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是企业远航的帆
2011-10-09 10:33:39 来源:周勤
A-
A+
电力18讯: 从1990年初进入黟县公司,屈指一算已经21年了,21年的光阴,把一个懵懂的小姑娘打造成今天这个有思想、有毅力的职业女性;21年来,我从对电一无所知到如今的调度监控班班长;这21年,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我在这里完成了结婚、生子、买房人生三件大事,可以说公司是我安身立命之本,是公司成就了我的人生。
21年来,我与公司的荣辱息息相关,与公司的命运紧紧相连;因为我见证了公司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变革与发展。
记得刚进公司时,公司只有两座变电容量不足5000千伏安的35kV变电站,没有设置调度班组,而如今,五座无人值守35kV变电站遍布黟县各乡镇,变电容量突破了4万千伏安;调度自动化系统让调度监控人员足不出户就能调取每条线路的各种遥测数据,坐在调度台前轻点鼠标就可以进行远程操作;供电量也从一千万增长到去年的七千万,各种荣誉纷至沓来。
经过全体员工二十年的共同努力,黟县公司已然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这一切得益于我们有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有一个上下一心,责任明确,素质过硬的干部职工队伍。正因为我们有了这样一支责任感强烈的队伍才让我们的企业得以高速发展,才让员工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有人说责任是领导的事,而自己只是一名普通员工,有无责任感无所谓,我要对这种观点说:不!企业是由员工组成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企业的细胞,都有负载着企业生死存亡、兴衰成败的责任!在国家电网这个大家庭里,江小金、吕清森、“抢修哥”也并非是叱咤风云的大人物,他们和我们一样,也是一名普通的电力工人。
那么是什么让年过半百的江小金40年来把个人的荣辱得失置之度外,敢挑重担、敢冒风险,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实现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的呢?我的回答是――不屈的责任意识!
吕清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行走在大山深林中,行走在春华秋实里,走出了一段精彩的人生。这当中,最难的是坚持。一天两天容易,一年两年也不难,他用三十一年的坚持诠释了什么叫责任。
污水横流的电缆沟,“彪悍抢修哥”刘跃青那毫不犹豫的一跳,再次向当今社会展示了什么叫责任!!
其实在我们公司,在我们身边也有不少如吕清森、刘跃青、江小金视责任为生命,始终把公司的荣辱和兴衰放在首位的优秀员工。
我们的同事――胡国贤、胡国安,记得刚进公司时我一直以为他们是亲兄弟,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把他俩分清。但随着对他们的熟悉和了解,从另一个角度用同一个标准我又把他们划归为亲兄弟,这个标准就是责任。
“哥哥”――胡国贤是公司营销部主任,多年的配电网管理和维护工作,使他成为我们心目中配电网的活地图,城区每条线路走向、真空开关的杆号、配变位置甚至容量都已根植在他心中,他可随口报来。
2010年大年三十的前一天下午,当别人都在忙着采购年货准备过年时,胡国贤为了全县居民能过个明亮的春节,依然行走在巡视线路的途中,当他巡视到城关变电站35kV进线电缆附近时,发现埋电缆的泥土正向上冒着青烟,这是附近某施工工地的挖掘机惹的祸,于是他立即将此情况向领导作了汇报并着手组织抢修。抢修工作整整持续了15个小时,这15个小时中他始终奋战在现场,虽然年近五十,但干劲却丝毫不输年轻人。正是因为他的责任心,2010年的大年三十,黟县居民才用上了放心电。
“弟弟”――胡国安1992进入公司工作,近20年来他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从施工班组中一名普通员工到电气施工班班长,再到今天的纪源公司付总经理,一步一个坚实的脚印,完成了他职业生涯中的华丽转身。
在座的都还清楚的记得2008年年初的那一场雪灾吧?在雪灾抢修过程中他负责的是35kV线路断杆抢修工作,顶着呼呼的北风,零下5度的气温,踩着厚达30毫米的覆冰,在15米高的电杆上一干就是5、6个小时,虽然双手已冻伤,两脚已冻得发麻,虽然现场监护人多次要求他下杆休息,但是他都坚定地回绝了,因为他明白换人就意味着停止工作,停止工作就意味着延迟送电,为了能尽快为9000户居民送去光明和温暖,为了心中那份崇高的责任,他选择了默默坚持。当他结束工作准备下杆时,才发现双腿已麻木得失去了知觉,地面人员只得通过滑轮将安全绳系在身上慢慢将他放下。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如果你在哪个节假日看见一位穿着工作服、戴着安全帽、背着水壶、骑着摩托穿梭在大街小巷、乡村田野、出现在一个个施工现场的人,不用问那就是我们公司的许总。他放弃休息,奔波在施工现场,也是因为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在他的心中,企业的安危、员工的安全远远超过一切!
