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发展我成长
2011-10-08 11:28:33 来源:毕利军
A-
A+
电力18讯: 今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2周年的日子,这一年也是我步入电力行业二十二个年头。回首往事,心潮起伏,感慨万千,过去的一切如一幕幕电影真实地映在眼前。
1989年高中毕业后,怀着对电力事业的执着追求与热爱,我报名参加并通过了县电业局的招聘考试,幸运地成为一名外线班架线工。每天风吹日晒、披星戴月的野外工作,其中的滋味真的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累。可当我看到一座座巍峨屹立的铁塔、一条条闪着银光伸向远方的导线,经过我和同事辛劳的双手托起时,不由得感到骄傲和自豪,一切辛苦都随之烟消云散。
记得有年秋天,阎庄变10千伏柏月线改造工程进入最后关键阶段,那天一大早我就和同事一起来到了工程现场,看到二十四米高的线杆,我第一个自告奋勇登了上去,由于当天大风“呼呼”刮个不停,停电时间不宜过长,现场环境又处于尘土飞扬的公路旁,我足足在上面呆了九个钟头,直到下午五点工作结束,我才带着满身的尘土与疲惫下得杆来,这时发现双脚已被脚扣勒得象起面的馒头肿得老高,已经走不成路了;还有一次,在城西110千伏线路更换悬瓶工作中,悬瓶片数多,跨度大,我只好全身趴在导线上,胸脯紧紧贴在悬瓶上,只有这样才能使上力气。几组悬瓶更换下来,胸部疼痛难忍,好长时间才有所缓解。类似这样的事情对我们每一个外线工来说都是家常便饭,习以为常了。几年的风风雨雨、摸爬滚打不仅锻造了我健壮的体魄和顽强和毅力,同时也造就了我敢打敢拼、吃苦耐劳的精神,更为可贵的是使我在多年实践工作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线路工作经验。
1997年,由于工作变动,我被分配到了中里变电站工作。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各种精密的仪表、名目繁多的开关、刀闸,密密麻麻的二次回路,对于这一切感到很陌生,每天思想上时时刻刻绷紧安全这根弦,任何工作都是小心翼翼、一丝不荀,生怕出得一点差错。记得第一次操作时,经验丰富的老师在身旁手把手地教我掌握技术要领,就这还出了一脑门的汗。事后老师语重心长地告诫我说:“干咱们变电这一行,既简单也繁琐,不仅要胆大心细,还必须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于是,我扑下身去如饥似渴地学习与变电站有关的各项规章制度,了解设备结构和掌握设备性能特点,并摘录了厚厚的几本学习笔记。凭着这一股韧劲,在短短半年时间里,工作逐渐步入了正轨,我也由一个生涩的门外汉成长为一名独当一面的值班人员。
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越来越感到自己专业知识的贫乏,已远远不能适应电力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2002年,为了提高和充实自身素质,我又毅然报名参加了在河南电力工业学校为期二年的脱产学习。在学校学习期间,我分外珍惜这份难得的机遇,刻苦钻研,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学成归来后正赶上变电站综自化改造和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全面实施,我充分利用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驾轻就熟地学以致用,得心应手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而这样忙碌有序的日子我却觉得分外快乐和充实,看到现在的变电站自动化程度日益提高,设备区面貌焕然一新,与几年前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实在在地体验到实现自我价值的成功和喜悦。
2007年,随着无人值班变电站的投入使用,许多值班员被充实到基层供电所工作。我又分配到了距家十几公里的孝敬供电所工作,虽然这份工作对我来说并不陌生,我却丝毫不敢放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办公桌上各种专业技术书籍依然是我每天的必修课,工作之余,我利用一切闲暇时间埋头苦读,边学习,边实践,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以满腔的热情积极投身于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里,尽情地挥发着自己的激情和汗水。忘不了顶着烈日挥汗如雨地进行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艰辛,忘不了冒着瓢泊大雨通宵达旦奋力抢修的艰难,更忘不了从去年以来抗旱保电的关键时刻,为了保证麦田能够浇上“保命水”,我和所里同事一起夜以继日地奋战在抗旱一线的劳累。可每当看到当地群众开心的笑脸,看到他们对电力人由衷的称赞,觉得即使再苦再累都值得。当今年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升级拉开帷幕之后,我和所里人员又迅速投入到了如火似茶的施工中,每天早出晚归,加班加点地施工,心中只有一个愿望,让群众尽早用上电,用好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国家电网人肩负的光荣职责和使命。
由于我良好的表现,今年5月,我又荣幸地被单位选送到南阳电力技工学校培训。华灯初上时,我漫步在繁华的南阳市区街头,行走在绿树成荫的河畔,仰望着霓虹灯闪烁的市公司调度大楼顶端的绿色“国家电网”标志,耳边不时传来人们的欢声笑语,难以抑制的心情激动。电力人正用他们的勤奋和智慧,把强大的电力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祖国的四面八方,人们所有现代生活的梦想才能变成现实。亲身感受着国家电网几十年来的建设成就和人们生活的巨大变化,作为参与其中的一员,回望着二十年来我走过的每一个足迹,无时不刻都与国家电网的兴盛发展息息相关,油然生出作为一名电力工作者的自豪感,激励着我不断向前,不断进步,不断挑战自我,矢志不渝地沿着“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精神铺就的星光大道,一如既往地为电力事业发展而奋斗!(毕利军)
