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第一村"的电气化生活
2011-10-13 16:47:31 来源:袁鸿梅
A-
A+
电力18讯: 在奋战5年的时间里,福建长汀县全面实现村村通电,户户通电目标后,福建省长汀县供电公司,着力加强革命圣地---红军长征起始地中复村的农村电气化建设,使这里提前加入电气化村行列,使老区家家户户充分享受到电气化生活给他们带来的幸福和快乐。
中复村是红军长征重要出发地之一,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起始点。全村共有2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480。位于该村的白叶洋自然村地处中复松毛岭大山深处,著名的松毛岭保卫战曾经在这里打响。由于受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居民分散,过去很多的山区村民很难拉上线,用上电,即使通电的地方也是三天两头断电,灯光忽明忽暗。别说是开工厂、办企业,就是日常照明也保证不了。国家电网公司全面开展农村电网改造和国家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后,长汀县供电公司怀着对老区人民的深情厚意,紧紧抓住这个重要建设时期不放松。他们不仅勒紧腰带,筹集近40多万元资金,对中复重要线路、变压器进行升级改造,还翻山越岭,历经艰苦,将优质线路铺设到山区的每村每户。现全村户户配电设施完备齐全,输电供电通达顺畅。全村电网供电可靠率达99.65%。现每家每户不仅实现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还全部购置了电磁炉、碾米机、电视、电脑等,实现做饭、洗澡、照明等全部用上电气化设备。
夜晚走在中复的村的大街上也都是灯火通明,一片辉煌。酒店、健身房、夜市、学校课堂均是明亮耀眼,人群熙熙攘攘。尤其可喜的是,安全可靠和充足的电源,大大推动了中复工农业生产的增长。全村近两年新上企业10多家,新上宾馆、饭店6家,新开洗车场、大型饭店3家、拥有爱德化工厂,恒鑫包装厂、三和鞋业等规模企业,用电量比5年前增长了5倍以上,而且实现了用电服务零投诉。
中复村石峰寨管理员上官水水说起用电兴奋地赞不绝口。"过去电网薄弱,用电得不到保障,来这里参观的人很少,通过农网建设改造,洞内由一台50千伏安变压器发展到今天拥有2台315千伏安的变压器。年接待游客由原来的几千人发展到现在的6万多人。长汀供电功不可没,对供电公司及时、周到、贴心的供电服务,我感到非常满意。"
谈到电给村民带来的变化,养猪专业户杨志琼乐得合不拢嘴:"我每天给猪放音乐,特别是猪怕冷,冬天刚出生的小猪需要用电保暖。有供电贴心、暖心、放心的服务,我的'猪'财发定了。"
中复村支部书记钟阿荣介绍说:"长汀供电公司近年来相继实施了农网建设改造、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程,使农村的电力基础设施有巨大发展,供电质量明显改善了,如今家家户户都有空调、电视、冰箱、电磁炉、电饭锅,许多户还拥有电脑、彩灯、网络。原来外出打工的26名村民,纷纷回来在家门口开起了家庭旅馆、小饭馆、水上娱乐等旅游项目,住上了新房,过上了新农村电气化生活。"村民李玉激动不已地插话道:"现在的生活过去根本没法想象。村里有了路灯,一片光明,再不用担心黑灯瞎火地碰头扭脚,村里的路也宽畅了,家家户户开通有线电视,村里还有专门的环卫工人打扫卫生,真不比城里差呀!"
