话良性互动机制,开展经常性、多层次的谈话活动,促进谈话工作深入开展,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避免谈话在实践中被当成“软任务”忽略掉,用制度来保证谈话活动的落实,确保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取得实效。
二是要以人为本,坚持人格平等和语言交流平等的原则。谈话实际上是沟通交心,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注重以人为本,善于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以平等的身份与员工进行谈话交流,谦虚不摆架子,这样就容易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消除平时工作中形成的落差定势,引起对方的积极回应,产生互动。有的员工常常会因为工作压力、人际关系和家庭生活等问题而感到困惑苦闷,甚至悲观,需要宣泄安慰,就特别想找人说说话。如果以领导者身份居高临下,态度刻板,言辞生硬,没有艺术性,把谈话变成训话,员工就会产生“怕”的心理,对领导敬而远之,不敢、不愿多说,更谈不出实质内容。成事在理不在势,只有平等待人,以诚换心,给员工一种平等感、亲切感,才能情理交融,使双方产生共鸣,在平和舒畅的氛围中实现既定的谈话目的。
三是要提高认识,切实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富有哲理和艺术性的的谈话让人茅塞顿开,干劲倍增。有人把谈话艺术比做组织的黏合剂,管理方法的润滑剂,管理功能的增效剂。因此谈话的逻辑性、技巧性、艺术性,对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掌握和运用好这门艺术,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良好的品德,宽阔的胸襟,广博的学识和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要充分认识到谈话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一种形式,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的重要方法;要加强自身修养,充实思想,丰富知识,创新思维,细致观察,要在实践中不断研究摸索谈话的语言艺术。古人云:“一言可兴邦,一言可误国”。只有讲究谈话艺术和技巧,把握其基本要则,才能发挥谈话的最佳效应,以达到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
“话是开心斧”。科学灵活的谈话方法作为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实效的一种手段和方法,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探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谈话艺术,意在巧用谈话艺术,在把道理讲清讲透,使人们的认识得到不断升华,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向心力、凝聚力,以焕发出员工极大的工作热情和敬业精神,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高昂的斗志,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共谋企业发展。我们只有真正学会谈话技巧和艺术的运用,使谈话这一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更加完善,更富有时代特点,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田光辉)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