二十多年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也教会了我什么叫责任,我深深体会到责任的份量。人生需要责任,企业需要责任,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因为责任会让我们活得更有价值!只有承担责任的生命,才叫真正的生命!
让我们共同努力,用责任和感恩为企业扬起远航的风帆!(周勤)
21年来,我与公司的荣辱息息相关,与公司的命运紧紧相连;因为我见证了公司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变革与发展。
记得刚进公司时,公司只有两座变电容量不足5000千伏安的35kV变电站,没有设置调度班组,而如今,五座无人值守35kV变电站遍布黟县各乡镇,变电容量突破了4万千伏安;调度自动化系统让调度监控人员足不出户就能调取每条线路的各种遥测数据,坐在调度台前轻点鼠标就可以进行远程操作;供电量也从一千万增长到去年的七千万,各种荣誉纷至沓来。
经过全体员工二十年的共同努力,黟县公司已然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这一切得益于我们有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有一个上下一心,责任明确,素质过硬的干部职工队伍。正因为我们有了这样一支责任感强烈的队伍才让我们的企业得以高速发展,才让员工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有人说责任是领导的事,而自己只是一名普通员工,有无责任感无所谓,我要对这种观点说:不!企业是由员工组成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企业的细胞,都有负载着企业生死存亡、兴衰成败的责任!在国家电网这个大家庭里,江小金、吕清森、“抢修哥”也并非是叱咤风云的大人物,他们和我们一样,也是一名普通的电力工人。
那么是什么让年过半百的江小金40年来把个人的荣辱得失置之度外,敢挑重担、敢冒风险,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实现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的呢?我的回答是――不屈的责任意识!
吕清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行走在大山深林中,行走在春华秋实里,走出了一段精彩的人生。这当中,最难的是坚持。一天两天容易,一年两年也不难,他用三十一年的坚持诠释了什么叫责任。
污水横流的电缆沟,“彪悍抢修哥”刘跃青那毫不犹豫的一跳,再次向当今社会展示了什么叫责任!!
其实在我们公司,在我们身边也有不少如吕清森、刘跃青、江小金视责任为生命,始终把公司的荣辱和兴衰放在首位的优秀员工。
我们的同事――胡国贤、胡国安,记得刚进公司时我一直以为他们是亲兄弟,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把他俩分清。但随着对他们的熟悉和了解,从另一个角度用同一个标准我又把他们划归为亲兄弟,这个标准就是责任。
“哥哥”――胡国贤是公司营销部主任,多年的配电网管理和维护工作,使他成为我们心目中配电网的活地图,城区每条线路走向、真空开关的杆号、配变位置甚至容量都已根植在他心中,他可随口报来。
2010年大年三十的前一天下午,当别人都在忙着采购年货准备过年时,胡国贤为了全县居民能过个明亮的春节,依然行走在巡视线路的途中,当他巡视到城关变电站35kV进线电缆附近时,发现埋电缆的泥土正向上冒着青烟,这是附近某施工工地的挖掘机惹的祸,于是他立即将此情况向领导作了汇报并着手组织抢修。抢修工作整整持续了15个小时,这15个小时中他始终奋战在现场,虽然年近五十,但干劲却丝毫不输年轻人。正是因为他的责任心,2010年的大年三十,黟县居民才用上了放心电。
“弟弟”――胡国安1992进入公司工作,近20年来他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从施工班组中一名普通员工到电气施工班班长,再到今天的纪源公司付总经理,一步一个坚实的脚印,完成了他职业生涯中的华丽转身。
在座的都还清楚的记得2008年年初的那一场雪灾吧?在雪灾抢修过程中他负责的是35kV线路断杆抢修工作,顶着呼呼的北风,零下5度的气温,踩着厚达30毫米的覆冰,在15米高的电杆上一干就是5、6个小时,虽然双手已冻伤,两脚已冻得发麻,虽然现场监护人多次要求他下杆休息,但是他都坚定地回绝了,因为他明白换人就意味着停止工作,停止工作就意味着延迟送电,为了能尽快为9000户居民送去光明和温暖,为了心中那份崇高的责任,他选择了默默坚持。当他结束工作准备下杆时,才发现双腿已麻木得失去了知觉,地面人员只得通过滑轮将安全绳系在身上慢慢将他放下。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如果你在哪个节假日看见一位穿着工作服、戴着安全帽、背着水壶、骑着摩托穿梭在大街小巷、乡村田野、出现在一个个施工现场的人,不用问那就是我们公司的许总。他放弃休息,奔波在施工现场,也是因为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在他的心中,企业的安危、员工的安全远远超过一切!
二十多年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也教会了我什么叫责任,我深深体会到责任的份量。人生需要责任,企业需要责任,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因为责任会让我们活得更有价值!只有承担责任的生命,才叫真正的生命!
让我们共同努力,用责任和感恩为企业扬起远航的风帆!(周勤)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