过去黑灯瞎火的岁月已经一去不复返,中复村已经成为永远璀璨的不夜村。相信在电力强有力的支撑下,中复村的明天会更加璀璨绚烂、辉煌美好。
链接:南山镇中复村是长汀的南大门,与连城朋口、上杭南阳等地相邻,自唐代开基以来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中复村具有历史悠久的客家文化、光荣的红色文化、丰富的民间文化和神奇的自然景观等,其中最突出的是红色文化。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留下了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足迹。这里还是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被誉为"红军长征第一村"。
该村红色旅游丰富,有松毛岭阻击战指挥部旧址、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出发地旧址、红军二十四师师部旧址、红军战地医院旧址、抗日宣传漫画群遗址等众多革命历史遗存。12座客家围屋与红色资源交织在一起,这些围屋拥有300多年历史,保存较为完好。此外,还有官坊石峰寨、龙象山等自然景观点。日前,国家发改委已将长汀县南山镇中复村列入红色旅游扶持项目。(袁鸿梅)
中复村是红军长征重要出发地之一,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起始点。全村共有2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480。位于该村的白叶洋自然村地处中复松毛岭大山深处,著名的松毛岭保卫战曾经在这里打响。由于受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居民分散,过去很多的山区村民很难拉上线,用上电,即使通电的地方也是三天两头断电,灯光忽明忽暗。别说是开工厂、办企业,就是日常照明也保证不了。国家电网公司全面开展农村电网改造和国家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后,长汀县供电公司怀着对老区人民的深情厚意,紧紧抓住这个重要建设时期不放松。他们不仅勒紧腰带,筹集近40多万元资金,对中复重要线路、变压器进行升级改造,还翻山越岭,历经艰苦,将优质线路铺设到山区的每村每户。现全村户户配电设施完备齐全,输电供电通达顺畅。全村电网供电可靠率达99.65%。现每家每户不仅实现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还全部购置了电磁炉、碾米机、电视、电脑等,实现做饭、洗澡、照明等全部用上电气化设备。
夜晚走在中复的村的大街上也都是灯火通明,一片辉煌。酒店、健身房、夜市、学校课堂均是明亮耀眼,人群熙熙攘攘。尤其可喜的是,安全可靠和充足的电源,大大推动了中复工农业生产的增长。全村近两年新上企业10多家,新上宾馆、饭店6家,新开洗车场、大型饭店3家、拥有爱德化工厂,恒鑫包装厂、三和鞋业等规模企业,用电量比5年前增长了5倍以上,而且实现了用电服务零投诉。
中复村石峰寨管理员上官水水说起用电兴奋地赞不绝口。"过去电网薄弱,用电得不到保障,来这里参观的人很少,通过农网建设改造,洞内由一台50千伏安变压器发展到今天拥有2台315千伏安的变压器。年接待游客由原来的几千人发展到现在的6万多人。长汀供电功不可没,对供电公司及时、周到、贴心的供电服务,我感到非常满意。"
谈到电给村民带来的变化,养猪专业户杨志琼乐得合不拢嘴:"我每天给猪放音乐,特别是猪怕冷,冬天刚出生的小猪需要用电保暖。有供电贴心、暖心、放心的服务,我的'猪'财发定了。"
中复村支部书记钟阿荣介绍说:"长汀供电公司近年来相继实施了农网建设改造、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程,使农村的电力基础设施有巨大发展,供电质量明显改善了,如今家家户户都有空调、电视、冰箱、电磁炉、电饭锅,许多户还拥有电脑、彩灯、网络。原来外出打工的26名村民,纷纷回来在家门口开起了家庭旅馆、小饭馆、水上娱乐等旅游项目,住上了新房,过上了新农村电气化生活。"村民李玉激动不已地插话道:"现在的生活过去根本没法想象。村里有了路灯,一片光明,再不用担心黑灯瞎火地碰头扭脚,村里的路也宽畅了,家家户户开通有线电视,村里还有专门的环卫工人打扫卫生,真不比城里差呀!"
过去黑灯瞎火的岁月已经一去不复返,中复村已经成为永远璀璨的不夜村。相信在电力强有力的支撑下,中复村的明天会更加璀璨绚烂、辉煌美好。
链接:南山镇中复村是长汀的南大门,与连城朋口、上杭南阳等地相邻,自唐代开基以来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中复村具有历史悠久的客家文化、光荣的红色文化、丰富的民间文化和神奇的自然景观等,其中最突出的是红色文化。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留下了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足迹。这里还是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被誉为"红军长征第一村"。
该村红色旅游丰富,有松毛岭阻击战指挥部旧址、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出发地旧址、红军二十四师师部旧址、红军战地医院旧址、抗日宣传漫画群遗址等众多革命历史遗存。12座客家围屋与红色资源交织在一起,这些围屋拥有300多年历史,保存较为完好。此外,还有官坊石峰寨、龙象山等自然景观点。日前,国家发改委已将长汀县南山镇中复村列入红色旅游扶持项目。(袁鸿梅)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