1989年高中毕业后,怀着对电力事业的执着追求与热爱,我报名参加并通过了县电业局的招聘考试,幸运地成为一名外线班架线工。每天风吹日晒、披星戴月的野外工作,其中的滋味真的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累。可当我看到一座座巍峨屹立的铁塔、一条条闪着银光伸向远方的导线,经过我和同事辛劳的双手托起时,不由得感到骄傲和自豪,一切辛苦都随之烟消云散。
记得有年秋天,阎庄变10千伏柏月线改造工程进入最后关键阶段,那天一大早我就和同事一起来到了工程现场,看到二十四米高的线杆,我第一个自告奋勇登了上去,由于当天大风“呼呼”刮个不停,停电时间不宜过长,现场环境又处于尘土飞扬的公路旁,我足足在上面呆了九个钟头,直到下午五点工作结束,我才带着满身的尘土与疲惫下得杆来,这时发现双脚已被脚扣勒得象起面的馒头肿得老高,已经走不成路了;还有一次,在城西110千伏线路更换悬瓶工作中,悬瓶片数多,跨度大,我只好全身趴在导线上,胸脯紧紧贴在悬瓶上,只有这样才能使上力气。几组悬瓶更换下来,胸部疼痛难忍,好长时间才有所缓解。类似这样的事情对我们每一个外线工来说都是家常便饭,习以为常了。几年的风风雨雨、摸爬滚打不仅锻造了我健壮的体魄和顽强和毅力,同时也造就了我敢打敢拼、吃苦耐劳的精神,更为可贵的是使我在多年实践工作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线路工作经验。
1997年,由于工作变动,我被分配到了中里变电站工作。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各种精密的仪表、名目繁多的开关、刀闸,密密麻麻的二次回路,对于这一切感到很陌生,每天思想上时时刻刻绷紧安全这根弦,任何工作都是小心翼翼、一丝不荀,生怕出得一点差错。记得第一次操作时,经验丰富的老师在身旁手把手地教我掌握技术要领,就这还出了一脑门的汗。事后老师语重心长地告诫我说:“干咱们变电这一行,既简单也繁琐,不仅要胆大心细,还必须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于是,我扑下身去如饥似渴地学习与变电站有关的各项规章制度,了解设备结构和掌握设备性能特点,并摘录了厚厚的几本学习笔记。凭着这一股韧劲,在短短半年时间里,工作逐渐步入了正轨,我也由一个生涩的门外汉成长为一名独当一面的值班人员。
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越来越感到自己专业知识的贫乏,已远远不能适应电力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2002年,为了提高和充实自身素质,我又毅然报名参加了在河南电力工业学校为期二年的脱产学习。在学校学习期间,我分外珍惜这份难得的机遇,刻苦钻研,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学成归来后正赶上变电站综自化改造和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全面实施,我充分利用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驾轻就熟地学以致用,得心应手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而这样忙碌有序的日子我却觉得分外快乐和充实,看到现在的变电站自动化程度日益提高,设备区面貌焕然一新,与几年前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实在在地体验到实现自我价值的成功和喜悦。
2007年,随着无人值班变电站的投入使用,许多值班员被充实到基层供电所工作。我又分配到了距家十几公里的孝敬供电所工作,虽然这份工作对我来说并不陌生,我却丝毫不敢放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办公桌上各种专业技术书籍依然是我每天的必修课,工作之余,我利用一切闲暇时间埋头苦读,边学习,边实践,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以满腔的热情积极投身于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里,尽情地挥发着自己的激情和汗水。忘不了顶着烈日挥汗如雨地进行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艰辛,忘不了冒着瓢泊大雨通宵达旦奋力抢修的艰难,更忘不了从去年以来抗旱保电的关键时刻,为了保证麦田能够浇上“保命水”,我和所里同事一起夜以继日地奋战在抗旱一线的劳累。可每当看到当地群众开心的笑脸,看到他们对电力人由衷的称赞,觉得即使再苦再累都值得。当今年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升级拉开帷幕之后,我和所里人员又迅速投入到了如火似茶的施工中,每天早出晚归,加班加点地施工,心中只有一个愿望,让群众尽早用上电,用好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国家电网人肩负的光荣职责和使命。
由于我良好的表现,今年5月,我又荣幸地被单位选送到南阳电力技工学校培训。华灯初上时,我漫步在繁华的南阳市区街头,行走在绿树成荫的河畔,仰望着霓虹灯闪烁的市公司调度大楼顶端的绿色“国家电网”标志,耳边不时传来人们的欢声笑语,难以抑制的心情激动。电力人正用他们的勤奋和智慧,把强大的电力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祖国的四面八方,人们所有现代生活的梦想才能变成现实。亲身感受着国家电网几十年来的建设成就和人们生活的巨大变化,作为参与其中的一员,回望着二十年来我走过的每一个足迹,无时不刻都与国家电网的兴盛发展息息相关,油然生出作为一名电力工作者的自豪感,激励着我不断向前,不断进步,不断挑战自我,矢志不渝地沿着“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精神铺就的星光大道,一如既往地为电力事业发展而奋斗!(毕利军)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